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五歲入小學,十歲進省重,十五留哈佛,廿五博士生,此人條件好,工作不愁找。美國條件好,外企薪金高,朋友相祝愿,父母樂開懷。”好事傳千里,傳遍大中國。
父母心頭樂:“我兒是塊寶,人人都想要。我兒樣樣好,成績特別棒,獎狀沒處放。工作不愁找,名車隨你挑,美女隨你找!”
此生脾氣犟,其志壯凌云,書信告父母:“兒子學歷高,技術又過硬。美國條件好,外企傭金高,若為心志故,兩者皆可拋。兒乃男子漢,能屈亦能伸,男兒當自強,自立在今朝。”
父母心大驚,朋友亦稱奇,“外人”都相疑,國人在關注。父母無奈何,只得告兒書:“我兒已長成,早已當自立,自強也可以,不出美國門。”
小子不樂意,再次告父母:“兒長在中國,留學在哈佛。現在學已成,理當報祖國。如今政策好,改革已成風,建設現代化,人才不可缺。”
“出國又回國”,父母兩相議,老大不樂意:“如今這世道,人人想出國。多少好父母,賣車賣房地,送兒出國去。我兒條件好,早已出國去,如今要回國,這可怎么好?”
東家找大爺,西家招大娘,南家叫二叔,北家請大嬸,親戚聚一堂,都為此兒忙。
大爺開尊口:“美國啥不好?回國有啥好?這里環境差,想要搞建設,困難一重重。工作十幾年,兩袖仍清風,小子莫太傻,后悔來不及。”
大娘也幫腔:“大爺說的對,隔壁有一囡,是個研究生,工作好幾年,連房都還沒。小子樣樣好,回來太可惜,還是美國好。”
此生不理睬,任憑你費舌,就是不改變。
不是此生笨,只是太愛國,他對大伙說:“大爺大娘們,叔叔嬸嬸們,兄弟姐妹們,美國條件好,外企薪酬高,小子并不愛。祖國在建設,急需要人才。我想回國去,本來就應該,學成報祖國,更更是應該。美國在發展,我國不可差,差距若太大,就會被人欺。改用魯迅話:‘我不建祖國,誰來建設它。’中華要騰飛,建設是關鍵;中華要建設,人才不可缺;建設要人才,我就是人才。外面條件好,小子并不需。孩兒只希望,為國做貢獻,建設現代化,有我一份力。萬望從我意,了卻此生愿。”
眾人聽此言,心底深震撼,此生之選擇,真令人嘆服,此生之愛國,更感人肺腑,眾人支持他,回國來建設。
大伙又問他,想要去哪兒。此生微微道:“想去大西北。”
父母忙勸道:“我兒莫胡說,那里環境差,大漠風沙急,水源又貧乏,工作最受罪,你想要建設,就建設家鄉。”
小子忙辯道:“爸媽心莫焦,孩兒已長成。雖說體質弱,終究是男兒,男人大丈夫,更需要鍛造。此去大西北,更能錘煉兒。就是環境差,狂風卷黃沙,孩兒也不怕,套用古人話:‘英雄多磨難,紈绔少偉男。’東邊環境好,故鄉安樂窩,經濟發展快,工作不難找,人才不缺少,少了我一個,還有千千萬。西部經濟弱,要問是為啥,一曰環境差,二曰人太少,三曰科技弱,此三子者中,科技最重要,所以我去好,更能展抱負,為國做貢獻。國家政策好,西部大開發,發展全中國,團結大中華。東西是一家,都屬大中華,同在地球上,正因為如此,我才要去那。小子意已決,長輩壯我行。”
此生意志堅,眾人不作聲,舉杯餞其行,祝一路順風。孔雀向西飛,今朝更好看。
【作者系福建省永定縣湖雷中學綠帆文學社社員】
作者仿照我國古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出了一首愛國主義的頌歌。《新編孔雀東南飛》語言通俗易懂,題材新穎,顯示出了小作者非凡的寫作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此生脾氣犟”最好改為“此生有志向”,因為畢竟是評論的語言,不是其父母所說。
【特邀點評:燕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