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不僅記取了阿加西動情的淚水和背影,也留下了“女金剛”納芙拉蒂諾娃以第59個大滿貫桂冠畫下的溫情句號,以及她大寫的31年網球人生。
瑪蒂納·納芙拉蒂諾娃將自己2006年的行程公布在個人的主頁上,方便粉絲們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攔截”自己。最后一欄,她寫著“參加某人的生日聚會”。某人?其實,就是納芙拉蒂諾娃自己。10月18日,是“女金剛”50歲的生日。在跨越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門檻之前,在美網獲得混雙冠軍的納芙拉蒂諾娃宣布“永遠退役”。
又退役了?信不信由你
今年美網即將結束之時,瑪蒂納·納芙拉蒂諾娃在混雙賽場上宣布退役。連當值主裁也無法不為之動容,第一次向球員索要了簽名。
事實上,這并不是49歲的女金剛第一次和網壇“說再見”。
1994年,37歲的她曾宣布從網壇“撤退”。她在溫網的碧綠草場上創造了連續12年進入單打決賽的紀錄,卻最終被西班牙選手馬丁內斯直落三盤擊敗,失去了最后一次捧得大滿貫獎杯的機會。之后,她在巴黎室內賽中獲得了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個單打冠軍,比著名的比利·簡·金最后一次奪冠要年輕兩歲。
1994年的11月,是“女金剛”第一次退役前,最后一次出現在官方的單打比賽中——當年的WTA年終總決賽,她以4比6和2比6不敵薩巴蒂尼,然而連續21年入圍這項代表女子網球最高水平的盛事,又為女子網壇留下了一個后人難以打破的紀錄。
之后,納芙拉蒂諾娃真的在網球圈消失了嗎?
其實她所謂的“退役”,更多的是指退出單打賽場。閑不住的“女金剛”時常還是會在混雙賽場上出現,并通過絲毫不減當年的神勇將大滿貫桂冠再度攬入懷中。1995年,她和斯達科搭檔獲得了溫網混雙冠軍,那是她參加所有溫網賽事斬獲的第1杯,并進入美網混雙的八強。不對雙打比賽有些提不起精神,只且成績平平。
次年,她在混雙仍有不錯的將奔向40歲時,照樣打進溫網八,并創造了連續第24年參加溫網的紀錄。事實上,這年她一度萌生了繼續好好經營雙打的想法,曾一度想與格拉芙搭檔,然而格拉芙因傷林養,讓“女金剛”再度進軍雙打領地的宏愿不得不暫時擱置。
1997年到1999年,是納芙拉蒂諾娃“退役”的三年,她沒有參加任何WTA巡回賽,每當手癢的時候,也最多是在表演賽中露露面。人們以為,女金剛終于屈服歲月的力量,消停了。
讓人驚訝的是,納芙拉蒂諾娃又在2000年重新回到了職業網球的天地中。那年,她主攻雙打,并不放棄混雙,甚至還熱衷于參加一些單打比賽。看起來,“女金剛”就像是開始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個春天,比1997年的復出來得更為成功。她在2003年拿到了澳網和溫網兩項混雙冠軍,并奪得了7站WTA巡回賽的桂冠。在2004年,她還參加了5站單打比賽,其中包括在溫網闖過首輪。
“我就是這樣,準備好了就來了,參加了就參加了,我也不會多做解釋。”人們當然不會苛責“女金剛”的一次次“食言”,因而這次,雖然她在美網第59次奪冠時表示“將永久性退役”,不過又有多少人會真正相信呢?更何況她自己也說“我離開只是想休息。其實按照我的身體狀況,再打5年,根本沒有問題!”
又一個“叛逃”者?
在WTA官方網站的選手搜索項中鍵入“Navratilova”,會得出4個結果,其中有3個都來自捷克。看來,“納芙拉蒂諾娃”是一個專屬于捷克女孩的名字。雖然現已加入美籍,但是“女金剛”來自捷克。她在1956年10月18日出生于布拉格,然而向往自由的她,最終來到了美利堅追隨自己的夢想。
納芙拉蒂洛娃從小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女孩。在前捷克斯洛伐克體育部門培訓期間,她便不斷地抱怨政府當局無法為選手提供好的比賽條件,這讓當局感到不滿。他們威脅她:如果再不閉緊嘴巴,就別想拿到出國參賽的護照和簽證。
1973年,她第一次來到美國,便被這個和自己祖國全然不同的國家所吸引。1975年,19歲的納芙拉蒂洛娃費盡周折拿到了赴美參加美國公開賽的護照和簽證。比賽期間的一個晚上,她跑到了紐約當地的移民局,請求政治避難。1個月后,她拿到了美國綠卡。她的叛逃行為讓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感到憤怒。他們禁止國內媒體報道任何有關她的消息,聲稱她若膽敢回國,將被立即逮捕入獄。就這樣,納芙拉蒂洛娃從此和家人失去聯系長達4年之久。但這些困厄并不會壓垮她,她始終沒有改變夢想,沒有放棄過任何努力。1981年7月21日,她終于正式加入了美國國籍。
如今的納芙拉蒂諾娃對于捷克,似乎沒有什么感情可言。當她在美網拿到職業生涯的第59個大滿貫后宣布“永久退役”時,被鮮花和掌聲淹沒的她不禁想到自己初涉網壇時的艱辛“那時沒人和我擁抱。我掙了1萬美元,都交給了捷克斯洛伐克網協。”
“女金剛”的經歷對另一個女子網壇的重量級人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那就是瑞士公主辛吉斯,另一個誕生在捷克的網球奇才。辛吉斯的母親對“女金剛”可是崇拜得五體投地,將女兒取名為“瑪蒂納”,并讓小辛吉斯在兩歲就拿起了網球拍,4歲便開始每天訓練。之后,她更效仿女金剛的做法,帶著女兒離開捷克,移民瑞士。之后,兩個“瑪蒂納”成了忘年交,還曾合作過雙打。
“我只是想真實地活著”
女子網壇的同性戀并不鮮見,但像納芙拉蒂諾娃這樣很早就公開承認,并且一直為同性戀者呼吁平等權利的“活動家”卻為數不多。“我只是想真實地活著”,這是納芙拉蒂諾娃的心聲。而作為她的同時代球員、對手的金夫人則這樣評價女金剛:“她的膚色,她的外型,她的性取向,都沒有任何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這是人所共識的。”她豪爽而仗義,直率而坦蕩,因而受人愛戴。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同性戀群體將變得越來越寬容,然而在若干年前,即便是在以前衛開放而著稱的美國,也全然不是這么回事。1980年,也就是納芙拉蒂諾娃24歲的時候,她與女同性戀者,暢銷書作家麗塔·梅·布郎“墜入愛河”,之后被披露兩人分道揚鑣,原因竟是納芙拉蒂諾娃是雙性戀。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盡管那時她已是如日中天的頂級女子網球選手,然而贊助商紛紛離她而去,沒人愿意再與她合作。
之后,女金剛又與其搭檔朱迪·尼爾森在一起長達8年之久,并在1991年分手。尼爾森起訴納芙拉蒂諾娃賠償15萬美元,結果是兩人再也無法在網球場上合作。
這些鋪天蓋地的輿論并不會把她嚇倒,更不能阻止她為同性戀者爭取公平社會地位而做出努力。她以自己的行動向同性戀者們宣布:勇敢地向前、不必道歉、更不要屈服。她敢怒敢言,為這一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在1993年,她起訴科羅拉多州的反同性戀修正法案歧視同性戀,她還曾在華盛頓發表公開演講,為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呼吁平等權利。
就在今年,20年后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國參加比賽,納芙拉蒂諾娃依舊不依不饒,她在布拉格網球公開賽期間,批評捷克總統克勞斯在同性戀者平等權利議題上的歧視性立場。不久前,她還推出了一張名為“彩虹卡”的信用卡,這是一張專門為了支持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變性人而創立的信用卡。
“球并不知道你的年齡”
納芙拉蒂諾娃有一顆火熱的心,向來樂善好施。在最后一次參加美網期間,當她得知一位從澳洲趕來的攝影記者需要租用組委會的長鏡頭但因為1萬美金的信用卡抵押而發愁時,立馬為其送來了價值2000美元的全新尼康鏡頭,并附言道“希望你喜歡紐約這座城市——你最真誠的瑪蒂納·納芙拉蒂諾娃。”
這般赤誠,讓她樂于將自己健身的經驗與普通民眾分享,“我的健身教練一直建議我出一本書,我沒有答應,但后來我發現球迷有這樣的需要,我得滿足他們。”
今年7月,她推出了自己的新書——《shape yourself》(塑造你自己)。“當然,并不是人人都要去做冠軍,但是,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的體魄,我為能夠提供一些經驗,并幫助大家獲得健康而興奮不已。更讓我高興的是,看過這本書的朋友,還能把這些理念傳播給其他更多的人。”
就這樣,瑪蒂納成為全民的健身偶像。“我們都有這樣的趨勢,去尋找快速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公眾看到我都愛問同一個問題,你在這樣的年紀為什么還能做得這么好?他們需要一個迅速的答案。然而每當我想用一句話解釋清楚時,總發現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我對健康的理解全都寫進了書本里。可能我也有點自私,我想下次再有人問我同樣問題的時候,笑著對他說:去看我的書,里面全有!”
“女金剛”試圖告訴人們:要想健康,首先得下決心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懶惰的秉性,而且不能用枯燥的方法進行鍛煉,要讓鍛煉變得更加有趣,因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她在書中教人們如何制作健康的菜肴,如何用健身球和啞鈴練就肌肉,每個動作都親自示范。
“有一次我在一個中學里慢跑,一群男孩子看著我,其中有一個說。‘嘿,這是誰的老媽?她好酷’。我其實不是很明白‘酷’具體代表了什么,而且我也沒有孩子,我只是幾十只小寵物的‘母親’。但我知道我比很多年齡小我一半的女性更健康、更年輕。在網球上,我同樣具備了競爭力,期待參加所有我喜愛的運動,籃球,冰球、滑冰……我可以一點也不害羞地說,我像年輕人一樣生活!”
納芙拉蒂諾娃在書中有一句名言:“當你擊出每一拍的時候,球并不知道你的年齡。”她為何會在49歲的時候還能奪大滿貫,答案再明白不過——她有強健的體魄,更有一顆不老的心!
責編/柏強
不可思議的“女金剛”
1956年10月18日出生于捷克布拉格
1981年加入美籍:在1975年進入女子職業網壇
除了網球,她還擅長冰球,山地自行車,潛水,滑冰,籃球,高爾夫以及騎馬
職業生涯所獲單打冠軍:168個,超過了任何其他男女運動員
職業生涯所獲雙打冠軍:176個
大滿貫所獲冠軍:單打18個,雙打40個
在WTA排行榜上排名第一達331周,長達7年
2000年,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