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最低工資制度
最低工資制度是勞動力市場上的一種規制措施,其意義就是政府通過行政規定的方式,使所有勞動者的工資都高于某一個工資水平。一些發達國家較早開始實施該制度,例如,美國聯邦政府在1938年通過的《公平勞動標準法案》中就開始引入了最低工資制度。最低工資制度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勞動力市場上一個頗受爭議的制度,尤其是在理論界,爭論也莫衷一是。近年來,中國部分城市也紛紛開始實行最低工資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也在2004年4月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中強調加大對最低工資制度執行和監督的力度。如何根據中國勞動力市場發育的現狀,結合中國的資源稟賦特點和經濟發展階段,確定合理的最低工資水平,并正確認識和評估最低工資制度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對于保護勞動者利益、擴大就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最低工資制度剛剛誕生的時候,理論界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基本上持消極的態度。大家普遍認為,最低工資雖然提高了部分低工資崗位的勞動者的工資水平,但是,由于它是通過政府命令的方式人為設定的,而且是高于市場水平的工資率,因此,企業可能因此少雇傭一部分勞動力。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最低工資制度被嚴格地執行,那么它在保護了一部分勞動者的同時,也使一部分愿意工作的勞動者失去了工作崗位。近年來,一些經濟學家通過對發達國家一些實際例證的觀察與分析,得出最低工資并不影響就業的論斷。這也使得支持推行最低工資制度的力量進一步加強。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資源稟賦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從總體上看,歐美國家屬于資本豐富、勞動力相對短缺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供給曲線相對缺乏彈性,工資變動所產生的就業效果也不明顯,自然很難觀察其產生的影響。而中國則不然,由于勞動力資源豐富,每一個工資水平所對應的就業數量都非常多。所以,在中國就業數量對工資的變化也更加敏感。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照搬歐美國家的理論或方法,可能會在勞動力市場上產生一些不良的后果。
制定最低工資水平依據什么
最低工資的水平到底設置在多少,也是一個廣受爭論的話題。對于中國來說,這個問題的難度尤其大。首先,我們缺乏規范的工資統計資料,難以把握市場真實的工資水平。由于目前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人員既包括在傳統勞動統計體系中的“單位就業”人員,也包括以農民工為主體的非正規就業人員。他們的工資差異往往很大,如果缺乏全面的就業和工資統計往往很難確定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其次,中國的地域廣大,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不僅巨大,而且在不斷增加。因此,最低工資不能實行全國統一的水平,必須照顧各地在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上的差異,這其中同樣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另外,工作崗位的性質、行業不同,也會導致工資水平的差異。在實際操作中,以某個行業(如制造業)的工資水平為依據,不僅可以控制行業差異的影響,也會降低確立最低工資水平的工作難度。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對這些基礎性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前,輕易地作出我國目前最低工資水平高或低的判斷,都是非常草率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最低工資水平的設置不能脫離經濟發展階段和國情國力。根據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比較各個國家最低工資水平(用年最低工資和人均GDP的比例來反映)和經濟發展水平(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之間的關系。在世界銀行的數據庫中沒有中國的最低工資的信息。我們收集了中國部分城市近年來最低工資資料,在這部分資料中,2003年有118個城市實行了最低工資制度,各城市平均的年最低工資為5112元,占當年中國人均GDP水平(按人民幣當年價格計算)的62%。我們把中國的資料加入世界銀行的數據庫中,發現最低工資占GDP的比重,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經歷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過程。如果這種關系有內在的合理性的話,那么很顯然,中國的情形偏離了世界其他國家所表現出的一般規律性: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3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水平為4500美元左右(世界銀行的資料),對應的年最低工資占人均GDP比例應該在0.2左右(位于U型曲線的底部),但實際值為0.62。
最低工資制度要和其他規制措施相統籌
最后,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最低工資制度只是勞動力市場規制措施的一種,要和其他規制措施相統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個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國家,勞動力市場規制的內容涉及諸多方面。而每一項規制的實施,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都要付出大量的行政資源。因此,在行政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確立勞動力市場管理和規制,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行政資源的有效手段。相對于目前勞動力市場上出現的很多問題而言,最低工資方面的規制在目前可能并不是我國勞動力市場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其他一些破壞勞動力市場競爭性的行為,例如惡意欠薪、勞動安全等行為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不僅更嚴重地損害了勞動者的利益,也損害了勞動力市場的有序競爭。所以,集中行政資源維護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性,是政府在管理勞動力市場時應該注意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