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風生水起
在國家改革整體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大背景下,7月1日,我國公務員開始實行新的工資制度。黨中央、國務院在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同時,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完善機關工人工資制度,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水平。這是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歷的第四次大的工資制度改革。
關鍵詞:公務員工資向基層傾斜
推進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重在建立公務員工資分配新機制和一個好的制度框架,為今后繼續深化改革奠定基礎。此次工資制度改革通過簡化工資結構、增設級別、增強級別功能、完善工資調整辦法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工資的激勵作用,促進公務員隊伍建設。適當向基層傾斜,將職務和級別的晉升分別獨立進行,公務員的12個職務層次不變,將公務員級別從15級擴大到27級,重點增加了縣以下基層公務員所對應的級別數量,公務員將可以根據工作年限以及個人績效獲得級別的晉升。
關鍵詞:構建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體系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將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使工作人員的收入與其崗位職責、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相聯系。崗位績效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其中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實行“一崗一薪、崗變薪變”,“一級一薪、定期升級”。
除了公務員的工資制度改革之外,國家還加大了對具有壟斷性質的國有企業的收入分配水平的監控以及注意提高城市低保人員的生活水平等其他方面的問題。
《審計署聘請外部人員參與審計工作管理辦法》
國家審計可借助外腦
7月10日,審計署發布《審計署聘請外部人員參與審計工作管理辦法》明確,遇有審計力量不足、相關專業知識受到限制等情形時,審計機關可以從社會中介機構和其他專業機構聘請或者直接聘請外部人員參與審計(含專項審計調查)工作。
關鍵詞:外部人員可參與審計
《辦法》規定,審計署可聘請外部人員參與下列審計:國家建設項目審計;企業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損益及其主要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財務收支及其主要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國際貸援款項目審計;其他適宜聘請外部人員參與的審計。受聘人員在審計實施中享有《審計法》規定的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檢查和調查取證等相關權限。
目前,審計機關面臨的難題主要是審計力量不足,對任何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開展專項審計,單靠臨時培訓作用有限,一旦有外部力量的參與,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家審計力量的不足。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
減少危害 以人為本
7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這是繼去年4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后,國務院下發的又一個重要指導文件。
《意見》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各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軍地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關鍵詞:處置善后以人為本
《意見》明確指出,應急處置的善后工作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單位或直接受其影響的單位要根據預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并按規定及時報告。事發地人民政府負有統一組織領導應急處置工作的職責,要積極調動有關救援隊伍和力量開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災害事件,并做好受影響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現場環境評估工作。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每年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20萬。當前,改革和發展處于關鍵時期,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時有發生,但應急管理工作基礎仍然比較薄弱,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意見》強調要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為重點,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并將落實情況納入干部政績考核的內容,抓好落實。
《地籍管理“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推動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國土資源部近日公布《地籍管理“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2006—2010年間,國土資源部將研究制定系列法規,明確各種性質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及相關內容,全面建立土地權利體系。
關鍵詞:建立健全土地產權管理法律體系
《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將建立健全土地產權管理法律體系,推動建立統一機構、統一程序、統一效力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從城鄉不動產分別登記向不動產統一登記的過渡。
目前,我國土地權利制度建設非常薄弱,沒有專門的土地權利法,有關土地權利的規定,散見于《憲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以及若干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之中。當前存在的非法侵占農民集體土地搞建設、侵吞農民征地補償費等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農民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資格還沒有在法律上得到確認,土地統一登記存在法律上的障礙,土地權利體系有待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央企非主業投資將受嚴控
7月6日,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對中央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產權收購和長期股權投資作出明確規定,這是國資委首部規范中央企業投資的規章。旨在規范央企的投資活動,推進國有經濟布局與結構的調整,促使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關鍵詞:規范央企投資
《辦法》規定,企業必須制定并執行投資決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并報國資委備案,國資委對企業投資活動實行分類監督管理。央企投資規模應該與企業資產經營規模、資產負債水平和實際籌資能力相適應,預期投資收益應不低于國內同行業同期平均水平,非主業投資應該符合企業調整、改革方向,不影響主業發展。央企非主業投資將受到嚴控,未建立規范董事會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資委將對非主業投資項目實行審核。
目前國資委管理166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0.6萬億元。少部分企業非主業投資比重偏大,存在盲目多元化投資問題,投資管理上漏洞和隱患較多,亟待加強監管。《辦法》具體規定了企業對重大投資事項應當及時向國資委報告的范圍。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搶險
7月12日,教育部發布由國家十部委領導共同簽發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以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維護中小學、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9月1日起施行。
關鍵詞:讓學生遠離危險
《辦法》規定,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搶險等應當由專業人員或者成人從事的活動,不得組織學生參與制作煙花爆竹、有毒化學品等具有危險性的活動。未成年人普遍缺乏對危險的充分預見能力,不提倡未成年人見義勇為,引導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已逐漸成為社會的共識。《辦法》同時指出,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活動。
《“十一五”商務發展規劃綱要》
商務部力推“中國創造”
商務部《“十一五”商務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培育自主品牌發展的目標:到2010年,自主知名品牌的國內市場份額顯著提高;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超過20%;形成10個以上進入世界品牌500強的自主品牌。
關鍵詞:多項措施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
商務部今后將采取三方面具體措施促進中國自主品牌建設工作,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在全國推出一批自主品牌先進典型,帶動品牌建設工作全面展開,以市場的認知和消費者的意志為主要標準進行品牌的全面評估和優秀品牌的推選。二是安排專項資金,商務部將與財政部協商,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名牌企業參加知名展會、在目標市場投放廣告、設立營銷機構、售后服務體系以及拓展營銷渠道。在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對名牌企業開發設計新產品以及在海外注冊商標和專利,給予支持。三是為名牌企業在國外投資建立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提供便利。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并不多,出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強,培育和創新自主品牌,為企業創造良好的自主品牌氛圍,增強全民品牌意識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