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企業的物流業務成本核算問題,其重要性已提上日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是否應計入物流業務成本,是物流理論界和實務界所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針對該問題作了深入剖析,認為重大金額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應該作為物流業務成本考慮,而非簡單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提及物流成本,讓人聯想最多的是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但是,近年來企業“外包”物流業務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作為“物流服務商”的物流企業本身的物流業務成本核算問題已愈顯重要。
一、物流企業成本核算規范
盡管成本核算是企業會計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層面對其規范較為粗糙,企業對外公布的成本相關數據其可靠性和可比性是有待商榷的。現行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過分強調成本效益原則和謹慎性原則,把許多本應進入產品或勞務成本的項目擠入期間費用項目,特別是“管理費用”項目。仔細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的年報,你會發現,不少行業的上市公司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等項目的金額與其項目屬性是不匹配的,尤其是“管理費用”項目已不堪重負。
物流企業的成本核算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盡管其重要性已提上日程,但是我國政府及物流相關組織機構未能制定類似于《物流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制度》的成文規范。物流企業參考諸如《企業會計制度》、《交通運輸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制度》、《鐵路運輸企業成本費用管理規程》等規范,根據本企業物流業務的運作模式設立各自的成本核算體系核算物流成本,缺乏權威的物流業務成本核算規范。物流企業對于與物流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環節相關費用(如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等)的成本核算較容易把握,但是對于處于“灰色地帶”的一些支出是否應計入物流業務成本則搖擺不定。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支出就是這一“灰色地帶”的典型例子。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與物流業務成本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業務運作的核心環節,是體現其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如以安利(中國)為例。安利在核心環節的大手筆投入,單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上就投資了9000多萬元,其中主要用于物流、庫存管理的AS400系統,它使公司的物流配送運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這里的問題是,這9000萬元的支出最終應該確認為“管理費用”還是“物流業務成本”?
物流企業現實的做法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在發生時計入“無形資產”科目,以后逐期攤銷反映在“管理費用”科目中,與物流業務成本無關。然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最終逐期攤銷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這一做法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的屬性傾向于物流業務支出屬性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指出“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該定義本身存在“管理費用是…管理費用”循環定義缺陷。物流企業在投標客戶物流業務時非常關鍵的一個砝碼是其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程度。引用某一物流業務合同中的“系統”支持條款為例:“乙方必須提供從乙方服務器到甲方服務器之間的網絡通訊專線,自備在甲方內網使用的交換機供乙方信息系統使用;乙方必須在雙方確定的時間內完成與甲方ERP系統的對接并調試完畢;乙方信息系統必須提供對定單、調撥作業等的各物流作業狀態的必要時間記錄;乙方信息系統應支持在庫儲位管理、先進先出管理,條形碼技術、滿足甲方系統的對賬要求;乙方信息系統必須能夠實現對甲方貨品進行全過程跟蹤、實現對定單的快速分揀和自動補貨等功能;乙方信息系統須隨時滿足甲方各級管理層權限范圍內的信息瀏覽;乙方信息系統必須安全穩定……”條款中的“甲方”和“乙方”分別是指物流服務的需求方(客戶)和物流服務的供應方(物流企業)。可見,物流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具有業務屬性,沒有它,企業在承攬物流業務的成功可能性上會大打折扣。而且,就其信息系統本身功能來說,與業務直接相關的功能(如訂單管理子系統、合同運輸管理子系統、倉儲管理子系統、配送管理子系統或裝配和再加工管理子系統)占了很大比例,而與業務間接相關的功能(如費用管理子系統、報表和查詢管理子系統等)卻勢單力薄。或者說,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總支出中絕大部分都是與業務直接相關的支出。
鑒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更傾向于其業務支出屬性而非管理屬性的特征,可將其歸類為與物流業務相關的支出,進而應將其作為“物流業務成本”科目入賬而非“管理費用”科目。
(二)成本效益原則不適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的會計核算
目前,企業在會計實務中多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尤其體現在核算企業產品或勞務的成本的過程中。如某直接材料如果其金額不重要則可擠入“間接費用”明細項目;如果某一間接費用項目金額不重要或其分配計入產品或勞務成本的過程不經濟,則將其作為“管理費用”等項目考慮。但是,上述的成本效益原則并不適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支出。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是物流企業在運作物流業務時的一筆重要支出,通常其金額會很大。從金額的重要性角度出發,忽略其物流業務支出屬性而將其純粹作為“管理費用”科目核算顯然是有悖會計核算中的重要性原則。當然,如果物流企業發生的這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金額不重要,計入“管理費用”也無可非議。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其金額不僅重要,而且作為物流業務成本核算中的“間接費用”明細項目其金額的合適分配標準是容易找到的。從物流企業的實務運作角度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在預計使用年限中可以找到合適的分配標準計入每項物流業務的成本,如按照每項物流業務發生的運輸費、倉儲費或兩者的合計數等標準予以分配。事實上,這些分配標準的基礎數據的提供來自于信息系統的支持。可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出最終分配計入各項物流業務成本是現實可行的。這樣,物流企業的“物流業務收入”與“物流業務成本”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配對,計算出的物流業務毛利率才可能具有現實意義,且還“物流業務成本”和“管理費用”兩項目以真實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