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強人”這個稱謂對于一些事業有成的女人,往往有著雙重的含義:一方面是贊揚她們的強悍,一方面又多多少少諷刺她們“缺少女人味”——不茍言笑,雷厲風行是她們通常的肖像模板。
沈琳,顯然不是這個意義上的“女強人”。
不同于所謂的“淡化性別”,把自己看作絕對女性管理者的沈琳,對女性管理的心得是——水是陰陽結合非常好的一種物質,水看上去是柔和、寬厚、包容的,同時又是很有力量和韌性的,對于女性,即使是通常被認為是很強勢的女高管,也要做一個如水的女人。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跟男性的區別在哪里。要順勢而為、揚長避短。”沈琳款款說來。
在她的理念中,非常反對女性管理者去模仿照搬男性管理者那種剛硬和冷漠的特質,“我覺得全世界女性的第一要義,就是要保持她原來自身陰柔的美麗,韌性,包容的性格特點,厚德載物。”
房地產業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鋼筋水泥的叢林,是男人的事業,因為建筑本身要求堅固、厚重、大氣,男人本身就是地產形象最好的詮釋與代言。但在性別分工差異日益縮小的今天,女性在地產界越來越占有重要的比重,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敏銳與直覺,不斷塑造著美麗的都市建筑傳說,以她們對于地產的天賦領悟與柔情關懷不斷刷新著這個行業的期待。
聰慧低調的沈琳就走在這條路上,執著而自信。她在項目操作中體現出來的企業家責任感、使命感、人文關懷和創新精神,更是她超越多數企業家的地方所在。
作為泰禾地產董事、副總裁,沈琳因為自己操盤的別墅項目“運河岸邊的院子”迅速走紅,從而名氣大振。
在國外別墅一統天下的中國,她倡導的理念是將中國傳統的建筑文化與西方先進的建筑理念融為一體,打造出中西合璧的產品:“把國際化的空間理念,跟本土的文化,進行很好的結合,這是種潮流的趨勢。”所謂本土文化,指的當是有著幾千年歷史沉淀的運河及四合院,這是北京傳統文化中最典型的兩個元素。而“運河岸上的院子”這個項目,則是對“別墅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建筑”的這種潮流趨勢的完美解讀——“我們要創造既有時代性又有民族性的建筑新風格,我認為這就是當代中國的建筑,它既是中國的又是國際的。我們應該采用中西融合,兼收并蓄的方法。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建筑,是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以后,再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出來,東西建筑文化無所謂好壞之分,關鍵是汲取其精華部分,融會貫通,做到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不留痕跡。這應該是所有開發商和建筑師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沈琳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福建這塊傳統觀念較強的地域里,父母和師長對她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學里,她又師從國學、易學大家張善文,這使沈琳更加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
像其他女人一樣,沈琳會買大量漂亮的衣服,會追求時尚甚至引領時尚,她愛用“Celine”、“Ferragamo”這兩個國際頂級名牌。同時,研習易經、謙遜低調的她也寫得一手漂亮文章,隨筆、散文清麗精致,絕對的文如其人。
一個人的底蘊決定了她的思考方式。“我相信一點,有多大的胸懷,就能做成多大的事。能有包容人才的胸襟,才能對他們充分授權。如果一個企業家做不到這點,那肯定是因為你沒有自信和眼光。”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