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二藥假藥案”一波未平,“安徽華源欣弗事件”又接踵而至。如此致人非命的藥品大案竟然都發生在我國有史以來大規模強制性GMP認證結束后的今天,難怪社會輿論驚起,甚至對為確保藥品質量而進行的GMP認證產生了信任危機。盡管這些案件得到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迅速由國家監察、公安、衛生、藥監等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但案件所暴露的我國藥品生產、流通秩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藥品監管工作存在的漏洞,必須引起我國醫藥行業和政府監管部門認真反思,并從中吸取深刻教訓。我國推行GMP 20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績,決不能因為這些藥品大案動搖我們深化實施GMP的信心。當前,我們需要繼續認真學習GMP,切實理解GMP的精髓,提高對GMP的再認識,克服GMP實施和認證中的浮躁心理和浮夸作風,堅持藥品質量必須萬無一失的GMP理念,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藥品生產質量和管理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