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父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監護人可將未成年人送養嗎?
編輯同志:
小華今年14歲,正在讀初中。但不幸的是小華的父母是精神病患者,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已不能辨認自己行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為此,小華由祖父母擔任他的監護人。最近,他的祖父母提出自己已年老體弱,難以照顧小華的生活,不愿繼續擔任監護人,他們為解決好小華今后的生活,要將小華送給他人撫養。請問:未成年人父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監護人可以將未成年人送養嗎?
鄧新清
鄧新清同志:
我國《收養法》第十二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這說明,在通常情況下,即使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也不能將未成年人送養,只有在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特定情況下,監護人才可以將該未成年人送養。這是因為有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暴力型的精神病患者,會打罵、折磨子女,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甚至會慘遭不幸,所以,在符合這一條件時,允許監護人將未成年人送養。
為此,根據以上規定,如果小華的父母對小華可能有嚴重危害,他的祖父母作為監護人,可以將小華送養,但是,如果小華的父母對小華不可能有嚴重危害,他的祖父母不能將其送養。從來信可知,小華的祖父母已年老體弱,難以照顧小華生活,在此情況下,根據《收養法》第十七條規定,可以由小華父母的其他親屬、朋友撫養,但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不適用收養關系。
凌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