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一架圖114小型飛機從北京起飛,前往蘇聯首都莫斯科。機上共20幾人,他們是國家體操隊和舉重隊的成員。兩年前,蘇聯體操隊來華訪問,在中國人面前展示了他們先進的技術,于是,黨中央決定派基礎較好的體操隊和舉重隊赴蘇學習。
陳鏡開是舉重隊赴蘇聯學習的一員,這一年他剛滿20歲。當時吳江平任領隊.正是他力排眾議將這個不足1.5米的廣東小伙子招至麾下。陳鏡開在選拔賽上只得了第七,但以吳江平專業的眼光看,陳四肢粗壯有力,爆發力強.是一塊練舉重的好材料。
蘇聯人的獨門秘笈
和陳鏡開一批進入集訓隊的是7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他們中的很多人此前耍的都是民間把式.對舉重的最初認識也是從國外的雜志上看到的。沒有教練.沒有科學的理念和技巧,大家樸素地認為,多吃肉就能多長勁,因此每餐要吃一斤半牛排。那時的6S材也極其落后.最大的杠鈴片只有15公斤,重量不夠就隨便找一些鐵掛上;有時兩邊的重量不一樣.杠鈴無法保持平衡,“咣當”一聲杠鈴片砸在地上;因為是生鐵造的,一砸到地上杠鈴片就裂掉了。那裂了怎么辦?很簡單,扛著杠鈴片上天橋,找鐵匠師傅焊焊.回來繼續“摔”。
因此,當舉重隊的同志們第一次看到蘇聯人的杠鈴時他們驚呆了:人家的杠鈴不僅美觀。結實.而且舉起杠鈴時雖然顫悠悠的卻不會斷,一打聽才知道人家的杠鈴片是合金的。蘇聯人還有一個讓中國小伙子大開眼界的“秘密武器”——芬蘭浴:在一個密不透氣的小房子里,把水澆在燒得滾燙的石頭上,熱氣撲面而來,人在里面“蒸”,據說這樣能把體重降下來。當時的中國舉重根本就沒有級別概念,也沒有降體重這一說,小伙子們覺得每天能洗上熱水澡已經很享受了,“蒸桑拿”?聞所未聞。后來,隨著舉重項目的發展和戰術的需要,矮個子的陳鏡開成為最輕量級的選手,為此他足足減了5公斤。而他減重的辦法除了節食,就是從蘇聯老大哥那兒學來的“蒸桑拿”。
為了增強營養,隊員們在蘇聯的那段日子也學著“老大哥”每天早餐喝結著冰碴的酸奶,正餐吃帶著血絲的豬排、牛排。最初的日子,這讓每個人都感到很不適應,可國家把自己送出來是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所以,任何困難他們都要想辦法克服。
當時,中國舉重隊進行訓練的迪那摩體育俱樂部是蘇聯最有名的體育俱樂部之一,這里不僅有先進的設施.更有系統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嚴格的教練。功勛教練普斯特沃依特富有經驗.運動健將奧西波夫長于理論.兩位教練各司所長.將訓練內容安排得滿滿的:上午訓練,下午理論,晚上寫訓練日記.另外.作為測試,每兩周比賽一次。中國隊員們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個個玩命似地練,每個人每天總共要舉起一噸多的重量。
中國人后來居上
陳鏡開是他們當中最刻苦的一個。貝加爾湖的魚子醬腥味極重,難以下咽,很多人一吃就吐.陳鏡開聽教練說魚子醬的營養價值極高.對提高身體素質有幫助.他就皺著眉頭往下咽。蘇聯年輕的女翻譯瓦洛加對這個意志堅定的小伙子很有好感,有事沒事就愛找他聊天,但陳鏡開卻不理人家,似乎除了舉重,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提起他的興致。
幾個月在蘇聯的學習之后,中國舉重隊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特別是陳鏡開,總成績提高了近30公斤。普斯特沃依特高興地指著他說:“他將來會破世界紀錄的!”吳江平在匯報工作時把這話告訴了當時任國家體委副主任的黃中。黃中的第一反應是:“真的嗎?你聽錯了吧?”吳江平說:“沒錯。”黃中高興地說:“這樣吧,把你和陳鏡開留在蘇聯呆三年,培養他破世界紀錄!”吳江平嘴上答應著,心里卻直犯嘀咕,破世界紀錄?哪兒那么容易!
然而他們怎么都不會想到,說這話不到一年.1956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中.陳鏡開就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了美國人保持的最輕量級挺舉132.5公斤的世界紀錄,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舉重運動員。
蘇聯人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中國人會后來居上甚至超越他們。1957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3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的舉重比賽上,陳鏡開在挺舉比賽中要了他從未舉過的140公斤。試舉的重量數字一公布,現場一片啞然。一位西方舉重權威輕蔑地說:“中國人是不敢舉的!”按規則.每位選手可以試舉四把.但陳鏡開只舉了三把裁判就撤了;主持者也認定大局已定,竟事先把蘇聯國旗掛在冠軍的升旗位置上。翻譯洪林憤怒地向大會提出抗議,告訴他們我們的隊員要破世界紀錄!終于,在最后一次試舉中.陳鏡開沉著地走上舉重臺,下蹲,提鈴,自信而堅定地將杠鈴翻了起來,猛然一個箭步分腿上挺,140公斤的杠鈴被高高舉過了頭頂。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
如同開了閘門滾滾而出的江水,之后,陳鏡開共九次打破世界紀錄。當年和他同赴蘇聯取經的黃強輝也三破世界紀錄,趙慶奎兩破世界紀錄。
責編/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