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的第9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上,中國隊6個中國小伙子在場上演繹著整齊劃一的動作,高質量的難度,近乎完美的藝術編排,將六人操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中國隊的六人操憑借21.60分的該項目歷史最高分,站在了健美操界水平最高的冠軍領獎臺上。
此時,站在賽場旁邊的一位身穿黑色西裝的男人帶著滿意的微笑落淚了,他就是中國健美操集訓隊的主教練王宏。從1995年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賽,2002年作為教練在世錦賽上鎩羽而歸,2004年獲得世錦賽六人操第三名的重大轉折,再到2005年世界運動會獲得中國競技健美操歷史上首枚金牌,王宏經歷了健美操每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他和中國競技健美操一路走來,一同成長。
一天要變化9種身份
1992年,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了競技健美操專業。剛剛考進北體大的王宏還以為競技健美操和健美操一樣,是一項蹦蹦跳跳的輕松運動。他只單純得認為這個項目和從小在海邊長大、活潑好動的自己更合拍,決定從三級跳遠改練競技健美操。
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沒有任何體操基本功的王宏發現,競技健美操這個集動感、力量、柔韌、協調和樂感等為一體的項目并沒那么簡單,它需要運動員在不足兩分鐘的時間中,干凈利落、完美流暢地完成一套高強度、復雜多樣的動作。而這對和歐美相差幾十年、根底薄弱的中國人來說,談何容易?
當年拿過多個國內健美操比賽冠軍的王宏依然記得,1995年代表中國首次出征在法國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時的情景“當時我和隊友每人每天只有20法郎伙食費,我們倆只能輪流買一個熱狗,一人一半。吃不飽倒是其次,在比賽中被人瞧不起那才是最難受的。”第一次到世界賽場上亮相,中國健美操就像一個剛剛進城的羞怯孩子,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而金發碧眼的外國裁判也壓根沒把中國隊放在眼里。“沒辦法,誰讓我們的水平和國際差得那么遠呢!”
走出國門的經歷雖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卻也成為王宏日后帶領隊員臥薪嘗膽的動力。在隨后攻讀運動訓練學碩士期間,王宏除了全面系統的訓練之外,不斷翻譯大量競技健美操國際文獻資料和不同國際組織的競賽規則。研究生畢業后,王宏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只身來到深圳,先后在兩家頗具影響力的大型連鎖經營的健身俱樂部擔任技術總監。
在深圳擔任健身俱樂部技術總監時,王宏仍然割舍不下競技健美操,他一邊工作,一邊堅持訓練,并獲得了2000年和2002年兩屆全國體育大會的單項冠軍。提起那段時間的艱苦,王宏皺起眉頭:“在俱樂部里,我是健身教練,要對顧客耐心指導;面對老板,我是公司員工,要言聽計從;面對教練,我是運動員,要刻苦訓練;在沒交上房租時,我又是一個可憐的債務人……我曾經總結過自己一天的生活,最多時要變換9種角色。”王宏那時最大的理想就是讓中國國歌在國際健美操賽臺上奏起,他那時常想,如果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了,豈不是自己把伸向夢想的手臂抽回來了嗎?
為什么不選擇退役當教練?老師和領導的建議給“痛苦”中的王宏提了醒。“競技能力并不是我的優勢,也許我可以把自己在理論研究方面的心血傾注在年輕隊員身上,幫助競技健美操項目更快發展。”于是,在2002年的全國體育大會上獲得男單冠軍之后,王宏告別了自己多年奮斗的競技健美操賽場,擔任了國家健美操集訓隊主教練,也是在這一年,他首次以教練身份帶領中國的六人操出現在立陶宛第7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上。
六人操擰成一股繩
競技健美操一直都是歐洲選手的天下而率先打破這種壟斷形勢的正是中國隊。
2002年六人操被列為競技健美操比賽新增項目,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中國特色”:利用集體配合上的優勢彌補個人能力的欠缺,以六人操集體項目為突破口,向世界最高水平發起沖擊。
然而,競技健美操畢竟長期被歐美“壟斷”,對中國隊的陌生、缺乏認同感成為中國六人操前進中的最大障礙。中國教練員和隊友們勢單力薄的吶喊助威、偌大的體育場內響起的零星掌聲,因服裝不合規格而被扣掉兩分、因托舉動作失敗而痛失獎牌的委屈,所有的一切讓這群年輕人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就感受到了沖破競技健美操“歐洲壁壘”的艱難。
第7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失敗而回后,隊員們情緒都很低落,晚上10點多,王宏提議去海里游泳。沙灘上,他和隊員打賭,玩起了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輸的人要第一個跳進海里。王宏很快成了那個輸掉的人。他是故意的。于是,在他的帶領下,隊員一個個縱身沖進海里,冰冷的海水洗刷著失敗帶給他們的失落和痛苦。“當時我想讓隊員們知道,比賽就像打仗一樣,教練會帶著他們沖在前面。只要我不退縮,大家就更要堅定信念,堅持下去。”王宏說,從那以后他就告訴自己,運動員做不到的永遠是教練沒有要求到的。
王宏在仔細分析了中國和歐洲強國的差距后,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外國隊參加混雙、三人操和六人操的選手在一起配合的時間很少,在他們還在研究某個動作能不能完成時,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動作一致性上就是我們制勝的法寶。”
為了讓隊員們找到場上團結一致的感覺。王宏告訴隊員:“在完成自己動作的同時,要找到‘跳’出來的感受,去體會別人的動作,這樣才能體現出集體的力量。”于是,在訓練場上人們經常能夠見到這樣的場景:背景音樂響起,即便是不上場的隊員也在一旁同時練著動作,仿佛是演員在相互搭戲一般,每個人都在體會著動作的節奏,默契的配合就從這一點一滴中磨合出來了。
在今年的第9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上獲得金牌的六人操成員都曾多次在國內健美操比賽中獲得男單冠軍,有的還曾是當年和王宏同場較量過的選手。他們各有所長:何世劍柔韌性能力突出,而秦勇是典型的力量型選手。在動作編排的選擇上,王宏仔細斟酌,“平均”六個人的綜合能力,在全部完成的前提下,選擇難度系數更高的動作。
為了讓6個人凝聚成一個整體,王宏在訓練之余也巧費心思。為了備戰2006年世錦賽,過年隊里也沒放假。在圣誕聯歡會上,七個憨態可掬的圣誕老人帶著金邊眼鏡,背著鼓鼓囊囊的紅口袋,搖頭晃腦跳上舞臺,熱烈地向臺下拋撒禮物。正當大家又驚又喜時,伴隨著動感的音樂,七個圣誕老人跳起了活力四射的拉丁舞步,大家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是王宏和他的六人操弟子。當教練的王宏平日里總是一副不怒自威的嚴肅模樣,這一天卻將他性格中的可愛與頑皮顯露無遺。
帶隊自有獨特方法
對于一項運動而言,局外人關注最多的自然是結果,而其中艱辛的努力過程只有內行人能夠體會,競技健美操這樣相對陌生的非奧項目更是如此。“就算給你們世界冠軍的音樂、套路、服裝……你們一樣拿不了世界冠軍,因為你們沒有世界冠軍的體能!”2004年集訓初期,王宏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隊員的軟肋。為了練就過硬的體能,隊員們在數九寒天里跑圈,包括柔弱的女生在內一跑都要二三十圈,連男隊員都累得直想哭。那段“魔鬼體能日”里,年齡稍大的老隊員回到宿舍,一個個像木頭人一樣,一頭栽倒在床上動彈不得,高強度的訓練讓每個人的神經都久久不能安靜,有的人只能偷偷喝瓶啤酒,強制讓自己睡著。
這一幕幕,王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他不能心軟,更不能松口,于是,第二天的訓練依舊進行,沒有絲毫放松。于是各種各樣的置疑紛至沓來。
“比賽不就是那么一套動作嗎?每天都練這套就行了,還練其它無關的干嘛?”“每天為什么不能趁著體力好的時候練成套動作,最后筋疲力盡才練,動作都沒有保證了,哪里還有配合?”疲憊的隊員們私下里嘀咕。
“到了身體極限后,再堅持一下憑借的就是意志品質,就得拼命、咬牙,平時都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到賽場上動真格的又怎么頂得住?”王宏心里這樣想,但卻不愿和隊員解釋,他希望隊員們能自己領悟,而不是事事都由他講到明白為止。為此,隊員也曾用冷戰和王宏鬧過別扭。
2005年,老隊長唐紅斌退役,六人操出現了一個位置的空,按照“誰平時訓練成績最好、發揮最穩定誰就上”的原則,王宏一下子補充了三名隊員進行“競爭上崗”,最后,不滿20歲的小將熊德良入選。2006年備戰世錦賽,王宏又一次采用競爭的方法,將當年全國錦標賽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小將張鵬、2004年帶領六人操獲得世界錦標賽第三名的“老隊長”唐紅斌招至隊中。從設置這一老一新的“追趕”策略中,王宏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王宏除了在用人上仔細斟酌之外,更知道心理輔導在訓練中的作用。2006年世錦賽日益臨近,隊員們的緊張情緒逐漸顯現出來,而對于已經在2005年世界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的六人操項目而言,心態調整顯然已經取代技術動作的提高成為“第一要務”。“空房子是最有用的房子,而沒有成績的運動員是最有殺傷力的運動員。”王宏這樣引導著隊員,讓他們從保金牌的思想桎梏中走出來。
2004年世錦賽上場前,有的隊員緊張得手心出汗,擦了又濕,濕了又擦;有的表情麻木,眼睛都不知道看哪里好。那時,王宏就上前拍拍隊員的臉,鼓勵他們和其他國家的選手撞胸、擊掌,并告訴隊員:“比賽的結果并不是我們能夠完全把握的,也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讓健美操項目因為你們的表現而精彩,這才是你們在世錦賽上的使命。”
王宏的努力沒有白費。2004年第8屆世錦賽第三名,2005年第7屆世界運動會冠軍,2006年第9屆世錦賽冠軍,王宏帶領中國的六人操在短短兩年時間中實現了“三級跳”。
在這套六人操中,還凝聚著王宏的一個“小心思”。2002年立陶宛世錦賽失利時,六人操選擇的背景音樂是名為《功夫》的“說唱版”電玩配樂,4年之后,王宏重新選擇了這首曲子,作為向過去痛苦記憶的告別,“從哪里摔倒就要從哪里站起來”。不同的是,新版《功夫》音樂更加厚實,不再是街頭功夫小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俠義,更多了街頭文化精彩、時尚的一面,而這與中國六人操的參賽理念不謀而合。
現在的王宏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他宿舍的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各類書籍,哲學、經濟學、物理學、美學、藝術學等等不一而足,他孜孜不倦地從中吸取養分,再全部注入到他摯愛的健美操事業中。時間仿佛給了王宏特別的優待,他總是一副從容的神態,在閑庭信步中把紛繁蕪雜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其實,不是時間放慢了腳步,而是王宏練就了“突破時間”的本領。
“冬天的清晨特別冷,我穿著拖鞋站在寒風里讀英語課文,手里拿著秒表計時,看半小時內能讀幾遍。越讀越流利,越讀越快,就好像自己在和時間賽跑一樣,心里覺得特別快樂。”
王宏一直堅信“突破你的極限才能超越自己”這句話,并在競技健美操的跋涉之路上時刻銘記著。
責編/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