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蓮紀念碑是1921年賀龍在桃源黃石為智蓮禪師所立的墓碑。此碑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殘碑于1979年被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此碑為青石,高120厘米,寬64厘米,厚12厘米。碑文行楷陰刻,從右至左豎排,14行,240字。字體端莊秀麗,字跡清晰,刻工嫻熟。其碑文為:
紫云山懶殘煨芋,呼衣白山人領取十年宰相。其知人之明,為人之厚,蓋千古罕有者。今黃石觀音寺智蓮禪師,頗有遺風焉。戊午夏,予隨劉司令漢元率偏師駐扎于寺,維持家鄉(xiāng)喪亂,先君立堂公亦隨于軍。智蓮左右趨承,朝夕奉侍,不啻子弟之事父,予至今猶念之,豈先君之明德,有以感之歟,抑別有前生之緣而來歟?辛酉秋八月,予又從指揮使張公云龍剿匪紫云山,次于黃,詢及智蓮已物化矣。因念先君亦于庚申年捐館。今昔殊時,存亡異路,曷勝感慨系之!倘于九泉下重逢先君,亦如生前之侍奉焉,其亦足以尉鄙人之孝思也。夫是以追述其梗概,勒石于墓側以志。民國十年拾月吉日,湘西巡防軍剿匪游擊第二支隊長賀龍紀。
智蓮紀念碑真實地記載了1918年前后賀龍在黃石的那段經(jīng)歷,生動地再現(xiàn)了賀龍對智蓮禪師真摯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0世紀初,賀龍的父親賀士道常來桃源做裁縫,少年時的賀龍隨父往來于桑植與桃源之間。桃源成了賀龍后來革命活動頻繁的地區(qū)之一,有史記載的活動就達30多次。在這些活動中,賀龍與桃源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智蓮禪師便是其中的一位。
1918年夏,賀龍隨劉漢元率軍駐扎于桃源黃石街觀音寺。寺中的智蓮禪師年近七旬,為人敦厚隨和,在桃源僧俗界頗有名望。雖是出家人,他對賀龍興兵除惡安良表示理解并給予積極支持。賀龍因軍務繁忙,便將隨軍的父親托付給智蓮禪師照料。當時,賀龍結識了一位大力士曾慶早。一天,曾慶早在黃石萬壽宮因爭執(zhí)與駐扎的士兵發(fā)生格斗,殺了劉漢元的兩個親隨。劉漢元遷怒于賀龍,派人追殺賀龍父子。賀龍之父逃到黃石街上,遇到智蓮禪師。禪師急中生智,將他引進一間黑屋,藏于供奉菩薩的神柜內(nèi),其父方才脫險。賀龍向黃石街后逃跑,跳下一土坎,躲入草叢,才免遭于難。
1921年8月,賀龍率部隊隨張云龍駐防桃源陬市,剿匪紫云山。在此期間,他專程去黃石觀音寺拜訪智蓮禪師,才知禪師已染病去世。賀龍十分悲痛,來到禪師的歸葬之地黃安橋,親自祭掃禪師的靈墓。立于墓前,睹物思人,一腔思念之情涌至心頭。回到陬市,賀龍立即撰下碑文,找石匠刻后立在墓旁。這就是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智蓮紀念碑。(鄧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