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嘉賓:上海向陽生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
職業倦怠也稱為職業慢性自殺,患上此癥的人,其職業在無聊失意中逐漸枯萎,直至“死亡”。據調查估計,職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過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病。職業倦怠正在強烈地危害著各行各業和廣大職業人士。《職業》雜志特邀向陽生涯職業咨詢機構CCDM 職業規劃師與各位職業人士一起走近、診斷、治療這一職場“慢性自殺”病癥。
從隱性到顯性
職業倦怠首先從心理開始,典型心理特征為:虛、急、煩、乏、憂。從外觀來看體現在三個方面:對職業失望、生活無聊乏味、精神疲憊。職業倦怠也分為隱性和顯性兩種。
根據向陽生涯CCDM 職業規劃師的研究,隱性職業倦怠往往不容易為人所察覺,屬于職業倦怠的早期癥狀。隱性職業倦怠主要體現在心理上,工作興趣日漸減退,以往的雄心壯志也慢慢低落,失去了拼搏的前進力。這時候對工作還存有一定興趣,只是覺得工作逐漸變得沒有原來那么有吸引力。隱性職業倦怠危害性雖然不是很大,但如果任其發展,變成顯性職業倦怠,就很危險了。
顯性職業倦怠,癥狀比較明顯,包括:討厭工作,一到上班就感到煩躁、沒精打采,甚至在工作的時候打瞌睡;對公司的什么獎懲制度根本懶得關心,經常害怕上班,逃避工作壓力;性格急躁、緊張、不安,無緣無故地向同事發脾氣;在本行業感到窮途末路,急切想改行,卻又沒信心,懶得行動;工作完全是為了混飯吃,迫于生存需要。
當然,僅僅從這些簡單的概念上看,還很難判斷自己離職業倦怠多遠。向陽生涯CCDM 職業規劃師從工作壓力、工作環境、工作情緒、工作激情四個緯度設計了一套職業倦怠的典型癥狀描述,職業人可從如下細節著手,來進行自我診斷。
典型癥狀與危險期
工作壓力
1. 工作太重復,很枯燥;
2. 我的任務總是這么多,很累很累,并且經常完不成;
3. 一到上班,我就想睡覺,下班后卻很有精神。
工作環境
1. 老板和上司越來越討厭,名堂多,看不順眼;
2. 待遇一直不好,工資不漲,老板偏心眼;
3. 同事怎么老指責我干得不好,都是混日子的,為什
么多管閑事!
工作情緒
1. 工作上的事情太煩,經常惹我發火;
2. 挺怕上班的,一到公司里,就憂郁、空虛、急躁;
3. 上司、同事的意見,懶得管,繼續混我的日子。
工作激情
1. 老板讓我干啥就干啥唄,反正我不會負責任,也不要我動腦筋;
2. 剛進公司的時候,渾身是勁,現在簡直成了根老油條;
3. 聽說公司來了個美女,你們看去罷,反正我沒興趣。
根據向陽生涯職業咨詢機構多年來對職業倦怠案例的分析,上述癥狀如果你只符合2 條以下,那還比較平安,暫時還沒有職業倦怠的危險;如果有3~5 條符合,就危險了,很有可能是隱性患者;如果有6~9 條符合,很顯然,你已經是職業倦怠的顯性患者,急需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進行治療;而如果有9 條以上符合,那么你已經屬于職業倦怠的“晚期”,需要專業的職業心理咨詢和指導。
治療關鍵詞:從“心”入手
輕度職業倦怠的隱蔽性比較強,并且患病時間往往比較長。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專家向職業人士介紹一些典型常見的實用方法。
平靜心態,尋根究底。首先,靜下心來,暫時不為煩惱困擾,理性思考自己。其實引起職業倦怠無外乎兩個方面,外因是公司和社會大環境,內因則是自己的職業規劃及職業心理。如果是外部環境引起的,應主動適應環境,或者重新適應工作崗位;如果是內因問題,那么就要從自己的職業定位、規劃以及職業心理方面去找原因了。
一張一弛,放松自我。緊張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往往讓人迷失自己,是導致倦怠的罪魁禍首。記得放松,每天花上半個小時散散步,給心靈呼吸新鮮空氣的時間。
轉換環境,喚醒自我。長期在同一個環境下工作,難免枯燥無聊,失去激情。這時候,對周圍辦公環境進行重新設置、調整,可能使自己的倦怠心情發生改變。假如這些表面工作都不行,那么跳槽換工作、轉行也未嘗不可。但切記,職業轉換要以職業定位和規劃為前提,在新環境下必須要有激發自己興趣和雄心的亮點。
維新變法,打破傳統。為什么職業倦怠呢?仔細思考,很可能就會發現,因為工作太重復了,每天干同樣的事情,沒新鮮感,沒新成就。那么創新吧,讓自己永遠充滿激情。創新也許失敗,但不要緊,能把自己的積極性先調動起來就可以了。在不斷的創新探索中,你肯定會得到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