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計質量事關審計事業的生存與發展,進一步提高政府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在新的階段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根本途徑。本文就如何提高政府審計質量提出五點對策建議。
一、搞好審前調查工作是提高政府審計質量的前提
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審前準備工作。安排審前準備工作,要做到科學、合理,全面考慮,不能帶有隨意性;審計方案的內容要周全、詳細,分工要明確、合理;審前準備工作要到位,要讓審計人員全面了解審計目的、內容以及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在編制審計實施方案之前應做好審計調查等準備工作。對于審計工作來說,要注重調查研究,加強審前調查。否則,很容易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和推測,來代替客觀發展變化的外在情況,使主觀與客觀相分離。
二、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是提高政府審計質量的保證
審計工作是由審計人員具體實施完成的。人是審計工作質量好壞的內在因素,審計工作質量的優劣,極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人員的素質。實踐證明,即便有先進的審計技術,較多數量的審計人手力量,但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審計工作能力不強,照樣完成不了高質量的審計工作。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審計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提高審計人員素質,是提升審計質量的內在保證。在隊伍建設上,不但要具備一定的量,更要注重質的提高,只有做到質和量的有機統一,審計才會出成果、上檔次、上水平。審計人員是審計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素,沒有一定高素質的審計工作者,審計既不能為地方經濟建設保駕護航,更談不上審計創新。
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應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教育。審計工作應合理、科學地把審計與培訓結合起來,有計劃地安排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通過培訓促進審計人員更新知識,開闊視野,掌握先進的審計手段,提高業務能力。通過組織專項業務培訓、審計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補充和更新審計人員知識,完善知識結構,促進業務技能和業務水平的提高。二是審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審計質量意識教育。審計主體內部應采取各種措施,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審計法制教育,用馬列主義時代精神武裝審計干部,不斷更新知識,確立新的審計思維方式,千方百計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
三、客觀地反映審計情況是提高政府審計質量的核心
客觀、公正、如實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是提高審計質量的核心內容。對于審計工作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去研究事物的表面現象,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理出頭緒,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這就要求通過縝密詳細的調查取證,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加工,研究發現事物所蘊藏的內在聯系,找到問題的癥結。
?。ㄒ唬┮娴亓私馇闆r,不能偏聽偏信。對審計工作來說,不能局限于被審計單位的賬簿和有關文件,而要通過分析性復核,觀察詢問,對被審計單位的全面情況進行調查,并在審計工作日記、審計證據里比較系統地反映出被審計單位的重要情況。
(二)要如實地摸準情況,不能被假象蒙蔽。就是要求審計人員善于透過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賬冊資料,發現蛛絲馬跡,將隱藏得較深的違規違紀問題查個水落石出,要真正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這就需要我們做大量艱苦細致甚至危險的工作。
?。ㄈ┮‘數仃愂銮闆r,不能有事無情。審得出來、說得清楚、寫得明白是審計人員的一項基本素質。審計人員不僅要有以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反映事實的功底,而且要抓住要害,分清層次,有情有節,把事實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陳述清楚,避免長篇大論,不得要領,或是數字堆砌,缺乏性質、情節和后果等內容陳述,影響審計問題的定性處理。
?。ㄋ模┮羁痰亟沂厩闆r,透過現象看本質。審計不能就賬看賬,就事論事,要用聯系的、全面的觀點分析研究情況和問題。有時碰到一些特別敏感的資金,要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盡力將問題弄得水落石出,不能對方回答不清楚,審計人員也就跟著說不清楚,這樣審計監督很難到位。審計職業要求每個審計人員都要有究根求源、一查到底的責任感,不能患得患失,顧慮重重,畏首畏尾。
四、準確地做出評價處理是提高政府審計質量的關鍵
對被審計單位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處理,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所在。開展審計工作,準確做出評價處理要秉持的一貫原則就是堅持聯系的觀點。
?。ㄒ唬┮撓祵徲嫳O督的職能。審計機關的首要職責是代表國家和人民行使財政、財務收支監督的職能,一切工作都應當聯系監督職能這個問題,視發現問題、揭露問題為第一要務。國家設立審計機關,就是要我們審計人員看護好國家財政收支,看護好納稅人的錢是怎么用的。所以,我們要切實履行好職能,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動真碰硬,不怕得罪人。
(二)要聯系改革發展的實際。審計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比如有一些審計項目,被審計單位往往涉及稅收優惠與偷漏的情節。如果孤立地想問題,也許審計的定性處理是有理有據的。但與之溝通了解內情后,在了解國家有關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作定論,就會更加準確地做出評價。要吃透政策的原意和全部條文,并站在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局慎重考慮,妥善處理。
?。ㄈ┮撓禋v次審計情況。被審計單位為什么會出現屢審屢犯的情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審計往往孤立地進行,不去聯系以往的處理處罰情況。有的問題過去審計已經指出過,這次審計又出現了,那定性就多了一個加重情節,處理處罰就應該不一樣。因此,在實施審前調查、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當調閱以往審計情況的資料,以供本次審計時參考,有屢犯情節的應當在審計報告中反映出來。
?。ㄋ模┮撓祱谭ú块T掌握的情況。這是發現問題和線索的一條捷徑,可以有目的地實施審計,少走很多彎路。有些人習慣于查出違紀線索向執法部門移交,而不習慣從執法部門共享信息資源。執法部門掌握的情況,也是建立在群眾反映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的,有的問題是囿于查賬技術,難以進行下去,這卻是審計的強項,如果把它突破了,就更能體現審計的價值。
?。ㄎ澹┮撓凳虑榈那耙蚝蠊M桥灿脤m椯Y金,一個是為了發放拖欠的工資,一個是用于揮霍浪費,而專項資金又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情況,那么事情的性質就會不同,處理的輕重也自然不一樣。在審計處理時,一定要弄清事實、證據、情節、后果、影響等主客觀條件,將審計處理處罰建立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基礎上,做到依法評價處理,客觀公正。
五、制定審計工作監督制度是提高政府審計質量的措施
研究制定審計工作監督制度,完善審計工作考核辦法,對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情況進行監控,對審計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對審計工作中表現較好的人員給予肯定和表彰,對故意漏審或嚴重失職的行為,進行追究和處理,并健全和完善審計激勵與約束機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質量激勵制度,強化審計三級復核,嚴把審計項目質量關,完善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對不顧審計風險,工作草率,產生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審計人員的責任,從而促進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