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經濟貿易的全球化、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以及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會計準則國際化成為毋庸置疑的大趨勢。中國要發展經濟,就必須融入國際經濟潮流中,就必須正視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由于我國的國情所致,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應結合我國社會的具體現狀,注意我國會計準則國家化與國際化的關系,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進程。本文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 探討了會計準則國際化與國家化的概念 ; 第二部分析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第三部分析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家化;第四部分析了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與國家化的關系。
一、會計準則國際化與國家化的概念
會計準則是指執行會計活動所應遵循的規范和標準,是對會計工作進行評價和鑒定的依據。
(一)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概念
會計準則國際化是指在制定、修正和完善會計準則的過程中,充分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體現國際會計慣例,使會計準則指導下的會計信息在世界范圍內可比和有效。
會計準則國際化的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可比性、協調化、標準化、統一性。即指會計準則的相互可比性,國際間會計處理的標準化,世界各國通過國際慣例協調,采用國際上公認的會計準則處理本國的經濟業務。會計準則國際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最終目標是統一各國的會計準則,形成一個世界各國通用的會計準則。
(二)會計準則國家化的概念
會計準則國家化是指從本國的實際出發,與特定的社會制度、經濟體制、文化傳統和生產力水平緊密聯系,在會計準則中表現出明顯的國家特色。
會計準則的國家化由其社會屬性決定,它反映出一國的社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