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了,幽香的茶葉又要陪咱們一起消夏了。
自然,每每品茶,也就想起了各種各樣的奇妙的茶,尤其是“琴魚茶”。
茶而名魚,為何?是不是緣于詩人杜撰?
不!它的確是魚!
那么,琴魚茶何樣?
據有關資料稱:在安徽涇縣的琴溪中,生活著一種琴魚,它長不盈寸,卻天生麗質白亮剔透,山里人把它捕來后,必須爭分奪秒連夜加工,這才能制成“琴魚茶”,而一旦過了夜,那琴魚就會味道大變!
筆者有幸,上大學時恰好有個來自皖南的同學,曾從家鄉帶來過琴魚茶給我們看——外觀的確是“茶”,典型的茶褐色,外形卷曲,長短一致。再聞聞,道地的“茶”味,淡淡的,雅雅的,能使人想起青翠的遠山。尤其有趣的是“喝”琴魚茶——務必要用透明的玻璃杯,務必要分兩次將開水徐徐倒入,不一會兒,那杯中的“茶葉”也就變成了小魚,且搖頭擺尾,在微波蕩漾中游來游去,其狀態悠然,與活魚絕無二致。于是,喝者立即入迷了,并驚嘆于這大自然的神奇的造化,等到再過一會兒,便已是茶香撲鼻:喝一口嘗嘗,啊!清香滿口!再細細品味,啊!悠然如仙!
我的那位同窗還告訴我,由于琴魚茶極其獨特難得,當年曾作為貢品給皇上,而今平民百姓憑什么不能喝一回過把癮?于是,就這么喝著,品著,也便品出一派青山,滿目陽光,滿屋笑聲。
啊!咱也當了回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