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浴血桂北——紅軍突破湘江(上)

2006-12-31 00:00:00庾新順
文史春秋 2006年10期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中國革命歷程中最英勇悲壯、氣吞山河的偉大史詩。紅六軍團千里躍過湘江和中央紅軍鐵血突破湘江,譜寫了這部英雄史詩的重要篇章。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險惡局勢下,紅軍將士以堅定的革命信念、高度的階級覺悟、英勇的獻身精神和敢于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突破湘江敵人第四道封鎖線,征服逶迤的越城嶺,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將紅軍全殲于湘江地域的陰謀,也宣告了中共中央“左”傾冒險主義的軍事路線的破產。

紅軍突破湘江,損失過半,犧牲慘重。紅軍將士在這次失敗后,迫切要求毛澤東重新領導紅軍,挽救中國革命。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中作了最為精彩的敘述:“廣大干部眼看第五次反‘圍剿’以來迭次失利,現在又幾乎瀕于絕境,與第四次反‘圍剿’以前的情況對比之下,逐漸覺悟到這是排斥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貫徹執行了錯誤的路線所致,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在遭受慘重失敗的歷史中選擇了毛澤東。這就是紅軍長征過廣西留給我們的重要啟迪和歷史結論。紅軍長征經過廣西的光輝歷程,是遵義會議醞釀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紅軍突破湘江天險最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紅六軍團領導人左起:任弼時、蕭克、王震

紅六軍團西征過桂北

1934年7月,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和教條主義錯誤方針的指導下,中央紅軍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反“圍剿”形勢越來越險惡,中央紅軍屢戰受挫,已無法在蘇區內粉碎敵軍“圍剿”。當時的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根據地軍事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革軍委”)開始進行退出中央蘇區的準備,在派出紅七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同時,又決定讓湘贛蘇區的紅六軍團西征突圍到湘中。

中央的戰略目的是要紅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的先遣隊,從湘贛蘇區先期突圍,深入湖南,調動敵人,開辟湘中,以便中央紅軍在爾后向賀龍領導的湘西蘇區實行戰略轉移時有一個立足之地。

一切準備就緒,任弼時、蕭克、王震等率紅六軍團9758人,于1934年8月7日從湘贛蘇區的遂川縣橫石和新江口突圍。部隊晝夜兼程,突破敵人封鎖線,于8月11日進抵桂東縣寨前圩,12日召開誓師大會,慶祝突圍勝利。任弼時宣布正式成立紅六軍團領導機關,并對西征戰略轉移任務作了進一步動員。

紅六軍團出敵不意的勝利突圍,使蔣、湘、桂系軍閥大為震驚。蔣介石急令西路軍總司令何鍵和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聯合追剿。何鍵急調兩個師對我軍進行追擊,急調1個旅、4個保安團進行攔截,并令劉建緒為“第四路前敵總指揮”。廣西軍閥也急令第七軍兩個師防堵我軍進入廣西。

任弼時等率紅六軍團乘湘桂敵軍防堵部署沒有完成和湘江布防較弱之時,躍進湘桂邊,提前執行軍委原定的第二步行動。8月23日,部隊西征抵達湘江東岸的蔡家埠一帶,佯攻零陵,準備搶渡湘江,向新化、溆浦地區進軍。這時,湘敵劉建緒發覺紅六軍團搶渡湘江的企圖,急調9個團防堵湘江;桂敵兩個師也分途向道縣、零陵推進,以配合湘軍圍殲我軍于湘江沿岸。

敵情迅速變化,想在零陵渡過湘江已不可能,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當機立斷,改向東南方的陽明山地域挺進,準備創建以陽明山為中心的根據地,以求暫時立足。8月25日,湘敵進逼,我軍即放棄在陽明山建立根據地的計劃。8月26日,紅六軍團進抵白果市,敵軍跟蹤而至。我軍急轉南下,經石家洞,由永安圩轉至嘉禾縣廣發圩。8月29日,紅六軍團在嘉禾附近決定進入廣西,從上游搶渡湘江,經延邊山區北出湘西,執行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湘中計劃”。

此時,湘敵由北而南追來,紅六軍團急轉而上,連續急行軍3天,于8月31日乘虛在道縣以南搶渡瀟水,把追敵遠遠甩在后邊,挫敗了劉建緒企圖在零陵地區圍殲紅六軍團的計劃。何鍵嚴厲訓斥追堵部將,將湘軍第十六師師長彭位仁等撤職查辦。

早在紅六軍團準備在零陵附近搶渡湘江時,桂系軍閥就判斷:紅軍如不能在零陵過江,則有可能轉入廣西,由上游渡湘江。桂系十分懼怕紅六軍團進入廣西和在廣西建立根據地,因此積極配合湘軍在湘江以東之湘南地域的圍殲行動,企圖借助湘軍把紅六軍團防堵于廣西境外。但當時桂軍主力遠在柳州、南寧,桂北只有第十九師,所以白崇禧急令在贛南圍剿中央紅軍的第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尋機率部回桂,命令第七軍軍長廖磊坐鎮桂林指揮。

紅六軍團從陽明山南下到達嘉禾并向西疾進時,桂系判斷我軍由永安關進入廣西的可能性最大,因而特別加強了道縣至蔣家嶺的兵力,企圖將紅六軍團堵在桂境之外。

我軍從嘉禾附近出發,避開阻敵,從江華、道縣的兩敵接合部搶渡過湘江上游支流的瀟水。9月2日拂曉,前鋒第五十二團突然向蔣家嶺敵人發起攻擊。桂軍在這一線的部署是一字長蛇陣,主力放在道縣縣城和壽佛圩。蔣家嶺靠近永安關,駐有第五十五團一個營和民團二中隊。紅六軍團前鋒第五十二團激戰4個小時,將敵擊潰。在我軍連續突破敵人兩翼陣地,眼看守敵即將全線潰敗時,駐防道縣和壽佛圩的桂軍一個團又兩個營來增援。我軍為避免腹背受敵,于下午撤出戰斗,繞道沙田,從清水關進入廣西,經馬山、斜水到達灌陽的五里圩,隨后奔襲巨望鄉,活捉敵鄉長,擊斃土豪蔣保德,并在五里坪、桂巖、巖口一帶宿營。

9月3日凌晨,紅六軍團前鋒向文市挺進。駐守文市的民團聞風潰散,我軍占領灌江浮橋,主力順利渡過灌江。紅六軍團部判斷:位于蔣家嶺地區的桂敵第十九師主力兩個團很可能對我軍尾追不舍,如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對我軍以后的行動將不利。為此,我軍留下后衛第五十三團和第五十團的一個營在文市,準備阻擊追敵。果然,蔣家嶺的桂軍兩個團在第十九師師長周祖晃的率領下,氣急敗壞地向我軍追來,于下午3時到達文市的灌江東岸,向我紅五十團磨頭山高地發起攻擊。我軍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的幾次沖擊。在激戰中紅五十團團長劉式楷犧牲,紅五十團撤退至文市河西,燒毀灌江浮橋,與紅五十三團繼續阻擊桂軍。此時,桂軍又派3架飛機前來助戰,并繼續發起沖擊,均被我軍擊退。至黃昏時分,我后衛部隊已完成延滯追敵的任務。此時,敵以一個團兵力從灌江上游渡河,企圖迂回襲擊我軍,我軍即撤出戰斗,是役紅軍傷亡百余人。桂軍經此打擊,不敢再追,我軍邁開大步,乘夜進抵全州之石塘地域,在余水田一帶宿營。

桂敵經過蔣家嶺、文市兩役,恐受紅軍伏擊,當晚也不敢銜尾窮追,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敢渡過灌江進占文市河西陣地。此時,我軍前距湘江僅20公里。從全州至興安的湘江沿線,敵人守備力量極為薄弱,除全州駐有兩個民團常備大隊,興安唐家司駐有一個民團常備大隊外,60公里內的湘江已經無兵防守。桂軍湘江防線洞開,正是紅六軍團乘虛搶渡湘江的有利時機。在我軍后面,經阻擊后的桂軍兩個團也不敢孤軍窮追。敵桂系白崇禧害怕紅六軍團南下興安、桂林,緊急下令征用汽車,將在平樂的第七十團運往界首,將在荔浦的獨立團運往桂林,又將在柳州的第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和第七十二團星夜調運桂林,并以第七十一團的一個營駐防興安。這時湘敵劉建緒根據早已過時的情報,判斷紅六軍團主力還在道縣以南的高明橋,他選定在黃沙河地區圍殲紅六軍團,認為:紅軍在黃沙河上游渡河之可能為多,下游為少,不出東安之白沙,大廟口趨新寧,便出梅溪口趨城步。

中革軍委在9月3日將截獲的湘軍作戰計劃電告紅六軍團。軍委電示:“在黃沙河附近或在全縣地域渡河是不利的,因敵占優勢,地形不良,且臨大河”,“六軍團應力求于全縣、灌陽及全縣、興安間渡河前進。應在全縣以南之陳家衛、石塘、咸水口、山棗司進至西延山地取得休息”,“你們再遲應于6日晨到達西延后,可停止休息,嚴密警戒,并繼續偵察向橫路嶺、城步的路線。”9月4日,紅六軍團部指揮部隊從石塘出發,按照中革軍委的電令,經麻市直驅湘江鳳凰嘴之董家堰,利用一條卵石滾水壩,8000余將士未放一槍一彈安然搶渡過了湘江,并徑直西上,進入時屬全縣所轄的西延山區(1935年設置資源縣),在越城嶺下的魯塘一帶宿營。

桂軍為了掌握我軍動向,連日派遣飛機進行偵察,并散發反動傳單。9月7日,紅六軍團前鋒進抵大埠頭以西之石溪村時,一敵機低空掃射,我軍組織對空射擊。敵機被擊中后迫降于稻田中,飛行員二人棄機逃命,被紅軍擊斃。這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擊落的第一架敵機。

9月8日,我軍在大埠頭以西之車田接到中革軍委的補充訓令:“目前敵人企圖當我軍在城步地區及由城步北進時消滅我軍。”“目前六軍團行動最可靠的地域,即是在城步、綏寧、武岡山地,六軍團應努力在這一地區內,最少要于9月20日前保持在這一地區內行動,力求消滅敵人一旅以下的單個部隊,并發展蘇維埃運動和游擊運動。”十分明顯,中革軍委這個補充訓令是要紅六軍團放慢向湘西進軍的速度,暫時留在城步、綏寧、武岡活動,以直接策應即將突圍西征的中央紅軍的轉移行動。

這時,湘軍為了加強沿贛江及湘南地區的防堵力量,封鎖中央紅軍向西突圍,劉建緒奉命率領湘軍第十五師、第十六師回防湘贛邊,而追堵紅六軍團的湘軍部隊,改由李覺(湖南保安代司令兼第十九師長)指揮。桂敵由第七軍軍長廖磊率領第十九師、第二十四師來執行追堵任務。這樣,湘桂兩軍用于追堵紅六軍團的兵力已達15個團,正由武岡、新寧和全縣、興安、龍勝向西延、城步山區進發。根據上述敵情變化,紅六軍團決心迅速行動,趁湘敵尚未到達城步以前,首先進入城步以西地區,跳出敵人預定的合圍圈,尋機殲敵,求得在城步、武岡、綏寧立足。于是,紅六軍團主力于9月9日由車田出發向西急進,向湖南城步縣的蓬洞挺進。9月10日,后衛部隊也離開廣西進駐蓬洞。11日到達城步以西的丹口地域,并向綏寧以南的安岳山、桐油坪、赤坡地展開。9月17日,紅六軍團乘虛襲占了通道縣城,挫敗了湘桂敵軍圍殲紅六軍團于西延、城步的計劃。

桂軍根據廖磊制定的所謂新“追擊堵剿”計劃,重新調整部署,9月8日才集結部隊出發。9日,我紅六軍團主力已進入湖南城步境內,而桂軍計劃進駐龍勝的兩個團只到達義寧;在我軍后面尾追的廖磊所率的4個團,趕到西延大埠頭以西的石溪口村時,根本沒見到我軍的影子。至11日,廖磊汗流浹背地爬上桂湘交界的大山(土名湖南大界)時,只見界上豎一木牌,上書:“此是湘桂交界之處,不勞桂軍遠送!”充分表現了紅軍指戰員蔑視敵人的豪邁氣概。

從9月2日至10日的9天時間里,紅六軍團長驅200多公里,歷經灌陽、全州、興安三縣及西延地區,勝利通過廣西,完全達到了預期搶渡湘江、進軍城步的目的。為追堵我軍,桂系動員其主力第七軍之全部兵力2個師7個團12000余人,以及桂林、平樂、柳州三地區的部分民團,妄圖堵擊我軍于桂、湘邊境,繼而追擊我軍于西延山區,均遭失敗。坐鎮前方指揮桂軍追堵我軍的第七軍軍長廖磊不得不承認:“匪眾行軍力量極強大,尤以爬山越嶺為其特長。我軍隨后追剿,常有追趕不及之概〔慨〕。”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認:“外間的報紙,很多譏誚我們,說我們天天唱剿共,現在共匪竄到自己的家里,都不肯打,這是我們廣西很大的恥辱。”

當紅六軍團進入湘西城步地區時,蔣介石判斷紅六軍團必經黔東北上,前往沿河、秀山地區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合,因此緊急命令湘、桂、黔三省代表會商于貴陽,力求全殲紅六軍團于湘黔邊。但是三省國民黨軍閥相互矛盾:桂軍希望把紅六軍團“送”得更遠點,以免威脅廣西;湘軍則想極力阻止紅六軍團與紅二軍團會合,以免增加湖南“剿匪”的困難;貴州王家烈最懼怕紅六軍團入黔,想借湘桂兩軍阻止紅六軍進入貴州或是把入境的紅六軍團逐出貴州。經過討價還價的緊急協商,決定“圍剿”方略:湘軍7個團、桂軍4個團進入貴州,與黔軍聯合“痛剿”紅六軍團,三省軍隊由桂軍第七軍軍長廖磊統一指揮,張開大網進攻紅軍。

但經過新廠、甘溪等戰斗,10月24日紅六軍團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在黔東印江縣的橫圩,與賀龍領導的紅三軍(紅二軍團)勝利會師。10月26日,紅六軍團又轉抵至四川西陽的南腰界,開始創建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中央決策突破湘江

1934年10月中旬,在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指揮下,中央紅軍86000余人的大軍分途從瑞金、興國、于都等地撤離中央蘇區,向南突圍,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中央紅軍突圍轉移的戰略目的是到湘西會合紅二、六軍團,創建新的蘇區。由于“左”傾的中央領導者在長征初期實行“大搬家式”的逃跑主義和避戰主義,多次拒絕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提出的積極作戰的殲敵方針,消極避戰,以致中央紅軍喪失了在粵贛邊和湘南殲敵的良機,使得紅軍在突破蔣介石國民黨三道封鎖線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0月21日,中央紅軍突破贛南第一道封鎖線損失了3700余人;11月4日突破第二道封鎖線損失9700余人,11月13日勝利突破湘南第三道封鎖線損失8600余人。長征作戰一個月部隊損失高達22000余人。

中央紅軍進抵湖南地域時,毛澤東和朱德等同“左”傾中央領導人博古、共產國際駐中共軍事顧問李德展開了激烈爭論。11月6日,毛澤東在廣東仁化縣的城口分析敵情變化,向中央提議:“紅軍不要在砰石過粵漢鐵路,不要取宜章、臨武,而應該向北越諸廣山,沿來水北上,在水口山一帶休整,仍到永豐、藍田、寶慶等地擺開戰場,消滅圍剿之敵人。”如果能夠這樣,便可組織力量進行堅決反擊,殺個回馬槍,殲滅敵一路或一部,仍有可能扭轉戰局,打破“圍剿”。

但“左”傾中央領導者粗暴地拒絕了毛澤東的正確建議,一味實行避戰主義和逃跑主義,命令部隊繼續西進到湘西會合紅二、六軍團。這樣,中央紅軍在戰略上處于了極端被動挨打的局面。部隊在湘南緩慢突圍作戰20天。彭德懷在率紅三軍團進抵郴江、宜章時又致信中央:“以三軍團迅速向湘潭、寧鄉、益陽挺進,威脅長沙,在靈活機動中抓住戰機消滅敵軍小股,迫使蔣軍改變部署,阻擊、牽制敵人;同時我中央率領其他兵團,進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帶,迅速發動群眾創造戰場,創造根據地,粉碎敵軍進攻。否則,將被迫經過湘桂邊之西延山脈,同桂軍作戰,其后果是不利的。”這個建議,“左”傾中央領導者們也沒有理睬。

在中央紅軍進抵湖南寧遠時,毛澤東再次向中央提出改變進軍方向問題的建議:“紅軍主力不要過瀟水,不要攻道(縣)、江(華),應沿瀟水東岸經保和圩、雷家坪等地,攻占零陵的粟山鋪,再向東北攻祁陽,過湘江,在兩市鎮或寶慶一帶與敵決戰。然后再返回中央革命根據地去。”但“左”傾中央領導者們還是不理睬。

毛澤東以共產黨人的革命胸懷,始終密切關心著黨和紅軍的命運,在紅軍占領道縣后,他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張:“紅軍應沿瀟水西岸北上,攻板橋鋪、漁濤灣、華江鋪、雙牌、富家橋,再向西攻零陵,過湘江向北取冷水灘,越過湘桂鐵路,進軍寶慶,誘敵決戰,奪取反‘圍剿’的勝利。”可惜,“左”傾中央領導者們還是拒絕了毛澤東這一戰略建議,他們舍不得丟掉從中央蘇區搬運出來的“壇壇罐罐”、輜重物資,去實行輕裝機動作戰,而是頑固地堅持他們在中央蘇區既定的錯誤方針:從桂北渡湘江,奪路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此時,蔣介石已基本部署好湘江第四道封鎖線,“左”傾中央領導者們堅持錯誤的戰略決策,一味向西退卻,一再喪失了紅軍在湖南殲敵的良機。博古、李德命令紅軍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鎖線,硬要往蔣介石布置的陷阱里鉆。中央紅軍進軍緩慢,中央軍委縱隊居中,主力紅軍5個軍團前后左右掩護突圍。彭德懷痛斥:“這是抬著棺材走路,哪像是打仗的樣子!”

直到11月18日,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五團襲擊攻占湖南的道縣,粉碎了湘敵妄圖首先在天堂圩與道縣之間的瀟水之濱聚殲紅軍的惡毒計劃。22日,軍委決定,繼續打擊尾追之敵,迅速開辟西進道路,進軍廣西,準備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根據軍委的指示,11月23日,前鋒紅一軍團第二師從道縣出發,向湘桂邊界的蔣家嶺(屬道縣)、永安關(屬灌陽縣)方向前進。11月24日,紅軍一部阻擊尾追之敵周渾元部的第九十六師和李云杰部的第二十三師,一舉攻占了江華縣城。是日黃昏,紅一軍團主力開始向永安關方向前進,其前鋒部隊紅二師當晚全部抵達蔣家嶺、永安關。紅三軍團全部西渡瀟水后,已向通往灌陽及江永縣北的平行山路派出偵察警戒。各軍團、各縱隊的軍事行動,均已形成進軍廣西的有利態勢。

紅軍“大搬家式”的突圍轉移,居然能夠勝利突破敵人的三道堡壘封鎖線,最主要的是靠紅軍戰士們英勇作戰,同時還有周恩來、朱德等卓有成效的秘密統戰工作,巧妙地利用粵桂地方軍閥和蔣介石的矛盾,為紅軍的前進排除了障礙的結果。然而,李德、博古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更不敢承認這一點。相反,卻以為三道封鎖線的順利突破是他們正確指揮的結果,相信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正確”。想到這里,博古頓時神氣起來,為了要維護自己在黨內、在紅軍內的統治地位,他只能集中全力開展黨內斗爭,以壓制日益抬頭的毛澤東的影響,哪能容得下毛澤東的戰略意見。向來看不起毛澤東的洋顧問李德此時更加趾高氣揚,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紅鉛筆在地圖上重重地劃上一條直線,示意博古命令中央紅軍直奔湘江,去鉆敵人日益收緊的口袋。

當中央紅軍進至湘桂邊界時,蔣介石緊急調集20個師的兵力,并督令桂系的5個師,一起向我軍撲來。毛澤東同志再次向中央鄭重提出:紅軍進入廣西境內后,立即從灌陽的文市北上攻占全州,但不應該從全州縣城以南渡湘江,爬越城嶺,而應該從全州以北的黃沙河過湘江,經廟頭,攻湖南東安,后北上直取寶慶,接著可從東北攻兩市鎮、永豐,也可繼續北上攻新邵,再穿過湘中丘陵,攻打藍田,并在此擺開戰場與敵進行決戰。待粉碎“圍剿”之敵后,或在湘中建立根據地,或返回中央蘇區去。

毛澤東的用意十分明顯,那就是:不要去鉆敵人精心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不要從全州以南、興安以北的界首一帶渡過湘江,不要從敵人的結合部突圍出去。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不要去同相當于我4倍之敵硬拼,以免造成滅頂之災。毛澤東的意見是真誠的,但是如同過去那樣,李德、博古又一次拒絕了毛澤東的建議。這樣,中央紅軍全軍將士浴血湘江就不可避免了。

11月25日下午5時,中革軍委正式發布突破敵人湘江第四道封鎖線的作戰命令,中央紅軍分成四路縱隊向湘江地域前進。具體部署是:一軍團主力為第一路縱隊,沿道縣、蔣家嶺、文市向全州以南前進;軍委第一縱隊和一軍團一個師、五軍團一個師為第二路縱隊,經雷口關或永安關及文市以南前進;軍委第二縱隊和三軍團、五軍團一個師為第三路縱隊,經小坪、鄧家源向灌陽山道前進,伺機占領灌陽后向興安前進;八軍團、九軍團為第四路縱隊,經江永從三峰山向灌陽、興安前進。

進軍廣西的有中央領導機關、紅軍總部機關編成的中央軍委兩個縱隊和紅一方面軍第一、三、五、八、九軍團,作戰部隊12個師36個團,建制基本完整。全軍轄有70000余人,武器有各種步槍、手槍35000枝,輕重機槍750余挺,輕炮1513門。中央最高“三人團”成員:博古、李德、周恩來。這是長征準備和長征初期擁有中央最高決策權力的領導核心,博古、李德握有指揮紅軍長征的決定權。

進入廣西的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革軍委機關統一編為兩個縱隊共有14000多人。軍委縱隊稱軍委第一野戰縱隊(代號:紅星縱隊);中央縱隊(代號:紅章縱隊)也稱軍委第二野戰縱隊,是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及工青婦等機關系統編隊。

桂系騙蔣撤防湘江

湘江,位于湖南桂北地區的越城嶺和都龐嶺兩大山脈之間的湘桂走廊谷底。它與桂黃公路平行,由南向北穿越桂北的興安、全州兩縣進入湖南省境,橫在紅軍西去的前進道路上。湘江的東面,有與湖南道縣接連的灌陽縣,興安、全州、灌陽三點連線剛好形成一個“三角布袋”地帶。

蔣介石設置第四道封鎖線的核心就在湘桂邊界廣西境內湘江沿岸的灌陽—興安—界首—全州。蔣介石部署的湘江戰役就是集中在興安、全州、灌陽之間的這個“鐵三角”大包圍圈中。蔣介石對這個“鐵三角”布袋陣予以極大的幻想,他的狂妄計劃是:以湘軍的何鍵部扼守全州,沿湘江一帶布防;以桂軍的李宗仁、白崇禧部集中在興安、灌陽一帶防守,形成一個張開口的布袋陣,讓紅軍鉆進去;然后再以中央軍即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由東向西尾追紅軍,以前堵后追、兩頭夾擊的態勢,壓縮“鐵三角”,拉緊布口袋,縮小包圍圈,利用湘江天然屏障,對紅軍進行“圍剿”、“堵剿”,妄圖將紅軍消滅在興安、全州、灌陽之間,葬身湘江之中。

11月上旬,中央紅軍在通過第三道封鎖線時,蔣介石已判明中央紅軍西進的戰略企圖,緊急調遣中央軍和湘粵桂軍30多萬大軍,布置湘江第四道封鎖線,妄圖逼迫中央紅軍在湘江以東地域進行決戰。11月12日,蔣介石命令:“派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所有北路入湘部隊、總指揮薛岳部及周渾元部,統歸其指揮,率在湘各部隊及團隊,追剿西竄‘股匪’,務希殺滅該匪于湘水以東地區。”蔣介石明白判定中央紅軍進軍是“沿五嶺山脈,循蕭匪故道,經興全間竄,且其行動必速,不致北犯,即有亦不過以一部掩護其側翼。”由此,蔣介石制定了分兩步圍殲中央紅軍的險惡計劃:第一步堵截紅軍于瀟水以東地域,把紅軍殲于天堂圩與道縣之間;第二步調集湘桂軍和中央軍阻擊紅軍于湘江以東地域,把紅軍殲在湘江上游“鐵三角”地域。這就是蔣介石部署嚴密的第四道封鎖線。

為實現這一圍殲中央紅軍的意圖,蔣介石屢電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全力堵截中央紅軍。李、白奉命即將第七軍和第十五軍主力調往桂北防堵。與此同時,何鍵就任追剿軍總司令后,于11月13日下令調15個師的兵力,分5路對中央紅軍進行圍追堵截。11月17日,蔣介石正式頒發《剿匪計劃大綱》,電令各路追剿軍協力“窮追”、“追剿”、“截剿”,達到“以不使該匪能長驅入黔會合川匪,及蔓延湘西與賀肖合股之目的”,務必“于湘水以東地區將匪撲滅。”之后,蔣介石還屢次令桂軍李宗仁、白崇禧部“鞏固湘、漓上游原防”,在“湘桂線上趕筑工事”,“選擇重要城鎮,構筑據點,逐層增強增密”,在湘江西岸布下天羅地網。

為了協調各方“合力堵載”和實現于湘江以東全殲中央紅軍的計劃,11月16日,何鍵令其第一路軍司令劉建緒在廣西全州城與桂軍副總司令白崇禧舉行會談,商定聯合防堵作戰計劃。湘桂雙方商定利用湘江、漓江天險,嚴密布防:湘軍擔負衡陽、零陵、東安至黃沙河一線防務;桂軍擔負興安、灌陽、全州至黃沙河一線防務。據此,湘軍劉建緒4個師駐防黃沙河至衡陽和全州至零陵的湘江西岸。白崇禧總指揮部從南寧遷至桂林,將防堵第一線設在湘桂邊境:以夏威的第十五軍為左翼,布防于湘桂邊的清水關、高木關、永安關、雷口一帶,主力集結于灌陽縣文市附近;以廖磊的第七軍及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為右翼,布防于賀縣、富川、鐘山、恭城的龍虎關一帶。白崇禧將防堵第二線設在湘江沿線及桂黃公路:以第七軍的獨立團防守興安縣界首,第二十四師七十一團駐防全縣的咸水,并在全州至興安間的湘江西岸構筑140余座碉堡,同時還構筑全州至黃沙河一線的碉堡防線。

但蔣、桂、湘軍閥間存在極深的矛盾。蔣介石欲在圍殲中央紅軍的同時,乘機削弱和吞并各省軍閥的實力和地盤,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粵、桂、湘、黔等省軍閥也深知蔣介石企圖實現“一石二鳥”、“假道滅虢”的險惡用心,因此他們對蔣介石的中央軍深懷戒心,只要中央紅軍不深入其統治區腹地,他們就不愿與紅軍鏖戰而消耗實力。當時,國民黨中央軍薛岳、周渾元部遠遠在中央紅軍的側后,為保存實力,追擊相當遲緩,企圖等到紅軍與地方軍隊互相廝殺,從中漁利。何鍵的湘軍因紅軍進入湘南并威脅湘中,雖聽命蔣介石積極賣命作戰,但仍處心積慮地維護地盤和避免損耗過大。粵軍陳濟棠和桂軍李宗仁、白宗禧以及黔軍王家烈為保存實力,防備蔣介石中央軍趁勢入境取而代之,所以只在粵、桂、黔、湘邊防范,并不主動進攻紅軍,僅實施所謂“送客追擊和敲梆式的堵截”。最為典型的是桂軍,白崇禧在南寧召開高級軍事會議,謀商“要堵紅軍,又要防蔣”之萬全大計,決定在紅軍入境前,將部隊布防于湘桂邊界和湘江沿岸,擺開陣勢給紅軍看,做個樣子給蔣介石看。之后致電“追剿軍總司令”何鍵,恭賀他“帥五省之師,系萬名之政,聲威所布,匪膽已寒”,表示“協力堵截”。同時又致電蔣介石表示“遵命辦理”。

蔣介石從各方情報中知中央軍和湘、桂、粵軍已按他的指令“不分畛域,協力同心”實施“堵剿計劃”,便自信他的湘江戰役部署得天衣無縫了,只待時機成熟,即可逐鹿桂北,完成“剿共削藩”大業,實現“攘外必先安內”的夙愿。但是老謀深算的蔣介石惟恐手下的各路將領各行其是,所以他在委以何鍵“追剿軍總司令”大任后,又親修信函一封,派飛機空投給何鍵,并贈何鍵一首古詩云:“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反復囑托何鍵“勿負黨國之重托”、“全力督剿”,要求各部將士寧可戰死,不可生還。“剿共”決心之大,野心之勃,可見一斑。

在最后下達湘江戰役的命令時,蔣介石又引用了曾國藩當年鎮壓太平天國時曾引用的戰國時代著名兵法家尉繚子的四句話:“眾已聚不虛散,兵已出不徒歸,求敵若求亡子,擊敵若擊溺人”,要求各路“追剿軍”將領依托有利地形,發揮優勢兵力,上下同心,協力“追剿”、“截剿”、“兜剿”,“務求全殲,毋容匪寇再度生根”。他特別擔心訓練有素,打仗如虎似狼般勇猛,而又一直保持半獨立狀態,長期堅持“三自政策”(自衛、自治、自給)的桂系軍隊攪壞了他的好事。為此,蔣介石又專電李宗仁、白崇禧,并派出重型飛機送給桂系兩個軍3個月的軍餉、大批進口的通訊設備,企望桂軍擯棄前嫌,戮力作戰,“能盡全力,在湘桂邊境加以堵截,配合中央大軍”,將紅軍殲滅于灌陽、全州之間。蔣介石甚至許愿如果全殲中央紅軍大功告成,將委派李宗仁、白崇禧為黔桂綏靖正、副主任。

李宗仁、白崇禧從控制桂系、統治廣西地盤的根本利益出發,多次在南寧、桂林召開會議,分析局勢變化,認為紅軍進入廣西腹地,桂軍與紅軍決戰,或是桂軍失敗,或是兩敗俱傷,都是對桂系不利。李宗仁認為蔣介石是迫使紅軍入桂,“期待我與共軍互斗兩敗俱傷之后,中央軍可有借口入占廣西,居心極為險惡。”

所以,桂系在桂林召開高級軍事會議,謀商對策,始終圍繞著如何保存自己的勢力和地盤,著重研究了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紅軍過境入黔的動向;二是桂軍要不要在湘江堵擊紅軍;三是如何對付蔣介石。對于紅軍的動向,他們分析判斷,認為紅軍深入廣西腹地的可能性極小,而沿紅六軍團路線西去的可能性最大。關于是否在湘江堵擊紅軍的問題,桂軍反復掂量,紅軍在江西反包圍時,可把蔣介石的幾十萬新式裝備的軍隊打敗,而桂軍全部兵力僅有3萬,比蔣介石差得多,要和紅軍較量,把本錢賠光了,桂系集團也就完蛋了。況且紅軍此次來勢兇猛,兵力超過桂軍一倍。如果硬要實施堵擊,以少堵多,以寡擊眾,即使不被紅軍消滅,也會兩敗俱傷,豈不是中了蔣介石的計?白崇禧憤然地說:“老蔣恨我們比恨朱毛還更甚,這計劃是他最理想的計劃。管他呢,有匪有我,無匪無我,不如留著朱毛,我們還有發展的機會。如果夏煦荃(夏威別號)擋不住,就開放興安、灌陽、全縣(全州),讓他們過去,反正我不能叫任何人進入平樂、柳州,犧牲我全省的精華。”

為了應付蔣介石,白崇禧在紅軍入境前先將部隊布防于桂、湘的邊界——湘江沿岸,做個樣子給蔣介石看,同時也讓紅軍看到桂軍已擺開決戰架勢,使紅軍經過路線不南移,而在桂北讓出一條路給紅軍通過,在紅軍經過路線以南各地區,只作監視狀態,然后再伺機追擊或側擊紅軍的側衛和后衛部隊,撈把“羊下水”,迫使紅軍盡快離境。這樣,既不冒紅軍主力回頭打擊的風險,又能從容應付蔣介石,最終達到保存實力和地盤的目的。

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第三道封鎖線后,接著又襲取道縣,西渡瀟水,為入關進軍廣西造成了有利的態勢。桂軍眼看紅軍進入桂北已經勢不可擋,認為“讓路”時機已到,便按事前的既定方針,于11月20日直接電呈蔣介石,電稱:紅軍主力由湖南臨武分經嘉禾、藍山西竄,廣西龍虎關、富川、賀縣吃緊,因此擬將原在龍虎關以北防堵的桂軍主力移往恭城附近,策應富川、賀縣、興安、灌陽。但興安、灌陽以北還留一部,誠恐力量單薄,請轉飭何鍵總司令,督部向全州、興安推進,以期周密,等等。

其實,在電請蔣介石之前,桂軍早已做好南撤的一切準備,這份電報只不過是故弄玄虛、故作姿態而已。沒想到,蔣介石卻信以為真,一時沒有識破桂軍的騙局,竟在紅軍占領道縣的那天,即11月22日下午,稀里糊涂地首先電準桂系,同意桂軍南移,事后才轉告何鍵。桂軍接到蔣介石“照準”的電報后,當天晚上立即將原在全州、興安、灌陽布防的主力部隊連夜撤往恭城,撤防保境、保存實力。為了迷惑何鍵,又象征性地在全州留下兩營干訓隊,在興安、灌陽各留一個團。

蔣介石本想在桂北上演一出坐山觀虎斗的好戲,誰知被桂系識破,反被白崇禧耍弄一回。自此,從11月23日至25日這3天時間里,桂軍防線基本上空虛,全州至興安間60公里的湘江一線,實際上無兵防守,敵人緊鎖的口袋,頓時洞開,“鐵三角”包圍圈中最重要的湘江防線,由于桂系的緣故,完全向紅軍敞開了。

11月23日,敵人第一路指揮官劉建緒獲悉全州以南湘江防線無桂軍守兵,桂軍已悄然南移,立即將這一重要情報電告了總司令何鍵。在不知所以然時,接到了蔣介石錄有桂系電文及已準桂軍南移的電報,才知道桂系竟然為自身的利益而越級行事,自行放開扎緊的口袋。“追剿軍總司令”何鍵對“剿共”表現得十分積極和賣命。他對蔣介石竟然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批準桂軍南撤,深感震驚,對桂系臨陣脫逃和將紅軍引向湘西十分惱火,電斥桂軍“任匪揚長而去”,“合圍之局既撤,追匪之師徒勞”。

何鍵立即采取“亡羊補牢”之策,他將劉建緒的情報如實呈報蔣介石,來不及再等蔣介石的指令,他即迅速采取補救行動。當天下午馬上調整部署,督令第一路軍劉建緒部以4個師又1個團兼程南下,搶占全州縣城,爭取在紅軍搶渡前封鎖湘江;第二路軍薛岳部緊急跟進至黃沙河。又令其他各路追擊部隊加緊追擊,給紅軍施加最大的壓力,延滯其行動,為劉建緒部爭得時間,填補桂軍南移后的真空。桂軍撤防湘江,暫讓紅軍過境,湘敵尚未趕到全州,灌江和湘江防線洞開。這是中央紅軍突圍的極好戰機。可惜,當時紅軍通訊設備簡陋,偵察手段落后,特別是由于“左”傾中央決策者們呆板而教條的瞎指揮,致使紅軍未能及時掌握敵情的這一重大變化,對桂軍暗中“讓道送客”的行動毫無察覺。11月25日,即中央軍委作出過江決定的那天晚上,紅軍雖然已經準確地掌握了湘江敵防線真空的情況,但還是舍不得丟掉“壇壇罐罐”輕裝疾進。結果部隊龜行蛙步,慢騰騰地向前蠕動,足足耽誤了三四天極其難得的寶貴時間,失掉了安全渡過湘江的有利時機,最終還是處于極度被動挨打的困境,使掩護部隊在阻擊戰中付出慘重代價。

直到11月27日晚上。中革軍委才改變原來的行軍計劃,收攏隊伍,兵分兩路,挺進廣西,直奔湘江。但由于戰線拉得過長,紅八、九軍團還遠在湘境,中革軍委只好命令全軍于11月30日全部渡過湘江。決定是正確的,但是為時已晚,困難更大,因為形勢已經開始惡變。“追剿軍總司令”何鍵于11月23日獲悉桂軍南撤的情報后,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當即命令劉建緒部4個師南下全州,力圖填補桂軍的空虛防線,妄圖封鎖湘江所有渡口;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26日已經攻占道縣,正在后面瘋狂地尾追紅軍;為了防止中央軍尾追紅軍進入廣西,桂系白崇禧已經命令退守恭城的夏威第十五軍重返灌陽,在新圩以南展開布防,隨時有截擊紅軍后衛部隊的可能;湘敵劉建緒部4個整師已于27日進占全州縣城……紅軍已經面臨敵人重兵前堵后追,三面包圍、兩頭夾擊、腹背受敵的危險。這個時候強渡湘江之難,確乎難于上青天,這是當時“左”傾教條主義在軍事戰略上的一個重大失誤。對此,廣大紅軍將士無不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幾十年后,聶榮臻元帥在《奔襲道縣,強渡湘江,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本來,當11月16日我五團攻占臨武時,敵人棄守藍山,我軍繼續向江華、永明(江永)方向開進時,白崇禧一度命他的部隊退守龍虎關和恭城,用意是既防止紅軍也防止蔣介石軍進廣西。這時白崇禧部已撤走,湘敵劉建緒部還沒有趕到全州,灌江、湘江一線空虛得很,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時機,沒有那么多‘壇壇罐罐’的拖累,是完全可以先敵到達湘江,搶先渡過湘江的。但我們喪失了這個寶貴的時機,直到11月25日軍委才發布命令,我軍兵分兩路渡江,這時的湘江就很難渡了。”

(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高清一区 |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在线看| 欧美在线一级片|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91热爆在线|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国产欧美性爱网|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 久草视频一区|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夜夜操狠狠操|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久久a毛片| 狠狠色丁香婷婷|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另类欧美日韩| 久久激情影院|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老司机精品久久|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色香蕉影院|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综合色婷婷|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青青国产在线| 在线va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黄色一及毛片|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国产屁屁影院|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午夜视频www|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