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美得脫俗,以至于陳逸飛在熒屏上看到她的第一眼,便敲定她來做一波三折的電影《理發師》最后的女主角。
她演技不俗,在電視劇《男才女貌》中,那時還默默無聞的她便以出色的表演,讓女二號的風頭直逼劇中的女一號林心如。
她是誰?有媒體開始拉出旗號:“章子怡的同班同學”;網絡上更有知情者透露,她畢業于中戲“明星班”6級表演系,與章子怡、袁泉、梅婷、秦海璐等當紅明星,并稱為當年班級的“七朵金花”。曾黎,這個美麗的湖北女孩,就這樣靜靜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
曾黎話不多,很安靜,不喜歡說些或做些矯情虛偽的事情,讓人從她的實際行動中深深感受到她的修養和善良。曾黎高貴卻不高傲,自尊自強卻不虛榮。曾黎是個好演員,認真、本分、敬業。看得出她人緣很好,周圍的工作人員都很喜歡她,愛圍著她轉。其實人越是無欲無求,就越容易讓身邊的人垂憐。曾黎的為人和她的容貌一樣干凈,趨于完美。
因“理發師”領悟生命
電影《理發師》拍攝3年以來風波不斷,從劇組因不和停拍、換角重拍,到導演陳逸飛的不幸離世,可謂歷盡磨難。然而,這部電影還未面世,就讓世人認識了曾黎——戲中的女主角。
對此,曾黎則說:“坦白講,《理發師》這么受關注,對于我這樣并不出名的演員來說是能提高知名度,但我根本沒指望因為這樣而紅。不過,如果能通過這部電影,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導演知道我,我就滿足了。”
去年10月的一天,恰好陳逸飛為劇組的事情來到北京,他就約見了幾個有初步印象的女演員,曾黎是其中之一。曾黎并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最后的勝出者。直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她再一次接到陳逸飛打給她的電話:“有檔期嗎?我們決定請你來出演《理發師》的女一號。”當時在電話里,兩人就把簽約事宜談妥,合同簽完沒多久,曾黎就進組報到了。
后來,陳逸飛告訴她說:“看了你的資料后我就定了你來演,這中間,太多的演員打電話來問我自己有沒有機會,而你是唯一沒有給我打電話的人。”
《理發師》終于塵埃落定。談到《理發師》給自己最大的影響,曾黎輕輕嘆道:“命都不存在了,還有什么可遺憾的?所以拍戲之外,我得到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而陳導,給了我許多許多。”
拍戲:愿嘗試不同角色
在《理發師》中,曾黎飾演小鎮上的女孩宋嘉儀,天真、執著、充滿幻想,她從第一眼就愛上了從城里來小鎮躲避戰亂的陸平,這份愛用盡了她一生的時間。
這是曾黎首次演繹一個柔腸百結的民國女子,在此之前,她出演過《歸途如虹》和《神舟》里英姿颯爽的女警官、女航天員,《男才女貌》中精明靚麗的白領麗人,《江山兒女幾多情》里潑辣俏皮的苗翠花及《別問我是誰》中的鄰家女孩……古裝戲、時裝戲、軍裝戲,曾黎穿梭其中,千變萬化。
“我愿意嘗試不同的角色,不希望單一和雷同,接到不同風格的角色,會讓演藝生涯變得豐富多彩。我能出演這么多類型的角色,除了是我自己努力去嘗試外,也是一種緣分。”
“拍了這么多部戲,我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沒有哪一部片子對我來說特別的關鍵。”曾黎還是提到了令大家認識到她的《男才女貌》,“本來顏如玉這個角色不屬于我,因為另外一位女演員有變動,所以才輪到我上。當時我披著一頭又直又長的頭發,很清純,但在港臺工作人員看來,卻很死板,沒有個性。有天我像發了瘋似地去燙了個短發,卻讓他們眼前一亮,看到了我的另一面。”曾黎回想到往事,呵呵一笑。
大家都稱贊她顏如玉這個角色演得好,她卻說:“實在是角色幫了我。如玉有點可恨,卻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她剛畢業邁出校門,經歷坎坷,所以有點不擇手段。可能有的女孩會有類似的經歷和想法。”
出名:自己有自己的路
曾黎曾在班上有“班花”的美名,而現在,同學們都在影視圈內做得風生水起,有的更打向國際影壇,而曾黎一直不溫不火,近幾年來才有了名氣。
“我從來不在乎結果如何,也不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各人有各人的路。”她平靜地說,“至于同學們,我為他們驕傲,像子怡,在美國那么有名氣,不單讓中國人自豪,也是亞洲人的驕傲。”曾黎亦不把自己的美麗看作是特別的籌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相貌也有自己的特點。外觀上的漂亮也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曾黎說自己是個散漫的人,生活隨意而崇尚自然。“我的弱點就是不會規劃人生,只想做好每份工作,演好每個角色。而與好的導演合作,更是可遇不可求。就像《理發師》,我從沒想到過運氣會降臨到我頭上。老天對人是公平的,不時會給你機會,就看你自己是否能抓住。”
從學校里開始,大家對曾黎的評價就是“冷”,總是讓不熟悉的人覺得她不好接觸。很多次去試戲的時候,導演問一句她答一句,導演不問,她就一句話也不說,自己待在一邊。然而,在這個喧囂浮躁的娛樂圈里,她低調平和的性格卻受到不少粉絲的喜愛。
“我不喜歡吵的地方,不愛去夜總會和卡拉OK廳什么的。”曾黎甚至不愿意過多地去接戲。“我不想一直不停地拍戲,出了一個劇組馬上又進另一個劇組。演員得有自己的生活,才會有新的靈感和沖動,如果重復工作做得太多,就會減少激情。”
所以,曾黎更愿意在工作之余與自然接近、交流,她喜歡出門旅游,或者在家里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演員的工作很忙碌,平時生活不太正常,因此過著平凡而正常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幸福。”
自評:我是一株有韌性的草
出生在湖北沙市的曾黎,10歲就獨自去北京學習京劇。
17歲從戲曲學校畢業后,曾黎回到湖北省京劇團。當時京劇很不景氣,沒什么演出,“我當時就覺得人生怎么可以這樣沒有意思啊?中專畢業也不夠,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所以就想考上大學,繼續深造一下。”
正好,當時曾黎在戲校的同學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這個消息點亮了曾黎的眼睛。“我想我也可以試試啊,能上大學多好啊。可是學什么呢?燈光舞美編劇這些我都不會,所以就只能考表演了。”
離家多年的曾黎現在已經很少回湖北了,談到對家鄉的感情,曾黎說:“現在回家鄉的機會不多,但那還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感覺很親。雖然不像原來那么熟悉,但鄉音難改,每次回來感覺到那種似曾相識的氣味,很親切。”她最懷念的,是兒時的記憶,鄉親們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鄰里之間和諧又親熱。看盡繁華,最能溫暖她心底的,或許還是這鄉情吧。
讓曾黎用一種花來形容自己,她想想說:“花?沒有想過自己像哪一種花,像草可能比較好。花太嬌嫩了,而草自然生長,比較有韌性。我就是一株有韌性的草。”
責編/彭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