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耳 鄭 毅
有一種“友情”,是靠利益來維系的。被這種“友情”鏈上,后果難料。不信請看——
2004年12月下旬,遼寧省本溪市紀委接到一封舉報信,信中舉報時任本溪滿族自治縣人大主任的佟志利,在5年前任副縣長兼移民動遷辦主任期間,私自動用省里下撥的移民動遷補償安置專項資金,違規為個體經營者鄭衛家貸款擔保,給國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問題。
本溪縣觀音閣水庫工程,是一項重大工程。接到舉報后,本溪市紀委、監察局經過立案調查,很快查清了佟志利在任副縣長兼移民動遷辦主任期間,挪用專項資金為他人貸款提供擔保并從中受賄的問題。此外,貸款人鄭衛家還與本溪縣農機局已退休的副局長張永志共同涉嫌貸款詐騙犯罪。
此時,鄭衛家因貸款詐騙已畏罪潛逃,于是,公安機關撒網緝捕鄭衛家。
2005年2月17日,剛剛過完春節,已逃逸很長時間的鄭衛家一出現,隨即落入公安人員布下的法網。為了能得到從寬處理,鄭衛家在交代與張永志共同貸款詐騙犯罪的同時,悉數交代了自己通過貸款向佟志利行賄以及佟志利受賄并索賄的過程。
在“友情”的交易中迷失
時年52歲的佟志利,1990年9月起任觀音閣水庫移民安置辦常務副主任、主任,后任本溪縣副縣長、縣委副書記,2002年12月起任縣人大主任。就在本溪市紀委、監察局調查此案之前,佟志利就已經預感到鄭衛家的詐騙犯罪會牽扯到自己的受賄問題,此時他最擔憂的是鄭衛家會供出他來。過去那種朋友間來來往往的“義氣事”,如今都可能成為鄭衛家為減輕罪責的砝碼。
佟志利與鄭衛家的相識很簡單。1990年,剛從農村來到縣城的鄭衛家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時任縣移民安置辦常務副主任的佟志利,鄭想通過佟攬點工程。當他掙了些錢后,就常給佟志利送點煙酒之類作為答謝。1994年,經佟的幫助,鄭接了一項400多萬元的工程,掙了60多萬元。當他得知佟志利喜好打麻將后,便隔三差五地送給佟三兩千元作為消遣的費用。正是這種貌似朋友的關系,被彼此用來牽扯對方。
既然是朋友,有了難事相助一下便顯得順理成章。1996年10月的一天,鄭衛家到佟志利辦公室,說自己現在資金緊張,想在縣建行貸款30萬元,請移民安置辦給擔保。多年交往產生的友情,使佟志利難以拒絕,他讓鄭衛家先出去等一下。佟找來移民安置辦副主任詹克書商量,反正鄭衛家在移民安置辦正做有南甸防護堤工程,如果他不能如期還上貸款,就從工程款中扣。就這樣,鄭拿著移民安置辦出的貸款擔保手續,到縣建行辦出了期限為3個月的貸款30萬元。誰想期限到后,鄭衛家并沒有還上貸款,結果建行便從擔保單位的賬戶中扣了30萬元。后來,縣移民安置辦從應付給鄭衛家的工程款中扣了30萬元。這一次為朋友的擔保總算有驚無險。
1997年12月,佟志利任副縣長并兼任縣移民安置辦主任,鄭衛家覺得自己底氣更足了。
1998年1月的一天,鄭衛家又來到佟志利的辦公室,說自己正在做一個工程,資金緊張,能不能再給其做擔保,從縣工商行貸款40萬元。按說,有了上次貸款的教訓,此時已任副縣長的佟志利應當有所警惕,但他聽鄭衛家說“自己已經溝通好了”后,便答應了下來。佟志利找來詹克書,讓他安排人員到縣工商行從專項資金里提出現金80萬元作為擔保。一切辦妥后,詹向佟做了匯報。當聽到辦事人員以“宮利書”的名字存了一張80萬元、期限為一年的定期存單后,佟志利還問了一句:怎么能用我的名字呢?原來“宮利書”三字是由出納、佟志利、詹克書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拼組而成。事后,鄭衛家用這張姓名為“宮利書”的存單做擔保,貸出了40萬元。
1999年9月,鄭衛家再次以資金緊張為由,找到佟志利,要求縣移民安置辦做擔保,想從縣工商行貸款20萬元。這次,佟志利吩咐財務人員以“商靜”的假名字,到縣工商行存入了移民動遷資金20萬元。1999年10月,有了縣移民安置辦提供的擔保,鄭衛家順利地從工商行貸款20萬元。
就這樣,經佟志利同意,本溪縣移民安置辦先后用專項資金150萬元做擔保,使鄭衛家共貸款110萬元。這期間,佟志利兩次共收受鄭衛家的賄賂13萬元;詹克書收賄1萬元,同時詹還因到銀行存款,收受某銀行工作人員的賄賂2.5萬元。
在“友情”的遮掩下放縱
在鄭衛家眼里,再多的資金也不夠用。在1999年10月,鄭衛家向本溪縣山城子信用社申請貸款100萬元,并想用自己在本溪縣春光路農貿大廳的505平方米樓房作抵押。后經信用社評估,只答應準貸48萬元,且因信用社目前資金不足,必須先存入一部分現款才能貸出這48萬元。鄭衛家又想到了佟志利,并請求他想辦法往山城子信用社存入200萬元現款。佟答應了鄭的請求。佟與詹克書講了此事,但這一次詹卻不同意。于是佟志利于1999年10月20日,擅自讓會計和出納從移民專項資金專戶里,轉到山城子信用社200萬元,并親自寫下承諾:“我辦在你行存款200萬元,鄭衛家48萬元貸款沒還之前,我辦所存的200萬元存款不支付,特此承諾。”
1999年10月21日,期限為一年的48萬元貸出。貸款到期后,信用社多次催鄭衛家還款卻不見動靜,遂向本溪縣法院起訴。2001年11月本溪縣法院作出判決,令鄭衛家立即償還48萬元貸款和利息,但鄭仍不履行判決,直至2004年6月,縣移民辦仍有150萬元存款在山城信用社不能提出。
2000年12月,佟志利再一次答應為鄭衛家在本溪市農行石橋子信用社貸款提供擔保,安排會計與出納于19日從縣移民專項資金專戶中提出200萬元后,隨鄭衛家和其朋友張永志一起到石橋子信用社辦理了存款。當得知貸款需要辦理存款質押和擔保手續后才能簽貸款合同后,鄭衛家與張永志便在本溪縣找了一家刻字部,私自刻了縣移民安置辦的公章和佟志利的名章,并私自印制了一本介紹信,又一同到農行石橋子信用社,鄭衛家推說自己字寫得不好,由張永志填寫了一張200萬元假質押和擔保手續,當天“貸”出了30萬元。2001年1月,鄭衛家與張永志又用私刻的章子和假介紹信,從石橋子信用社“貸”出40萬元。用兩份偽造的縣移民安置辦的貸款擔保書,簽上佟志利的名字后,他們共詐騙到手70萬元,張永志得了10萬元,另60萬元被鄭衛家用于償還個人債務。
這樣,佟志利在任本溪縣副縣長兼移民動遷安置辦主任期間,在群眾不斷上訪的情況下,先后多次擅自動用專項資金,為個體經營戶鄭衛家貸款提供擔保,并使資金不能及時收回,嚴重違反了相關規定和法律,同時使貸款詐騙活動有了縫隙。
被“友情”牽扯入獄
2002年下半年,佟志利就知道鄭衛家在石橋子農行營業部詐騙了70萬元。2004年7月,負案在逃的鄭衛家給佟志利打電話,問其是否知道與自己一同從事詐騙的張永志已被取保候審了。佟志利說公安人員到觀音閣水庫移民安置辦來調查了,讓鄭趕緊再躲一躲。鄭衛家便又在外面躲了很長時間。
2005年春節前,鄭衛家居無定所,終日惶惶,潦倒無奈之際,便又給佟志利打了兩次電話,目的就是向他要錢維持生計。第一次在1月6日,鄭在電話里說,我現在一點錢也沒有了,在外邊待不下去了,你借給我些錢,幫幫我!如果沒有錢,我只有投案了。佟說,投不投案是你自己的事,你也太坑人了,我對你這么好,幫了你不少忙,你怎么能去詐騙,沒準哪天市紀委就查到我頭上了。最后,雙方約好由鄭的兒子來取錢。第二天,佟在辦公室把3000元錢交給了鄭的兒子。第二次是1月21日,鄭打電話說,快過年了,我和家里已經沒有錢過年了。佟又答應再給他2000元,還是鄭的兒子來佟的辦公室取的。
此時,作為縣人大主任的佟志利,明知鄭衛家涉嫌貸款詐騙罪,已被公安機關立案通緝,在其逃匿期間,非但沒有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緝捕,卻為其提供5000元人民幣資助外逃,使自己為了朋友的情份,也為了自保,深陷犯罪泥潭難以自拔,又為自己添了一項窩藏罪的罪名。
2005年2月19日,在鄭衛家落網的第三天,張永志被“兩規”,3月25日被依法逮捕;2月23日,佟志利、詹克書也同時被“兩規”,3月15日同時被逮捕。
2005年10月27日,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判決:被告人鄭衛家因犯挪用公款罪、犯貸款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佟志利因犯挪用公款罪、犯受賄罪、犯窩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萬元。張永志因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詹克書犯挪用公款罪、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法庭宣判后,佟志利、詹克書、張永志一同將目光移向了鄭衛家……正是這個“朋友”,用“小恩小惠”為鏈條,把他們一并扯入了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