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美村的渠道策略可以說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產品制宜”,中國范圍如此之大,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可以說是進入一個文化、消費習慣、客戶構成完全不同的“國家”,華南的市場策略無法拿到東三省,華東和西北根本是天壤之別,要想在每個市場、每個季節都“克敵制勝”只能仔細研究市場對象,歸納總結,植美村從來不會讓固有的觀念拖住發展的腳步。至于區別同類產品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說是到了“產品同質化很嚴重”的時代,事實未必如此,關鍵是我們將“產品”僅僅看成是產品本身,還是將與產品緊密聯系的部分都作為產品的構成部分。
以“防曬品”為例,是公認的“同質”產品,但植美村每年的防曬品的銷售工作都做得非常細致,包括產品及概念本身、培訓手冊、銷售話術、任務分解、店銷會課件、終端陳列、廣告宣傳配合、區域上市時機選擇等等,當這些工作非常扎實的一層層下達,達到美容師銷售終端后,
即使僅有50%的信息被傳達,也比其他品牌的防曬品的信息量高出很多,終端銷售人員將會非常清晰的知道植美村防曬品的優勢和銷售方法,在順利完成銷售的同時,也就了解的“不同質”的產品。
·關于價格戰
在專業線方面通過價格戰可以達到的目的可以說很少,專業線的產品即是大眾消費品又是小眾消費品,很多使用價格戰的品牌會逐漸發現在這個領域使用這一戰略本身就是錯誤。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年來通過大配送來搶占市場會非常困難的原因,我們應該深刻的理解“專業線”三個字的全部意義,產品的專業、人員的專業、功效的專業僅僅是行業的表面,在營銷、管理、渠道維護、教育培訓、贏利模式等等方面更應該要足夠專業,這些方面構成了本行業的進入壁壘,這個壁壘并非傳說的那樣薄弱,而更象是一堵海綿強,價格戰的狂風暴雨會輕易的被吸收,發揮不了應用的作用。
·關于經銷商
植美村與經銷商不僅僅是只是合作,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植美村廠商雙方已經成為榮辱以共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朋友關系,當然現代商業是以利益為紐帶,但是利益的內涵和外延并不是僅僅指經濟利益,還包括更多的層面,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通過制度規范促進廠商和諧是一方面,另一方則是植美村將對代理商的承諾也看成是對自己的承諾。
·關于媒體
在植美村目前的發展階段中,更著重于通過媒體與投資者、消費者進行互動,同時由于媒體本身具有廣泛性、權威性,植美村更傾向于與媒體在實效性的一些方面,比如美容教育、經營管理等進行欄目、活動的合作,即可以達到宣傳品牌的作用,同時又能產生良好的、廣泛的社會效益,通過軟性形式使植美村滲透到公眾的方方面面,豐富品牌內涵及文化,完成最終的品牌建設之路。
記者/胡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