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已遠去,夫妻的緣分走到了盡頭,離婚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然而離婚畢竟是宣告一個完整家庭的破裂,預示著孩子今后將生活在一個不再完整的家庭,加之一些離異者不能正確對待孩子,留給孩子的往往是一片渾濁、陰暗的天空。
在離婚大戰(zhàn)中,孩子只是手中的一枚籌碼
據(jù)調(diào)查,在離婚案件中,雙方能做到理智地處理好一切,平心靜氣地分手的并不多見。圍繞著財產(chǎn)的分割、孩子的歸屬、孩子的撫養(yǎng)費等問題,雙方就像兩只斗紅了眼的公雞,為著各自的利益,置孩子的利益、需要于不顧。孩子甚至成為父母手中的一枚籌碼,成為雙方爭斗時的“撒手锏”。
張媛嫁給王勇后不久,王勇便成了下崗職工。他不是那種活絡的人,所以幾年來一直沒找到什么事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一個月500多元的工資。丈夫的無能使張媛大為不滿,為了擺脫生活的困窘,她執(zhí)意要離婚。考慮到各自的經(jīng)濟情況,雙方商定孩子跟張媛過,然而在孩子撫養(yǎng)費的問題上,雙方存在著分歧。張媛說孩子是兩人的,撫養(yǎng)費應該各出一半。王勇則說:“我沒有了工作,自身都難保,撫養(yǎng)費只能視情況而定。”王勇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張媛,想到自己“瞎了眼”嫁了這樣一個窩囊廢,張媛氣不打一處來:“孩子我一個人撫養(yǎng),你也別想認這個孩子。”她說得到也做得到,往后真的不讓前夫來探望孩子。孩子渴望父愛,可每當他念叨父親時,總會引來母親的一頓訓斥。孩子懂事后,說自己只是母親用撫養(yǎng)費買來的一件家什。
寵孩子、爭孩子并非都是出于愛
每個經(jīng)過“大戰(zhàn)”的離異者,當傷痛漸漸遠去,才開始明白自己的生活可以重新開始,美滿的婚姻還可以去追求,可是孩子失去的卻永遠失去了,不可挽回。這時父母才真切地感受vsbbh8qBH0a+nAWtLNIZzA==到在這場離婚大戰(zhàn)中,最大的受害者莫過于孩子。想到這些,大凡每個有良心的離異者,都會萌生出一種對孩子的負疚,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給孩子以補償。
娟和浩離婚時女兒才3歲。不久浩有了新的妻子。為了孩子,娟沒有再嫁,決心與女兒相依為命。浩雖然有了新家,但對女兒的愛一天也沒有停止過,他經(jīng)常接女兒到他的新家去,希望女兒在那里能感受到些許的父愛……每當女兒從前夫那里回來,娟都要追問女兒在那里的情況,企望找出些前夫?qū)Σ黄鹋畠旱闹虢z馬跡來,可女兒卻一個勁兒地夸爸爸好。這使娟感到了一種來自前夫的“威脅”——一種與她爭奪女兒的威脅。從此,娟對女兒更加言聽計從,有求必應,就是孩子有了錯,她也不敢輕易去批評她。當前夫發(fā)現(xiàn)女兒任性、自私、霸道的種種跡象,向她提出忠告時,娟竟歇斯底里地發(fā)了火,把前夫痛罵了一頓。
愛情雖然遠去,但孩子畢竟是愛的結(jié)晶,離異家庭的孩子所缺少的是健全的愛。孩子不是某個人的私有財產(chǎn),爭奪孩子的結(jié)果會扭曲孩子的人格,最終誰也得不到孩子的愛。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正確的引導,緣于負疚抑或是怕失去孩子而對孩子萬般寵愛是難以塑造出一個健全的孩子的,對孩子只能是貽害無窮。
對孩子,再婚家庭難以盡到責任
一般來說,再婚是絕大多數(shù)離異者的歸宿。沖出舊的圍城已身心俱疲的再婚者,在構(gòu)筑新的愛巢時,最擔心的是怕處理不好家庭關系,尤其是橫亙在夫妻之間的各自的兒女,更是讓人心里發(fā)怵。正因為如此,一些離婚者在再婚前,就把孩子甩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則盡情地享受著二人世界所創(chuàng)造的種種浪漫。對孩子來說,二人世界現(xiàn)象成為再婚家庭一道灰色的風景。
陳剛走出婚姻的圍城時,女兒才5歲。兩年后他認識了離異的黃麗,黃麗帶著一個6歲的兒子。他們組成了一個四口之家。婚前兩人針對各自的孩子達成了一致意見:手心手背都是肉,對孩子要一碗水端平,決不厚此薄彼。從內(nèi)心來說,婚后他們也是這樣做的。然而初懂人事的孩子卻不吃這一套,對親父(母)往往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親情,他們于是大受感染,對自己的孩子也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更多的熱情。盡管不是有意為之,但顯然他們能感到這種距離的存在,為了孩子的事,他們沒有少紅臉,孩子問題成了他們幸福生活的攔路虎。為了保住這來之不易的新家,最后他們不得不忍痛割愛,把孩子送到各自的爺爺奶奶那里,讓老人們再盡一回義務。
由再婚者建立起來的家庭,由于改變了原有的單純的親緣關系的家庭模式,家庭關系變得更加復雜、更難處理。從孩子的利益出發(fā),就要求再婚者在重筑愛巢時,更要慎之又慎。在伴侶的選擇上,不僅要考慮愛情的因素,而且應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因素,絕不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置孩子的幸福于不顧,甩手了事。在遇到了來自新配偶的阻力時,也應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quán)益,承擔起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義務。
責編/畢春暉
E-mail:bcha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