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行會計理論研究,必須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并運用正確的研究方法。本文擬對會計理論研究的方法作一探討。
筆者認為,演繹法、歸納法、實證法是會計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演繹法
對于研究理論問題來說,演繹法是較常用的方法。無論研究和建立何種理論,演繹法的應用都是從基本前提開始,演繹推導出在這種前提之下的關于主要問題的邏輯結論。人們在研究理論問題時,常常是依據反映事物的各種判斷之間的聯系來分析、探索和研究事物的本質和特點。沿著這些判斷之間的聯系進行進一步的推理和分析,可以從一些已知的判斷得出新的判斷。演繹推理是推理中的一種,它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到個別的結論。在演繹推理的前提中也必然蘊涵著結論。將演繹法運用于會計理論研究,從研究思路來看,就是從會計理論研究的最一般前提入手,得出一系列的具體結論,并進一步指導會計實務。也就是說,運用演繹法,是從會計的目標或假設出發,推導出那些能為會計實務所應用的有助于會計方法發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運用演繹法的典型思路目前有兩種:
(一)以會計的基本假設為出發點的思路
這種思路以會計基本假設為出發點進行分析和推理。在假設的規范內演繹推理,得出一些符合假設的會計基本準則,隨之又可推知,要保證會計基本準則的實質得以指導和支配會計實務,必須指定具體會計規范和約束會計實務的各種會計準則。按照這種思路研究會計理論和重大會計問題,與如何認識會計直接相關。特別是在對會計目標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充分的時候,會計被認為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工具,沒有特定的服務對象和目標。在研究時,就只能從會計的外部環境和假設出發,逐步演繹推理出會計的基本準則和會計原則,并依此來指導會計實務。
(二)以會計目標為出發點的思路
這種思路首先明確會計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演繹推理出為達到會計目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應當達到什么樣的質量要求,在明確了質量特征之后推理分析出體現這些質量特征的會計要素。同時,在會計目標、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及會計要素的基礎上,產生一系列的會計準則,并加以指導和規范會計實務。這種思路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國的財務會計委員會。
從這兩種較典型的研究思路可以看出,運用演繹法推理研究會計理論是從會計一般推理到會計實務的研究方法。
一般來說,運用演繹法可以得出首尾一致、邏輯嚴密的會計理論,而且經演繹法推理得出的理論,不但是對會計實務進行一般性說明和描述,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指導會計實務。但是運用演繹法必須保證用以推理的任何假設和前提都是正確的,否則,運用錯誤的假設和前提進行推理必然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同時,還需運用正確的推理方法,否則即使前提正確也難以保證結論是正確的。
二、歸納法
歸納法也是會計理論研究中較為普遍的運用方法,它是借助歸納推理進行研究的方法。歸納推理就是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就此而言,它是由一般性程度較小的知識過渡到一般性程度較大的知識、由特殊事例推導出一般原理的方法。
運用歸納法研究會計理論,是從觀察、調查和計量開始,依據對會計實務的調查和分析,對收集的資料加以記錄、分類、計量和計算,在能揭示現時會計實務關系的基礎上,歸納推導出一般原理和會計原則。采用這種方法研究會計問題時,如果研究者能盡力不受現實的原則和實務所影響,常常也可以得出新的觀念和原則。
把歸納法應用于會計領域,一般的思路都是從會計實務開始,根據客觀現實的具體情況,歸納出現實會計實務中的一般方法、會計慣例等一般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推理,得出會計基本準則和會計原則,最后由準則和原則推導出會計基本規范和會計假設等等。歸納推理到此并表明研究的結束,應將推理結論返回會計實務,辨其真偽,通過若干次的循環,則可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采用歸納法進行推理,不一定為預想的模式所束縛,研究者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去分析和觀察研究的對象;相對于演繹法而言,歸納法所依據的前提和假設不受其他前提和假設的影響,其真實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現實的充分、有效的觀察、調查和計量。由于歸納法的前提不一定蘊涵著結論,而演繹法中則涵有,所以采用歸納法所得出的結論常會超出其前提的范圍。
三、實證法
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實證法源于資產階級哲學流派中的實證主義。這一流派的哲學家認為,哲學不應以抽象的推理而應以“實證的”、“確實的”事實為依據,認為人們不可能也不必要認識事物的本質,科學只是主觀經驗的描述,不反映任何規律。
將實證法應用于會計領域,并應用此法來研究會計理論最早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
實證法的研究思路是:
(一)建立假設。即根據現實情況及有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和原則等,設想和設立有關影響本領域某一事物或事項的假設。
(二)根據假設,收集資料。欲證明這一假設成立與否,實證法下要求完全依據資料證明,因而需要盡可能地采取科學的方法,收集相關資料。
(三)調查及分析研究資料,證明假設的現實性和真偽性。將收集和匯總的資料,加以分析、計算、記錄、處理等項工作,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明確假設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從實證法的研究思路看,它是從根據具體實際產生假設開始,經過實踐的調查、認識得出某種證明這一思路的持續運用而形成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與馬克思的認識論進程大致相同。就這點來看,實證方法,特別是那些收集和處理實證的技術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然而,在實證主義者看來,世上沒有“應該”與否,他們的哲學并不設法回答“最高實在”或“絕對本性”是什么問題,而只需要闡明基本概念和前提論斷的問題。就此而言,實證主義與唯物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我國,特別是在會計領域,如何看待實證法,有待于我們結合中國的國情及會計領域的特殊情況,加以深入地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