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云南士紳電請清政府與法使商廢楚雄、澄江、永年等7地礦約。
1日 英、法、德、美等國公使請撤牛莊稅關,被外務部拒絕。
2日 清政府練兵處決定每年派學生100人就讀日本士官學校。
3日 學部定京外官紳出洋游歷章程。
3日 清政府署理兩廣總督岑春煊奏,孫中山在南洋各島斂財煽亂,定期起事。詔命各督撫嚴防,隨時查緝。
5日 清政府學部規定外國人在內地設立學堂,一概不準立案。
8日 清政府外務部照會駐華各使,禁止外國人在京開設商店。
10日 清政府練兵處定選派軍官入京師法律學堂肄習軍律。
11日 清政府巡警部頒訂《報章應守規則》9條
11日 日本外務省答復出使大臣楊樞,聲明于旅大租借地外,決不侵占分毫。
11日 御史石長信奏,內閣官制設總理大臣,跡近專擅,擬請軍機處仍舊。
12日 御史趙炳麟奏,新編官制流弊太多,擬請行政機關仍歸各部,立法職務屬之御史講官及四品以上京官,內閣軍機處暫仍其舊。
13日 清政府學部考試留學畢業生。
13日 袁世凱編刊《立憲綱要》,頒發各屬。
16日 清戶部、財政處議定在各省設立戶部分銀行。
18日 上海《競業旬報》出版。
18日 湖南留日學生寧調元于上海創辦革命刊物《洞庭波》。
21日 美洲“保皇會”宣布自翌年起改名為“國民憲政會”。亦稱“帝國憲政會”。
23日 清政府考察政治大臣戴鴻慈、端方進呈《歐美政治要義》。
24日 清政府命錫良查辦陜甘總督升允被劾案。
27日 清政府批準法部尚書戴鴻慈等奏折,命各省興辦圖書館、博物院、動物園、公園等。
28日 商部電令廣東詳查鴉片輸入數量,并令各省督撫將鴉片銷數每3個月報部一次
28日 陜甘總督升允與德商訂立建造蘭州鐵橋合同。
29日 清政府賜游學畢業生陳錦濤等31人進士、舉人出身不等。
10月 清政府御史等繼續奏陳,官制改革不可一切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