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恒等式和資產負債表是會計理論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實現會計目標至關重要。本文在對負債、權益、所有者權益、會計主體等一些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對傳統理論的質疑以及修正會計恒等式和資產負債表稱謂的構想。
會計理論是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設性、概念性和實用性的原則,是一個旨在探索會計本質的總體性參考框架,其作用在于能使會計實務工作者、投資者、管理人員及學生更好地理解現有的會計實務。由此可以看出,會計理論是高于會計實務并能指導會計實務的規范性的概念框架,會計理論及其研究必須能正確地解釋、評價和指導我國的會計實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會計理論都是科學的、結論性的,應當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發展。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會計理論存在概念性的偏差,若不及時修正,將對會計實踐產生誤導,從而使會計目標難以實現。
一、會計恒等式中“權益”的思考
(一)會計理論界對會計恒等式的表述
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財務記錄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