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將軍們在戰(zhàn)場上運籌帷幄、用兵如神,他們在戰(zhàn)場下面卻是很幽默風趣的,他們的幽默顯示出了一種非凡的自信與從容,能在殘酷的戰(zhàn)爭面前,調和緊張的精神,激起士兵的士氣。
巴頓喝下刷鍋水
美國的巴頓將軍是一位典型的軍人,他的家庭也是準軍事模式的。兒子的臥室掛有“男兵宿舍”的牌子,女兒的臥室則寫有“女兵宿舍”的字樣,而廚房則寫著“食堂”,客廳則寫著“會議室”的大字。有人猜想他們夫妻的臥室一定會掛上“司令部”的牌子,沒想到卻赫然寫著——“新兵培養(yǎng)中心”。
巴頓將軍為了顯示他對部下生活的關心,搞了一次參觀士兵食堂的突然襲擊。在食堂里,他看見兩個士兵站在一個大湯鍋前。
“讓我嘗嘗這湯!”巴頓將軍向士兵命令道。
“可是,將軍……”士兵正準備解釋。
“沒什么‘可是’,給我勺子!”巴頓將軍拿過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話了,怎么能給戰(zhàn)士喝這個?這簡直就是刷鍋水!”
“我正想告訴您這是刷鍋水,沒想到您已經嘗出來了”士兵答道。
艾森豪威爾當句號
艾森豪威爾將軍是美國第34任總統(tǒng),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藹可親,是一個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1944年,他擔任歐洲戰(zhàn)區(qū)盟軍最高統(tǒng)帥,周旋在丘吉爾與羅斯福之間,巧妙地運用手腕把英軍與美軍糅合成一支無堅不摧的勇猛軍團,最終擊敗強敵,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偉大的英雄。
艾森豪威爾領導的百萬大軍,紀律嚴明,士氣旺盛,他成功的秘訣就是“以身作則”。
有一次談到領導統(tǒng)帥的問題,他找來一根繩子擺在桌上。他用手推繩子,繩子未動;他改用手拉,整條繩子都動了。艾森豪威爾說:“領導人就像這樣,不能推,而要以身作則來拉動大家。”
他處事公正嚴明,對人寬大仁厚,而且生性幽默,非常懂得運用自嘲來鼓舞別人。
二次大戰(zhàn)期間,他到前線視察,并對官兵們演說,以鼓舞士氣。不巧下雨路滑,講完話要離去時摔了一跤,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身旁的部隊指揮官趕緊扶起他,并對官兵無禮的哄笑,鄭重地向他致歉。艾森豪威爾對指揮官悄聲說:“沒關系,我相信這一跤比剛剛所講的話更能鼓舞士氣。”
艾森豪威爾脾氣暴烈,人人皆知。大戰(zhàn)后期,美軍因傷亡慘重,鼓勵大家獻血。艾森豪威爾以身作則,立刻以行動來響應這個號召。當他獻完血要離開時,被一名士兵發(fā)現(xiàn)了,士兵立刻大聲說:“將軍,我希望將來能輸進您的血。”艾森豪威爾說:“如果你輸了我的血,希望你不要染上我的壞脾氣。”
艾森豪威爾在軍隊任職時,就有“通情達理的上司”和“平民司令”的美稱。他當上總統(tǒng)后溫和的作風依然不改。
有一次,財政部長喬治·漢弗走進艾森豪威爾的總統(tǒng)辦公室時,艾森豪威爾握住他的手并親切地說:“親愛的喬治,我注意到你的梳頭方式和我一樣。”漢弗抬頭一看,原來艾森豪威爾和他一樣,都是光頭。
有一次艾森豪威爾參加某聚會,會中有6位貴賓受邀演說,艾森豪威爾排在最后。當輪到他上臺時,已近午夜,全場聽眾在前5人的疲勞轟炸之下,都疲憊不堪,昏昏欲睡。
艾森豪威爾知趣地說:“演說中總有句號,就讓我當那個句號吧!”他最短的演說贏得了滿堂彩。
被斯大林羨慕
元帥與他們的妻子這一直是個特別的話題。1942年,正在療傷的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偶然結識了當時著名的電影演員瓦連京娜·謝羅娃。
謝羅娃貌美如花,追求者不計其數(shù)。著名詩人西蒙諾夫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等我歸來》便是獻給她的。羅科索夫斯基與謝羅娃相識后,有關這對英雄美人相互傾慕的消息便流傳開來。
貝利亞曾向斯大林告密說,謝羅娃去前線探望羅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內留宿。斯大林羨慕不已:“謝羅娃?是那個美麗的女演員嗎?她真是美若天仙。”
貝利亞插話說:“但元帥的聲譽會因此一落千丈,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該怎么辦?怎么辦?”斯大林喃喃自語:“我們該羨慕,貝利亞同志,我們該羨慕才是!”(明 天摘自《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