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生長最高的樹是澳大利亞的王桉,成年王桉的高度可達到100米以上。但現在墨爾本郊外的王桉卻面臨著即將滅絕的窘境,而導致這種狀況的兇手竟然是森林沒有火災。
原來澳大利亞的氣候干旱時間較長,雨季較短。王桉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生長特點:為了對付頻繁的森林火災,桉樹的營養輸送管道都深藏在木質層的深部,種子也包在厚厚的木質層外殼里,一場大火過后,只要樹干的木心沒有被燒干,雨季一到,又會生機勃勃。桉樹種子不僅不怕火,而且還借助大火把它的木質外殼烤裂,便于生根發芽。而現在的人類當然拒絕森林火災在身邊蔓延,導致王桉樹林中地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蕨類植物,王桉的種子掉落在地面得不到陽光的照射,根本無法生根發芽,更別說長成無比高大的王桉了。
王桉樹一天天地老去,而種子卻無法有出頭之日。總有一天老王桉樹會死去,隨之這一片王桉林將在人們的眼睛里消失。
王桉的悲哀令我想起恐龍的滅絕,同樣是如此的貌似強大,但恐龍卻因為沒有充足的食物而滅絕。環境往往會瞬息轉變,生存之道唯有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現實的環境考驗。歐洲的許多鳥類已經學會如何利用汽車來壓碎堅硬的果殼,北美的金絲雀學會了如何開啟密封的奶瓶偷奶喝,還有許許多多的物種為了生存而在學習新的生存技巧。
其實王桉的悲哀有時候也是我們的悲哀,有許許多多人常常因為工作或生活環境而變得極不適應,甚至開始郁郁寡歡。為此他們開始感嘆上天的不公,咒罵周邊的一切。但他們似乎忘卻了現在環境對他有著不同的要求,只有先改變自己,才能適應自己生存的環境。而依舊不改變自己或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碰到攔阻就退卻的人,也是被環境最先拋棄的人。
選自《文苑》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