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水波不興”的常境固然需要幽默,遭遇“驚濤拍岸”的險境尤其需要幽默。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德國柏林空軍俱樂部舉行盛大宴會招待空戰獲勝的空軍英雄。一位年輕士兵不小心將酒潑到一位德高望重將軍的禿頭上,頓時,士兵驚恐萬狀,熱熱鬧鬧的會場一下子寂然,倒是這位禿頭將軍卻悠悠然,他親切地輕撫士兵的肩頭說道:“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有用嗎?”會場立刻爆發出哄堂大笑,人們繃緊的心弦松弛下來了。幽默化解了僵局,帶來了歡樂。試想,假若禿頭將軍不是采用幽默的語言,而是勃然大怒地嚴詞訓斥士兵,這樣不僅有損將軍的形象,而且宴會上應有的熱鬧、歡樂的氣氛豈不全給攪了嗎?
如此看來,在某些特定場合,有時也需要有一點“自我調侃”,這種“自我調侃”實際上也是自我調適。這樣,便容易達到心理平衡,于他人對自己,均有益。然而,欲入此境,則少不了幽默。
愿生活中少一點驕陽火辣辣的訓誡,多一點春風宜人的幽默。
(賈 明摘自《心理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