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32歲的年輕人熱愛搖滾,喜歡看戰爭、喜劇這種節奏很快的電影,是去年上海市溜冰比賽男子組500米第三名,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久產在網上流傳開來的兩個短片,讓他成了2006年中國網絡第一紅人。
“我覺得我不幽默,我只是滑稽。”胡戈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同時也沒有準備接下去詳細解釋的樣子。這個1974年出生的武漢人,坐在椅子上手長腳長,說話十分簡潔。他把這歸結為“害羞”。
但是,就是這個又滑稽又害羞的人,在一夜之間突然變成“紅人”,在兩個月內頻頻出現在各媒體上,成為2006年的第一個網絡神話。起因便是那個在網上迅速流行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陳凱歌從未聯系過我
2005年12月18日,胡戈走進電影院看了一場憮極)。
“看電影的時候,其他人在笑,我也笑。”胡戈說,他像任何一個普通觀眾一樣看完了整場電影,看完電影后,他也像所有普通觀眾一樣,走出了電影院,并沒有覺得自己比別人對這部電影有更多特別的看法。“演員沒什么問題,導演也沒什么問題,這個電影的問題就在編劇。編劇出了問題,導演和演員再優秀也沒什么用。”
當其他人在激烈討論(無極)的優劣時,胡戈卻做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
“其實我一直都想做一個短片,《無極》的場景單純,改編起來很容易,于是我就做了。”做短片不是為了成名,也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像現在這樣變成一個備受關注的人物。現在每一個知道《無極》的人幾乎都知道胡戈的名字。
買來光盤構思情節,剪接、配音……就在10天的時間里,20分鐘長的仁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制作完成。第一次做出來一個完整的短片,這讓他很興奮。興奮之余,他把短片發給了幾個朋友。第二天,他在一些論壇上看到了自己做的這個短片,以及網友各種各樣的評論。
“說到高興,也沒有特別的高興。只是看到有跟帖說我做得好,就覺得挺開心的。”胡戈對“出名了”這件事情至今還是沒有太特別的感受,有些迷迷糊糊的。至今,他也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哪一個朋友把這個短片放到了網上。“我想,大概可能應該就是那……一個吧?”胡戈也沒有去求證。
直到人人都在討論《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時候,他才意識到事情變得有些不同了,他發見自己的作品開始全國皆知了。無數的朋友打電話給胡戈,更有無數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將它貼到自己習慣瀏覽的每個論壇;媒體開始追逐胡戈,電視開始播映短片中的精彩之處,而胡戈也被邀請去電視臺做直播節目。
更有一些媒體把陳凱歌的名字和這件事情放在一起,說陳凱歌打算告他侵權,這讓他至今都覺得委屈。
“其實,陳凱歌那邊對這件事情從來就沒有一個公開的評論,他也從來沒有跟我聯系過。怎么能說他要告我呢?真是奇怪。”
無論陳凱歌是不是要告他,胡戈已經一夜成名了。
11分鐘的《春運帝國》
1月16日,在百度搜索《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相關網頁已達97.8萬個,而在1月6日,這個數字還不過是1660。在百度的“今日電影排行榜”上,《無極》第三,“饅頭”第一。有網友為這部短片制作宣傳海報,創建貼吧、QQ群、官方網站,還給自己的群體取名叫做“饅頭飯”。胡戈本人則被一些媒體譽為“2006年網絡第一紅人”。
“那幾天我忙死了,好不容易到了春節,終于沒有那么多媒體來訪問,我也清閑了許多。”胡戈一提到不斷接受采訪的日子,就心有余悸。然而,不久前他卻再次陷入了媒體的追捧中,這回讓胡戈成為焦點的是短片《春運帝國》。
春節里,胡戈并沒有回武漢。這已經是在上海獨自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了。在這段時間里,他做了兩件事隋——做書架和《春運帝國》。
“我從來沒有在春節的時候去買過火車票,但是,看新聞就覺得太恐怖了。”胡戈說。于是,他又想到做一個關于“春運”的短片,“這個短片做起來比《血案》那個復雜。”
胡戈選了他最熟悉的電影片段,“就是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些鏡頭。”周星馳的電影是他喜歡的,《黑客帝國》也是他熟悉的。最難的一個階段就是構思情節。那幾天里,他斷斷續續地做著這個短片。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經驗,《舂運帝國》總共也就三四天的樣子便完成了。
這次不同的是,還有另外一個專業的配音加入了短片的制作。龔格爾,這個在圈里享有“千面喉”美譽的電影學院的學生,通過網絡和胡戈一起完成了短片的配音。
《春運帝國》以陳道明在《十面埋伏》中扮演的秦始皇在電視上給其臣民們作新春致詞開始,將話題引到春運上。《舂運帝國》總長不過11分鐘,卻將《黑客帝國》的打斗、高速公路上的追捕,和周星馳的無厘頭影片糅在一起。打斗與舞蹈結合,再配上《辣妹子》的音樂,春運變成了一件痛苦卻又讓人大笑的黑色幽默。該片最后播放警方的呼吁,再按慣例跟上黃牛集團的贊助廣告。
“立刻我又忙了,又是新一輪的媒體采訪。”胡戈看了看旁邊的書架,神情迷惘,“太多了……其實我最不喜歡說話了。”
人怕出名,胡戈也是如此
春節里,胡戈的另外一個作品便是那個放在他旁邊的書架。
書架是胡戈第二個憑想像做出來的東西,但沒有完成,只做了三四格,零零散散放了些DVD,然后便被扔在了一邊,至今依然空了好長一截,一副失寵的模樣。“我不想做了,夠用就行啦。”胡戈看了看這個可憐的書架, “也許有時間了,我會做完。”
胡戈的“帝國”在一幢別墅里,由于是毛坯房,所以價格很便宜。他的客廳就是他的工作室,看上去更像一個戰壕。一張大大的工作臺上擺滿了各種音頻制作工具,窗戶邊扔著一雙溜冰鞋,角落里放著他搜來的木料,打算繼續憑想像做各種家具。
“這些木料都是錄音棚里用的那種,可以讓聲音的震蕩變得很和諧,音響效果特別好。一旦都做好了,我的房間就變成一個錄音棚了。”他不無得意地說。
6年前到上海,是在一家制作公司工作。每天8小時的工作讓胡戈覺得不舒服,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胡戈不干了。
辭職之后,胡戈在家里做一些動畫片的音效,賣教授音頻制作的硬件、軟件,也寫寫教材。他的教材在業內是受到尊敬的,而售賣音頻制作工具是他收入的主要來源。每天想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都由他自己決定。
“有時候,連著三四天,我連家門口都不會邁出一步。如果出門,肯定就是去溜冰。”胡戈說,“飯嘛,就叫外賣。偶爾做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說這兩個短片。”
這個32歲的年輕人熱爰搖滾,喜歡看戰爭片、喜劇片這種節奏很快的電影,他是去年上海市溜冰比賽男子組500米第三名,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突然的成名卻讓他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顯然還沒有來得及整理好自己的感受,也沒有來得及感受成名的壓力。只是成天必須要坐在椅子上不停地跟許多來訪的人說話,說話……這讓他有些煩躁。在大學的時候,胡戈曾經參加了校樂隊,也就是在舞會上演奏一些舞曲。那時候他就不愛上課,也不愛說話。他覺得自己近年來已經變化了很多。“可是記者太多了,我又是一個不懂得如何拒絕的人。也許,有一天,我真的會被搞煩掉。”胡戈說。
除了媒體,胡戈也是各個播客網站希望拉攏的人。他卻依然一副沒有想好的模樣:“我不一定會加入,因為我又沒有什么作品,就當多認識一些朋友吧。”
絡繹不絕的訪客讓很少跟胡戈接觸的小區保安也好奇起來:“這么多人來找他,他到底是誰啊?”
當聽說“他”就是那個《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制作者的時候,保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興奮地連連點頭:“看過看過,原來是他啊!”
胡戈從沒想到過自己會如此一夜成名,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會怎樣。他的夢想很多,例如拍電影,可是他卻沒有想好是否要利用現在的時機去實現這些夢想。“總的來說,我是一個很懶的人,沒辦法做一些需要長時間投入精力的事情。做電影?太累了,我想我是不會拍的。”
(席勝利摘自《外灘畫報》)
最新消息:
胡戈惡搞《無極》,把《無極》變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出名了。但他沒想到,自己也被別人“惡搞”了。網上一則消息稱,蘇州兩個天堂創意公司已將“胡戈饅頭”注冊為商標,并授權給了一家中餐館,“胡戈”饅頭已正式出籠。對此種“惡搞”行為,胡戈表示: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