我穿雨衣的時候,也會帶墨鏡,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世界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會出太陽。
——《重慶森林》電影臺詞
人類最丑陋之處,集中體現(xiàn)在他們絞盡腦汁地掩飾自己的丑陋。
——馬長山論人之丑
媽媽,你不能對姥姥那樣說話,她是你媽媽,她老了。
——5歲的李嘉鏞參加安定門國學館傳統(tǒng)文化學習后,見媽媽與姥姥電話中的事沒有說明白,便急躁地放下電話進行的勸阻。
當今社會,人們國學知識的匱乏令人汗顏。100年前,中國人用西方文化啟蒙自己;100年后,當人們發(fā)現(xiàn)后代對自己的文化有如隔世陌生時,我們是否應該做點什么?
——社科院教授楊子慧談國學館的意義
大家都說70歲是風燭殘年了,可我覺得新的人生歷程才剛剛開始。
——廣州陸嘉昌從7歲開始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我不怕失敗!因為我是一個軍人,軍人的性格是堅強的!失敗也是一種人生享受。”
小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等牛長大了,共產(chǎn)主義就到了……
——《活著》電影臺詞
要誠實、守信用;要善于與人相處,與人交流;要具備廣泛的知識面和一定的表達能力;必須重視在社會上的獨立生活能力。
——中國科大校長朱清時談成功
我遵守一切規(guī)矩,神的、人的。你從不。可是,他們卻更愛你。
——《激情歲月》電影臺詞
在中國,買車就好像讀一個MBA,首先要溫習功課:排量多少,哪國產(chǎn)品,有啥特點,發(fā)動機是什么型號什么性能……好像人人都要達到博導級別,才不會吃啞巴虧。
——一位汽車公司老總評中國汽車消費文化
從前有個人對我說,別要任何附屬品,在你的生命中,不應該有任何你不能在30秒內(nèi)拋棄的東西。
——《導火線》電影臺詞
你可以自得,但你不應自傲; 你可以自守,但不應自卑;你可以自愛,但不應自戀; 你可以自傷,但不應自棄。
——詩人流沙河的勸告
梨,外甜內(nèi)酸。誰知道他的心是酸的呢?吃梨的人把心都扔了。
——《薔薇之戀》電影臺詞
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
——周國平在物質(zhì)上的最高奢望
選自《當代文萃》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