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愛國的英雄主義、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開放兼容的胸襟氣量、豪爽幽默的樂觀性格,就是重慶3000年歷史文化積淀而成的人文精神的主要內容——
《易·賁》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認真總結重慶的人文精神,對于當代重慶人的革物致知,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茲從歷史的角度略加闡述。
忠勇愛國的英雄主義
史書記載,在周武王伐紂中,“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漢初,板凳蠻巴人又助劉邦暗度陳倉,還定三秦。巴國后期,巴蔓子為存國土而刎頸;東漢巴郡太守嚴顏被俘寧死不屈,聲稱:“我郡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因二人皆臨江人,唐太宗為表彰忠勇特改升臨江為忠州。南宋合川釣魚城在抗元戰爭中,歷36年而未破,成為世界防御戰史的奇跡,而川東尚有涪陵三臺寨、南川龍巖城、忠縣皇化城、萬州天子城、云陽磐石城、巫山天賜城等山寨,同樣在抗元戰爭中英勇頑強。明末石柱總兵秦良玉兩次率兵赴山海關抗清,又平奢崇明叛亂,解成都之圍,克重慶擒斬叛將樊龍,被郭沫若譽為“石柱擎天一女豪,提兵絕塵事征遼”。明代重慶籍人就出了11個兵部尚書、4個兵部侍郎。清代秀山人楊芳平準葛爾叛亂封果勇侯,永川人黃開基在臺灣擊敗英艦阿納號,涪陵人徐邦道在甲午戰中浴血奮戰,云陽人程德全在黑龍江為疏難民,以身堵俄軍炮口。鄒容撰《革命軍》首倡推翻帝制,建立平等、自由、獨立、民主的中華共和國,為辛亥革命制造了強大的輿論攻勢;重慶又最先響應辛亥革命,成立軍政府。在現代,重慶出了劉伯承、聶榮臻兩帥,趙世炎、楊闇公等早期中共領導人和萬濤、彭詠梧、江竹筠、陳然等大批烈士。這一切構成了重慶忠勇愛國的英雄主義的一條歷史紅線。
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大禹娶凃山氏第四天即離家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廩君不顧鹽水女神的挽留溯江西上而開創巴國;寡婦清開丹砂礦而成巨富,秦始皇“敬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漢初云陽人扶嘉父女掘白兔等9口鹽井,開創了中國最早的鹽場;西晉巴人李特、李雄率流民起義,黔江人范長生資助糧餉攻占成都,建立了成漢基業數十年;北宋涪陵人譙定為程頤鑿點易洞,開創了川東最早的鉤深書院;南宋大足人趙鳳智用70年心血開鑿了寶頂山等石刻萬尊;清康熙年間伍宏憲在道門口開“伍舒芳膏”藥店,從免費濟人到收半費到定價收費,成為數百年著名藥店;清末湯志長在東陽鎮明家溪建橋,毀身鎖骨募捐,終于建成了民心石拱橋;清光緒年間宋育人創《渝報》,為四川創報之始,1904年江津人卞小吾變賣祖傳家業首創《重慶日報》;合川人張森楷創辦省蠶桑公社,開辦絲廠;汪云松創辦重慶留法預備學校,培養了鄧小平、聶榮臻等赴法留學生,還創辦了重慶孤兒院和貧民教養工廠;巴縣人沈懋德聯絡名流倡辦重慶大學;盧作孚白手起家創辦民生公司,組建天府煤礦,創建三峽織布廠、中國西部科學院,開辟了北溫泉公園等;胡子昂創建華興機器廠、華聯鋼鐵廠、華西豬鬃廠、華康錢莊等;汪代璽在南山汪山首創重慶旅游業,創辦了四川旅行社;夏云瑚創辦國泰大劇院和長江影片公司。至于非重慶籍人在重慶創辦實業亦多,如桐油大王李銳、味精大王吳蘊如、鉛筆大王吳羹美、豬鬃大王古耕虞等等,不勝枚舉。
開放兼容的胸襟氣量
巴蜀地區古今七次外來移民,成為歷史上海納百川的移民淵藪,促進了民族、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融合,也證明了重慶人歷來就具有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胸襟氣量。
秦統一中國,以六國貴族萬家遷巴蜀。東漢末中原戰亂,南陽、三輔數萬人遷巴蜀。西晉元康年間,秦隴六郡獠、氐流民萬家逃荒入川。北宋靖康之難,徽宗、欽宗被俘,中原難民入川約200多萬。元末明初,大夏國和明朝組織湖廣、陜西等地移民數十萬入川。清代湖廣填四川,約115萬。抗戰陪都時期,東南工廠三四百家遷重慶,大專院校、政府官員、名流賢達等共80多萬人遷重慶。建國后的“三線”建設,北方、東南很多大型兵工廠遷往川東。
豪爽幽默的樂觀性格
《華陽國志》說巴郡“其民質直好義,土風敦厚”,又說“江州以東,濱江山險……姿態敦重;墊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輕疾”。
我們從武王伐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就可以想象巴人那種威武雄壯、排山倒海的氣勢。司馬相如《子虛賦》形容巴渝等舞“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振動,山谷為之蕩波”。左思《蜀都賦》稱巴人“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奮之則賨旅,玩之則渝舞”。重慶人的剛悍尚武、樂觀豪爽,于此可證。
再從飲食風尚看,重慶人喜歡吃“麻辣燙”的火鍋,也招待客人吃,熱騰騰圍一爐,“海陸空”一鍋煮,猜拳行令,眉飛色舞,海量豪飲,敞開肺腑,從中也反映出重慶人的豪爽熱情性格。
再從近代以來川江號子的雄壯激昂,滑桿號子的俏皮幽默,還有薅秧歌、挑夫謠及各種情歌、山歌等看,莫不既豪邁奔放又樂觀幽默。
至于現代重慶人的性格,從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看出與成都人迥異。?笊(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