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鄒平、南泥灣、西鋪、七里營、大寨、小崗、大邱莊、南街、華西、順德,這十個標志性村落,在中國鄉村建設運動的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可以說,都有資格入選中國鄉村社會史的全明星陣容。
中國有4萬多個鎮、近70萬個村莊,明星村畢竟還是少數,那些由于沒有明星村的光環,長期游離于人們視線關注之外的普通鄉村的境況究竟如何?農民的生活“小康”了嗎?他們是否看得起???他們的孩子能否正常接受教育?在工業化的背景下,鄉村的環境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傳統文化在鄉間依然占據統治地位嗎?鄉村法制環境是否一如人們想象的那樣脆弱呢?更重要的是,農民們對于未來、對于新農村建設是否擁有足夠的信心?
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2006年5月,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社會學系100余位師生,會同江蘇省委宣傳部研究室、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組成聯合調查組,奔赴10個“明星村”以及它們周邊的10個普通村莊,以所獲得的940份有效問卷,156個深度訪談,試圖還原那最為真實的中國鄉村圖景,以期測量出我們離新農村之間的客觀距離。
這20個村莊是:山東鄒平的東尉村與樓子張村,陜北南泥灣的南泥灣村與馬坊村,河北遵化的西鋪村與西紀各莊村,河南七里營的七里營村與劉莊村,山西昔陽的大寨村與武家坪村,安徽鳳陽的小崗村與車莊村,天津靜海的大邱莊與土河村,河南臨潁的南街村與三朱村,江蘇江陰的華西村與三房巷村,廣東順德的水藤村與新華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