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希特勒出動了150萬以上的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
一天黃昏前,一隊荷槍實彈的德國兵在赫斯上尉的率領下,突然包圍了一個農莊。他們氣勢洶洶地挨家挨戶搜查,并叫喊著:“屋里的人聽著,趕快到村頭操場集合,否則格殺勿論。”
老人們顫抖著腳步向操場上挪步,孩子們在母親的懷里發出驚叫,空氣緊張得令人窒息。不一會兒,操場上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只見赫斯上尉手里托了一只籃球,來回踱著方步,皮鞋發出“格吱格吱”的響聲。他獰笑著說:“我注意到這兒有個簡易的籃球架,想必你們平時都喜歡玩籃球是吧。今天,我給你們一次機會,看看誰能連續罰中十次,就免你們一死。如果有一個不中,那別怪我不客氣,你們就去見上帝吧。”
一秒鐘,二秒鐘,三秒鐘,時間在飛快地流逝……
赫斯上尉開始不耐煩了,他說:“我給你們最后三秒鐘時間。”
這時,人群里一陣騷動,有一個高大的鄉村體育教師分開人群,走到了赫斯上尉的跟前,他神情鎮定地看著赫斯,說了一聲:“我來投籃。”
“那我講的你聽清楚了嗎?”赫斯嚴厲地問。
“是的,我明白。”體育教師冷冷地回答。
“那么,按照籃球比賽規則,你站在罰球線上,開始吧。”赫斯指了一下罰球線的位置,把球交到了他手中。
一剎那,操場上的氣氛凝固了,村民們的心好像跳到了嗓子眼。體育教師深深地吸了口氣,他知道,今天的罰籃并不是村與村之間的籃球比賽,他手里的籃球如一座山那么沉重,維系著全村幾百人的生命啊。他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看著50米之外的籃圈,舒了口氣,又輕輕地把球舉過頭頂……許多村民此時都閉上了眼睛,在胸前不停地為體育教師劃著十字祈禱。
“咚”,球進了,籃球乖乖地進了籃筐。
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八次,球都順利地進了,有如神助……第九次,可能是出手的力量稍稍大了些,球有點偏離了拋物線,籃球碰到了籃圈,輕輕地彈了幾下,最后還是入網了。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籃球架猶如聳立在寒風中的孤帆,那鐵鑄的籃圈在朔風的吹動下也發出了“嗚嗚”的叫聲。此刻誰也看不清籃圈的位置,赫斯心想,如果繼續罰下去的話,球到底進沒進他都看不見。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原來,赫斯也是個籃球場上的高手,他懂得比賽中何時應該暫停,何時換人才會挫敗對手的心理防線。所以,只要對手太順,他都會趕快叫“暫停”,這便是不露痕跡的心理戰術。
“暫停!”赫斯大叫一聲。
正準備最后一搏的體育教師心里一驚,莫非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樣?
“年輕人,你前九次罰籃相當成功,大家已經欣賞了你的表演。可現在天太黑,你也看不清籃圈,即使你罰中了,我也看不清楚。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公平的,現在我決定,拿幾支手電照亮籃圈,你是否罰中,一目了然。你看怎么樣?”
“上尉先生,隨你的便。”體育教師不動聲色地回答。
幾個士兵送來了手電,他們把籃圈照得雪亮。赫斯此時冷笑著,他確信已經打亂了體育教師的心理平衡。
幾支手電如利箭般射穿夜幕。人們的心在狂跳不止,寒風中,誰也不發出一點聲音,哪怕是輕微的咳嗽聲,他們怕驚擾了年輕的體育教師,一球不中,前功盡棄。
在凜冽的寒風中,體育教師的手凍得十分僵硬,他一個勁地搓著手,跺著腳。他望著幾百個鄉親,迫使自己鎮靜下來。只見他一揚手,球“唰”地一下子空心入網……
“烏拉!烏拉!!”村民們歡呼著,如潮水一樣涌到他們的英雄面前,把他拋向了漆黑的夜空……
此時的赫斯沮喪地嘀咕道:“你們贏了,看來,俄羅斯民族無法被征服啊。”但他的聲音被淹沒在歡呼聲中,顯得蒼白無力。
后來,這個生死罰籃的故事被帶到了前線,成了不屈的精神象征,廣為流傳。
(責編/章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