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語交際中,善于抓住最佳交談時機,或者說,決不放過應(yīng)該談話的機會,這是保證言談成功的一個重要技巧。
一天,阿凡提到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愛好音樂,他拿出各種樂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給阿凡提欣賞。中午早過了,阿凡提餓得難受,那位朋友還在沒完沒了地撥弄樂器,并問道:“阿凡提,世界上什么聲音最好聽?”阿凡提回答說:“朋友,這會兒,世界上什么聲音都比不上飯勺刮著鍋的聲音好聽呀!”
阿凡提早就想提出“共進午餐”的請求了,不過,如果他說“我肚子都快餓扁了,你沒完沒了地撥弄著樂器干什么?”那又顯得太不得體了,他趁對方提出“世界上什么聲音最好聽”這一問題時及時接過話題,抓住“聲音”這個中介詞,臨時用“飯勺刮著鍋的聲音”與音樂家的樂曲聲作對比,其實是以此暗示對方該招待客人吃飯了。這樣轉(zhuǎn)折自然,表達得含蓄幽默,在不傷對方自尊心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機智幽默享有盛名。有一次,他到某地旅店投宿,人家告訴他此地的蚊子特別厲害。他在服務(wù)臺登記房間時,一只蚊子正好飛來。馬克·吐溫對服務(wù)員說:“早聽說貴地蚊子十分聰明,果如其然,它竟會預(yù)先來看我登記的房間號碼,以便及時對號光臨,飽餐一頓。”服務(wù)員聽了不禁大笑。結(jié)果這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很好,因為服務(wù)員也記住了房間號碼,提前進房做好滅蚊的準備工作。
可以設(shè)想,如果馬克·吐溫生硬地要求服務(wù)員把住房的蚊子趕盡殺絕,這對于以蚊子厲害著稱的旅店來說,恐怕只能是徒勞的。馬克·吐溫的聰明之處在于他面對飛來的蚊子不但不怒形于色,反而切情切境,借贊嘆蚊子聰明有預(yù)見之際,含蓄地提出了自己要求服務(wù)員滅蚊的請求。由于他的話充滿了幽默與友善,服務(wù)員在忍俊不禁之際,隱約地感到了自己工作失職與對方友好寬容的巨大反差,從而滿足了他的要求。
向人提出請求,要選擇時機,像上面兩個例子,切情切境,抓住事跡旁敲側(cè)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選自《口語技巧訓(xùn)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