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受亞當·斯密分工理論的啟發,對企業作業管理中的作業鏈長度與企業效益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得出了適度細化作業可提高企業效益的結論,并以此為基礎,簡要分析了其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及需注意的情況。
作業管理是以“作業”作為企業管理的起點和核心,它比傳統的以產品為企業管理的起點和核心在層次上大大地深化了,新的企業觀把企業看作最終滿足客戶或業主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形成一個由此及彼、由內及外的精心設計的作業鏈。每完成一項作業要消耗一定的資源,而作業的產出又形成一定的價值,轉移到下一個作業,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終把產品提供給企業外部的客戶或業主,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作業鏈同時也表現為價值鏈,作業的轉移同時也表現為價值在企業內部的逐步積累和轉移,最終形成轉移給企業外部客戶或業主的總價值。所以我們有必要深入到企業內部的作業中,去研究分析作業及作業鏈的長度,以期實現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目標。
一、作業鏈長度
作業鏈長度是指企業從投入到產出的全過程所包含的全部作業的分級層數。以冰箱生產企業為例,若研發環節作業分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