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晉國大臣(chén)陽處父出使衛國,回國途中在一個旅(lǚ)店過夜。店主見陽處父相貌(mào)堂堂,覺得他是一個大有前途(tú)的人,便決定跟隨他去。第二天,兩人一邊趕路一邊交談。漸漸地,店主發現了陽處父許多缺(quē)點,于是馬上離開他回店。店主的妻子感到很奇怪,店主解釋(jiě shì)說:“這人華而不實,容易招人怨(yuàn)恨,跟隨他不會有好下場的。”一年后,陽處父果然被人所殺。
華而不實:原來指光開花不結果實。后常用來比喻外表好看、內里空虛(xū),或好大喜功、不求實際。
作文周刊·小學一年級版2006年28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