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唐山大地震后30年:中國接受救災外援的歷程

2006-12-31 00:00:00詹奕嘉
世界知識 2006年14期

從30年前唐山大地震后拒絕援助到三年前與國際社會積極合作共抗“非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一段真實的記憶。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來臨之際,對30年來中國與國際救災援助的關系進行簡要的梳理和分析,或許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認識30年來中國的變化、中國的開放歷程,乃至中國與外部世界關系發展的脈絡。

2003年春夏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非典”肆虐華夏大地。在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向中國伸出援手之時,中國政府不僅熱情接受國際援助,而且積極主動地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共抗“非典”。

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災難發生后,中國對受災國家和人民給予了及時、積極、真誠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宣布,向受災國提供價值2163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和現匯援助,不久后又追加5億元人民幣的救災款。這是中國政府及民間第一次對外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救災捐助。2005年8月,“卡特里娜”颶風導致美國新奧爾良地區損失慘重,中國政府向美國災區人民提供500萬美元救災援助。這是中國首次向發達國家提供救災援助。2005年10月巴基斯坦發生大地震后,中國政府迅速提供救災款物,并派出多批搜救、醫護人員赴巴地震災區參與國際救援。

今天,援助與被援助——這樣的國際救災活動在人們眼中是合情合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如果將史書翻回30年前,卻并非如此。在1949年以來的歷史上,我們曾以“既無內債,又無外債”而自豪.我們曾以“勒緊褲腰帶,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而驕傲。當世界發生了變化,我們也發生了變化時,這一切已成為歷史,漸漸離我們遠去,許多年輕人甚至不太清楚曾經有過那么一段往事……然而事實依然清晰地記錄在共和國微微泛黃的史冊中。這段歷史絕不是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因為她曾經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見證著共和國近30年來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歷史不應被輕易遺忘,因為我們都從昨天走來。

1967:唐山,這座上百萬人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整個世界感到了來自中國的沖擊波。當國際社會紛伸出援手時,中國卻說“不”……

熱,大地蒸騰著濕熱。此時被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已近尾聲,只是當時人們尚不知曉罷了。4月5日,在天安門發生的一切喚醒了人們心中蘊積已久的希望。酷暑驕陽下一切都在躁動,躁動中又潛伏著不安……

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仍在沉睡。

這座河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以占全國萬分之一的面積和千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百分之一的產值,擁有全國最大的煤礦——開灤礦,可謂中國國民經濟大廈最重要的支柱之一。然而,一秒鐘之后——

有如400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面16公里處的地殼中猛然爆炸!

唐山上空電閃雷鳴,大地上狂風呼嘯。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頃刻間被夷為平地。在地震中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可計算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以上,而用于救災和重建的投資幾乎無法計算。從唐山赴京的求救人員風馳電掣地趕到中南海,一見中央領導就哭著喊:“首長啊,唐山全平啦……100萬人,至少有80萬還被壓著吶!”在場的人都哭了……

整個華夏大地在劇烈震顫。

整個世界都感到了來自中國的沖擊波!

在表示震驚和遺憾的同時,世界各國紛紛主動表示了援助中國的意愿。

7月28日,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蓋茨原則上表示愿意提供中國人所希望提供的任何援助。

7月29日,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致電中國總理華國鋒,稱聯合國準備幫助災區人民克服這場自然災害的影響。英國外交大臣克羅斯蘭在下院宣布:在唐山發生強烈地震以后,英國已表示愿意向中國提供緊急援助和醫藥物資。

7月30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宮澤喜一外相的建議,將采取迅速發出救災物資的方針。外務省已動手準備發出藥品、衣物、帳篷等物品。宮澤外相還指示日本駐華大使孝川,要他向中國政府轉達:一俟中國方面做好接受的準備,就將發送。

地震過去了好幾天,中國卻還沒有向任何國家提出求援。敏銳的國際輿論似乎已經預料到了中國的反應:

7月30日,美國《新聞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通訊社報道人民的生命財產有很大損失。這使人幾乎不容懷疑,一定需要做出巨大的救災努力。中國決心自己解決它的問題。《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社論也指出:中國人希望盡可能地自力更生,這是他們的民族風格……

果不其然,在上述兩篇社論發表的同時,中國政府明確表示謝絕外援。

30日,中國外交部正式謝絕日本政府愿意提供援助的表示,并告知日本駐華大使:中國不接受外國包括日本在內的任何援助。日本共同社引述中國外交部的話說,中國人民正在毛澤東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抗震救災工作……中國人民決心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困難。

《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明確表達了中國政府拒絕國際救災援助的原因:“自力更生的救災努力說明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考驗的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說明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散發了這篇社論,這意味著中國委婉地謝絕了瓦爾德海姆提出的由聯合國提供援助的建議。

據前國防部長、時任北京軍區副政委、北京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成員的遲浩田將軍回憶,有位中央領導人率領中央慰問團到災區,說:“外國人想來中國,想給援助,我們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不著別人插手,用不著別人支援我們!”

這在今天看來是如此不可思議,在當時卻似乎顯得豪情萬丈。1976年,中國依然處于極左思潮泛濫成災的“文革”時代,當時許多人認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大國,別的國家發生災害,我們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援助他們;而我們自己受災,就要自力更生,戰勝災害,重建家園,向世界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證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在這樣一種社會和政治思潮之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無異于放棄自力更生的原則,乃至否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向西方示弱,

1980~1991:中國遭遇來得水災害,第一次謹慎向外傳達了愿意接受救災援助的信息。敏感外電立即指出:“這是30多年來中國政府首次要求國際援助!”“中國終于抓住援助之手來應付災害。”

事隔短短四年,人們的思想就起了變化。

1980年,中國遭遇“南澇北旱”災害,面臨嚴峻挑戰、這一年夏季,華北,東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區出現在較嚴重的伏旱,全國受旱面積3.92億畝,成災面積1.87億畝。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罕見的大旱。與此同時,南方的長江流域多處洪水滔天,僅湖北一省的洪災就淹沒農田4283萬畝,糧食減產31億公斤,棉花減產265萬擔。多個省份的數百萬受災群眾焦急地等待著救援物資的到來。

情勢逼人,外事部門首先意識到爭取國際救災援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10月,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民政部和外交部向國務院上報《關于接受聯合國救災署援助的請示》,提出“我們歡迎國際社會向我災區提供人道性質的援助”。國務院批準這一請示,并確定了如下方針:對聯合國救災署的援助可適當地爭取,可及時提供災情(包括組織報道),情況嚴重的亦可提出援助的要求。此項工作對外由外經貿部歸口,內部事宜由民政部歸口。

這一方針很快落到了實處。11月,中國政府告知聯合國,河北和湖北正分別遭遇嚴重的旱災和水災,數百萬民眾正處于饑荒之中,這一消息在當時的國內報道并不占有顯著位置,甚至被許多人所忽略。但外電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信息,并迅速做出評論。《泰晤士報》一語點破這一外交舉措的重大歷史意義:這是30多年來中國政府首次要求國際援助!還有國外輿論指出,“中國終于抓住援助之手來應付災害”,不再像以往那樣片面強調自力更生,不再認為接受援助就是承認自己無力承擔整個救災工作,不過,這些評論略有偏差怕。”聯合國救災署反映災情確實隱晦地表達了中國要求援助的意思,但中國還沒有主動,公開要求國際社會提供救災援助。

1981年3月,聯合國救災署考察團到湖北和河北進行調查。中國政府告訴考察團,河北已經連續兩年幾近滴水不降,遭遇38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而湖北則暴雨如注,1980年長江洪峰達到26年來的最高水位。為保證沿岸大城市武漢、南京等地的安全,許多地方不得不破堤泄洪,導致眾多村莊和大量良田成為水鄉澤國。

考察團官員發現,實際災情更為嚴重。他們估計河北和湖北至少需要價值七億美元的食品和其他援助物資。于是,聯合國救災署于3月23日呼吁世界各國為中國的災區提供七億美元的援助。

在聯合國救災署的呼吁下,20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向河北、湖北兩省捐贈了價值2000多萬美元的救災物資,其中包括歐洲經濟共同體提供的價值620萬美元的食品、奶粉和食用油。

同時,國外輿論指出,中國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依然顯得保守。中國似乎仍在強調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則,并有意壓低受災程度和國際援助的重要性,而且限制了求援范圍,只希望聯合國救災署向災難最為嚴重的湖北和河北提供援助。事實上,遭遇旱災影響的至少還有以下六個省區:遼寧、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和內蒙古,而安徽遭到的洪災也不比湖北輕多少。此外,中國求援的渠道也十分單一,各國和國際組織給中國的救災物資都必須通過聯合國救災署,

在這一時期,中國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顯得非常被動,雖然中國愿意告知外界自己的受災情況.也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援助,但并沒有主動要求國際救災援助。同樣是在1981年,1月24日四川省道孚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發生6.9級地震,高寒地區的災民急需援助。據中國紅十字會聯絡部部長王小華回憶:“當時的國際紅十字聯合會主動電傳中國,問是否需要援助,需要什么援助。因為是第一次,我們只提出要十幾頂帳篷,這是我們第一次接受自然災害方面的援助,還是別人主動問起來,我們才接受。”

不過.相比唐山大地震后堅決拒絕援助的態度而言,1980~1981年中國對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完全拒絕走向有限、被動地接受,已經體現出中國的巨大進步。這一轉變充分說明,中國已經開始考慮國際合作問題和援助帶來的實際利益問題,政治激情和精神力量已經不是影響對外援政策的主要因素了。人們開始明白:自然災害是一種自然現象,與社會制度無關。中國不能只盡義務不要權利,應該享有接受援助的權利。

現在看,這一步盡管幅度不大,而且此后還出現過猶豫反復,但它畢竟奠定了改革開放后中國對國際救災援助政策的大方向。

1987~1988:本已開啟的受援之門似乎又趨關閉,受援立場出現反復。大興安嶺山火“燒掉”了我們對國際救災援助的最后一顧慮,中國第一次主動向國際社會提出受援請求。

1981年秋,長江上游發生大水災,四川138個縣受災。此時中國又緊縮了接收國際救災援助的口徑,將接受救災外援的方針改變為:不主動提出和要求援助,對方主動提供援助又不附加先決條件,可以接受;災情由新華社適當報道,所提供資料以新華社公開報道為準。相比早些時候接受聯合國救災署和國際紅十字會的救災援助,這一政策減少了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可能性和規模。因此,從1981年底到1987年夏,中國接受救災外援的丁作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本已開放的受援之門,似乎又出現了關閉的趨向。

然而,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畢竟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國遭遇天災,不僅意味著這個國家的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侵害,而且會對國際經濟發展有所影響。故國際救災援助不僅有助于消弭受災國的自然災害和重建家園,而且使其他國家(特別是與受災國有經濟聯系的國家)的經濟發展間接受益。因此,盡管中國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立場有所反復,但國際社會基于人道主義和經濟發展的考慮,仍然多次積極主動地向中國伸出援手。聯合國救災署多次要求同中國交流災害和救災了作情報,并表示愿意在救災援助方面給予合作。與此同時,中國每遇較大災害,一些友好國家也通過中國駐外使館洶問災情和了解中國對接受救災援助的意向。在這些交往中,中國往往顯得非常被動。直到1987年,震驚中外的大興安嶺火災使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北麓漠河境內林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大火從5月6日起燃燒,到6月4日全部撲滅,歷時整整一個月,著火面積101萬公頃。大火燒毀了3個林業局址、9處林場、4個半貯木場,燒毀存材95.5萬立方米、設備2488臺、糧食650萬公斤、橋涵67座、鐵路9.2公里、通訊線路483公里、房屋61.4萬平方米,5萬多人無家可歸,200多人死亡,200多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人民幣,大興安嶺森林資源的1/19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這場大火改變了大興安嶺森林面積居中國之首的歷史地位,成為建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特大災難。

面對災情,中國紅十字會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受援請求,中國政府不僅主動要求和接受援助,而且成立了統籌國外援助工作小組統一領導接收捐贈工作。國際社會對大興安嶺火災給予很大關注。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發來了慰問電,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捐贈救災資金、器材,藥品和食品。

向災區捐贈的國際組織和國家包括:聯邦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新西蘭、澳大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美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救災協調專員辦事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共同體委員會。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美國、日本、瑞典、挪威、英國、芬蘭、意大利、蘇聯、法國等國家的紅十字會,一些駐華使館、外國企業駐京辦事處,外國專家等都提供了物資和資金援助。據統計,國際社會共援助大興安嶺生產工具7995臺(件)、藥品13630箱(盒)、食品584544件(箱)、生活用品59362箱(件),現金702903.79美元。截至1987年年底,國際救災援助總物資折合現金4134408美元(不包括援助在途物資)。

在大興安嶺火災中,中國政府不僅改變了以往對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而且拓寬了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渠道,從過去單一接受聯合國救災署和國際紅十字會的援助,到接受來自國家,國際組織乃至個人的救災援助。借此機會,外經貿部、民政部和外交部于1987年5月13日向國務院提交《關于調整國際救災援助方針問題的請示》,建議調整接受國際救災外援的方針。1987年6月,國務院批準了該請示。新方針主要有以下兩個新特點:

第一,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更加積極主動。新政策明確規定,遇重大災情時,可通過聯合國救災署向國際社會提出救災援助的要求;遇局部災情,如有關國際組織和友好國家主動詢問,可表示接受救災援助的意向;外國民間組織和國際友人、愛國華僑主動提供捐贈,一般可接受;婉拒教會組織的救濟。

第二,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更加規范化,確定了不同的單位、部門在接受國際救災援助中的不同職責。外經貿部負責接受聯合國系統各機構,其他國際組織和友好國家政府的救災援助;民政部負責辦理提供災情資料、組織宣傳報道和資金物資的接收、分配,其中屬于來自國際和友好國家紅會、婦女等組織援助的款物,或與紅會,婦聯有關的國外民間組織的救災捐贈由紅會、婦聯分別接收和分配。對除上述情況以外的國外民間組織和個人的救災捐贈,由民政部通過外交途徑直接對外聯系交涉和接收分配。

為了進一步規范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1988年8月3日,民政部、外經貿部和外交部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在接受國際救災援助中分情況表明態度的請示》,建議面對不同程度的災情時,對國際救災援助采取不同的態度。1988年9月8日,國務院批準這一請示,明確規定了中國政府會根據受災程度采取以下三種對救災外援的態度:第一,省范圍內一次性災害倒房5萬間以上,或農作物失收面積500萬畝以上,或發生6級以上地震,應及時通報災情,有主動援助者可接受;第二,省范圍內一次性災害倒房10萬間以上,或農作物失收面積1000萬畝以上,或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及時通報災情并表示準備接受外援的意愿,列出急需救災物資的種類,但不提出呼吁;第三,省范圍內一次性災害倒房30萬間以上,或農作物失收面積1500萬畝以上、或發生7.5級以上強烈地震,及時通報災情并公開呼吁請求國際援助,有機會的話還可向聯合國有關組織提出抗災救災的項目,申請專項援助。

這一規定出臺僅僅1個月又29天,即1988年11月6日,云南瀾滄縣境內和耿馬縣與滄源縣交界處分別發生7.6級和7.2級地震。瀾滄、耿馬和論源三縣的十幾個鄉鎮受災最重,共死亡738人,重傷3491人,輕傷977人,房屋倒塌41.2萬間,嚴重損壞70.4萬間:地震造成地裂縫,山體滑坡、滑塌和土地液化。

云南省人民政府迅速成立云南省抗震救災接受國際援助小組,辦理接受國際上援助地震災區的有關事宜、該小組先后收到日本,聯邦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瑞士等10多個國家的政府、團體、個人向災區捐助的1500萬美元的外匯捐款及藥品、食物、車輛、醫藥器械、棉毯、帳篷等物資。

1991-1998:1991年的華東水災徹底改變7中國以往的思維定式,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吁國際社會的救助。從被動到主動,從單一到多元,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一步步走向規范與完善。

1991年,中國又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上半年,特別是五六月份開始,中國已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水災,五個省,自治區發生嚴重旱災,災害最重、損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襲的安徽和江蘇兩省,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全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近70%,因災死亡26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30多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近70億元人民幣。江蘇全省受災人口達42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62%,因災死亡16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00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90億元人民幣,200萬無家可歸的災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臨時住棚。

各國駐華使館從中國的媒體上看到了水災情況,紛紛打電話到外交部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于是.外交部將及時呼吁國際援助的建議轉到民政部。7月5日。民政部綜合了外交合的意見,將“以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名義向國際社會發出緊急呼吁”的報告送到國務院-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果斷作出廠向國際社會呼吁緊急救災援助的重大決策。民政部隨即會同有關部門,就救災捐贈的爭取:接收、管理、分配、使用和境外人員、飛機、輪船入境等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辦法。

7月真真日,“救災緊急呼吁”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首都大酒店會議廳召殲,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陳虹在新聞發布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災情,并代表中國政府呼吁國際社會提供救災援助。

近30年中國接受救災外援情況

1980年夏季,華北、東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區出現了較嚴重的伏旱,全國受早3.92億畝。與此同時,南方的長江流域多處洪水滔天。僅湖北一省就淹沒農田4283萬畝。數百萬群眾受災。在聯合國救災暑的呼吁下,20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向中國捐贈了價值2000多萬美元的救災物資、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這場大欠是建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特大災難?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捐贈救災資金、器材、藥品和食品。據統計,截至1987年年底,國際救災援助總物資折合現金4134408美元(不包括援助在途物資)。

1988年1月6日,云南瀾滄縣境內和耿馬縣與論源縣交界處分別發生7.6級和7.2級地震。地震造成地裂縫,山體滑坡、滑塌和土地液化。云南省先后收到日本、聯邦德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的政府、團體、個人向災區捐助的1500萬美元的外匯捐款及藥品、食物、車輛、醫藥器械、帳篷等物資。

1991年上半年,中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水災,五個省、自治區發生嚴重旱災。災情最重的是安徽和江蘇兩省。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日,中國共接受境內外捐款物合23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家正常年份災民生活救濟費的2.3倍。

1998年夏李,長江經歷了自1954年以禾最大的洪水。加上東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濫,共有29個省、市、自治區遭受災害,受災人數上億,經濟損失達1600多億元人民幣。中國從港澳臺地區、美國、日本、法國、泰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獲得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援助。

2003年春夏之交,中國發生”非典”疫情,一些國際機構和外國政府紛紛提供無償援助。據商務部統計,截至6月初,中國已累計接受國際機構和外國政府的各類無償援助金額(含承諾金額)約3802萬美元。

陳虹說,由于災害造成的損失大、范圍廣,目前仍有200萬人無家可歸,并已有災民患腸道疾病和瘧疾等,大量的公路、橋梁等設施急需修復。完成上述救災任務需要兩億多美元和各種物資器材。陳虹代表中國政府,緊急呼吁聯合國有關機構、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各有關方面,向中國安徽,江蘇兩省災區提供人道主義的救災援助。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吁國際社會援助中國抗災!

“血濃于水”,同屬炎黃子孫的港澳臺同胞首先行動了起來。就在陳虹向國際社會發出呼吁的第二天,香港當局撥款5000萬港元賑助華東災區,全港隨即掀起捐贈救助華東水災的熱潮。據有關方面統計,到7月23日,短短十天功夫,香港的賑災籌款總額已達到4.7億多港元。與此同時,臺灣對華東災區的捐贈也超過了300萬美元。澳門的捐贈也超過了2000萬澳幣:聯合國先后收到的捐贈,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荷蘭、德國、新西蘭等的捐贈,總額也達到5000多萬人民幣。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國共接受境內外捐款物合23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家正常年份災民生活救濟費的2.3倍,其中近四成來自港澳臺地區和海外華人。

1993年6月25日,日寸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在給“中國災害管理國際會議”的賀信中寫道:“近十年來,每當中國發生較大的自然災害時,特別是1991年發生嚴重水災時,國際社會給予了人道主義的援助,支持災區的緊急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國際社會同中國防災方面的合作也有了良好的開端。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想1976年唐山地震時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今天中國發生的變化之大,已經無需用任何語言來形容了。1991年華東水災之后,中國每逢巨災大難,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沒有任何爭議,上世紀90年代的另一場舉世皆知的洪災——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和松花江嫩江洪災肆虐的時候,中國尋求國際救災援助已經不是新聞了。

在唐山大地震后不到20年的時間里,中國不僅完全改變了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原則和立場,而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善廠接受和請求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形成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二個方面:

第一,中國對待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從被動到主動。1981年中國首次接受國際救災援助時,并沒有主動向國際社會呼吁求援,只是向聯合國救災署通報了災情,可謂“猶抱琵琶半遮面”。1987年,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變得積極主動起來,明確了遇重大災情可以通過聯合國救災署向國際社會提出救災援助的要求,遇局部災情而有關國際組織和友好國家主動詢問,也可以表示接受救災援助的意向。1991年,中國不再通過聯合國救災署向國際社會求援,而是直接向國際社會發出呼吁,確立了此后遇災主動尋求國際救災援助的態度。

第二、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渠道從單一到多元。1981年,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渠道比較單一,國際援助物資基本上都要通過聯合國救災署或者國際紅十字會才能進入中國。1987年,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渠道已經十分廣泛,可以直接從國際組織、國家、國際非政府組織乃至個人獲得援助。隨著時間的推移,向中國提供國際救災援助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也不斷增加。

第三,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操作手段逐漸規范化、1981年,中國尚沒有任何有關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法規和相關規定,在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的過程中,中國逐漸明確了相關部門在爭取和接受國際救災援助中的職責和義務,逐漸明確了對待不同程度災情應采取的不同求援措施。解決這些細節上的問題,使中國對國際救災援助的政策更為規范與完善。

今天,每每論及國際問題,我們聽得最多的、各大媒體不厭其煩重復的一個詞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經常指的是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貿易全球化乃至文化全球化,而實際上救災行動也具有鮮明的全球化色彩。災害影響的跨國性。防災減災技術突破的跨國性、救援行動的互補性和合作性,救災主體的國際性,都說明國際救災行動是全球化進程的一部分。

回顧30年來中國與國際救災援助的關系歷程,會使我們對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有更深刻的體會。30年前的歷史條件、政治氛圍、國際環境和人們的觀念都不可能讓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當自力更生被人為提高到極至的時候,閉關鎖國實際上已悄然而至。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逐步解放,觀念一天天發生變化。我們發現,接受國際救災援助實際上既有利于國內救災和重建,也有利于中國的國際形象。

從國內角度看,國際救災援助不僅是國際社會人道主義的體現,更是抵御災害、減輕損失的需

1996年麗江地震

我國建筑學界的泰斗劉敦楨教授認為:“(云南) 省內中流住宅,以麗江縣附近者,最為美觀而富變化……優存唐、宋貴風。“麗江”家家臨溪,戶戶垂柳,使人聯想到“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典虐境。如果臨窗品茗,遠眺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還會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閑適散淡。然而,麗江古城名揚海外還和一場地震有關。

1996年2月3日19時14分,云南麗江地區發生7級地震,追成嚴重破壞和損失。受災鄉鎮51個,受災人口達107.5萬,重災民30多萬.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40多億元人民幣;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麗江納西族自治州納西縣的民族風貌和人文景觀也受到地震的破壞。

云南省通過外交區和中國紅十字會向國際社會發出“歡迎一切人道主義援助的信息”,得到世界各國政府:民間機構:企業、知名人士及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的關心和鼎力相助。一星期內,云南省就收到了國內外捐贈款人民幣1.14億元、港元1.02億、美元70萬、日元1.003億、馬克500萬。

麗江主動積極爭取國際救災援助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碩果。麗江因地震而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獲得了國內外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援助,在大災大難后得到大機遇和大發展。震后當地政府引用恢復重達之機,把恢復重建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整治工作結合起來,對古城進行了全面的修復與整治。1997年12月,麗江古城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從而使麗江古城成為中國首批古城類型的世界文化遺產,“高原姑蘇”自此名揚海外。要,接受國際救災援助可以有效幫助受災地區抗災和重建。多一份援助,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災民少一份饑寒之苦;多一份救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傷病員能得到及時救治;多一份援手,就意味著有更多受到威脅的生命得以延續……從國際角度看,中國接受國際救災援助,既表明中國重視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借助一切力量減輕災害對民眾利益的損害,也表明中國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融入國際社會的開放姿態。

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積極主動爭取和接受國際救災援助并不等于完全放棄自力更生的原則,相對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而言,國際救災援助畢竟是有限的,比如1991年華東水災時,就有外國分析家指出,安徽重建家園至少需要9億美元,而當時安徽接受的國際援助還不到5千萬美元。今天,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基本出發點。當那個年代已成為歷史,我們也必須賦予“自力更生”新的內涵——她蘊含的是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但與接受外援并不矛盾。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之上,我們完全可以爭取和接受國際社會的援助。

行文至此,筆者不禁掩卷沉思:匆匆30年光陰流逝,不經意間,我們的祖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啊!這首先是思想觀念的徹底轉變。正是有了這種轉變,我們才可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也開始重新認識世界。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在外遇到急難,受到一位過路老者的救助。事后年輕人感激地說:“我該怎樣謝謝您?”老者微笑著回答:“不用謝我,小伙子,以后你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幫人家就行了。”國際救災援助和被援助的關系是否亦同此理呢?我們可以列舉出一大堆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其中最大的成就可能莫過于一個大寫的“人”字正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樹立起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和“和諧社會”的觀念今天已深入人心。盡管我們為這個僅有一撇一捺的簡單漢字歷經磨難,付出了非常昂貴的代價,但當我們真正理解了“人”的深刻含義,把“人”放在第一位的時候,過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中國將因此擁有充滿希望的明天,而世界也會因中國的改變而更加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欧美啪啪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性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91亚瑟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三级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一二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在线观看99| 干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激情亚洲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亚洲综合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性欧美在线|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AV无码一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夜夜拍夜夜爽|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区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专区| 看看一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