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通覽
1815年2月底,埃及王號遠洋貨船年輕的代理船長愛德蒙·鄧蒂斯終于回到了馬塞港。老船長在途中病死,他曾托鄧蒂斯把船開到一個小島上去見囚禁中的拿破侖。拿破侖委托鄧蒂斯帶一封密信給他在巴黎的親信。鄧蒂斯這次回國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他已經準備好要和相愛多年的女友結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
但他沒有想到,一場厄運正在等著他。在貨船上當押運員的鄧格拉斯一心想要取代鄧蒂斯的船長地位,而鄧蒂斯的情敵——弗南對他又嫉又恨。結果兩個人勾結到一起,弗南把鄧蒂斯為拿破侖捎信的一張告密條送到了當局的手中。
5月,正當鄧蒂斯舉行婚禮之際,他被捕了。審理這個案子的是代理檢察官維爾弗,他發現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親。為了確保自己的前途,維爾弗宣判鄧蒂斯為極度危險的政治犯,將其投入了一座孤島上的死牢。
鄧蒂斯在死牢里度過了14年的時光,幾近絕望。有一天,他突然聽見有人在近旁挖掘的聲音,原來是隔壁牢房的老神甫在挖地道,卻因為計算錯誤,致使地道的出口出現在了鄧蒂斯的牢房。兩人相遇后,老神甫幫他分析了他的遭遇,鄧蒂斯開始意識到陷害自己的仇人是誰了。
在神甫的教授下,鄧蒂斯還學會了好幾種語言,并得知了一個秘密:在一座叫做基度山的小島上埋藏著一筆巨大的財富。有一天,老神甫病死了。鄧蒂斯靈機一動,鉆進了裝神甫尸體的麻袋中,結果獄卒將他當作神甫扔進了大海。鄧蒂斯用刀劃破麻袋,游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島上。次日,一只走私船救了他,他很快同船員們成了朋友。
鄧蒂斯利用四處游蕩的機會,在基度山島發現了寶藏,并成了一個億萬富翁。他現在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復仇。此時的鄧蒂斯已經是一個新人了:有淵博的知識、高雅的儀態和無數的財富,深謀遠慮,內心充滿了仇恨。在復仇之前,他決定先要報恩。鄧蒂斯替恩人摩萊爾還清了債務,送給他女兒一筆優厚的嫁妝,還送給他一艘新的埃及王號貨船。
鄧蒂斯開始一步步實施自己的復仇計劃了。
鄧蒂斯回到了巴黎。他化名為基度山伯爵,身份是銀行家。此時,維爾弗是巴黎法院檢察官,鄧格拉斯成了銀行家,弗南成了伯爵、議員,三人都飛黃騰達,地位顯赫。
基度山伯爵報復的目標首先是弗南。弗南為了謀取一己之私利可以說是壞事做盡,此時他已更名換姓,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基度山伯爵早就摸清了他的歷史,于是借他人之手在報紙上披露了弗南20年代在希臘出賣和殺害了阿里總度的事實,引起了議員們對弗南的質詢。弗南的妻子(鄧蒂斯曾經的未婚妻)和兒子知道真相后,一個去鄉下隱居,一個去投軍,極度的害怕與絕望使弗南開槍自殺了。
基度山伯爵的第二個仇人就是鄧格拉斯。鄧格拉斯也因中了鄧蒂斯的圈套,使自己的銀行倒閉,面臨破產。鄧格拉斯竊取了濟貧機構的500萬法郎逃往意大利。途中,他落在了基度山伯爵的強盜朋友的手上。
他們先把他餓得半死,然后以10萬法郎的高價向他出售一頓飯,直到把他的500萬法郎全部都榨光。隨后,基度山伯爵給了他5萬法郎讓他自謀生路。鄧格拉斯飽受折磨和驚嚇,他的頭發全白了。
基度山伯爵最大的仇人是維爾弗,他決定用更殘忍的手段全面摧毀維爾弗的一切。基度山伯爵注意到了維爾弗家庭內部的一個矛盾:維爾弗的后妻企圖讓自己的孩子獨自繼承遺產。在基度山伯爵假裝無意的安排下,維爾弗的后妻利用毒藥毒死了維爾弗的前岳母、老仆人等。維爾弗除了親人接二連三地遭到毒殺之外,又因昔日曾謀殺自己私生子的罪行被起訴。維爾弗失去了名譽、地位和親人,他發瘋了。
基度山伯爵大仇已報,他深深地感謝上帝。在他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上帝的旨意。他說:“現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終止了。巴黎,告別了!”
精段賞析
鄧蒂斯根據法利亞長老所諄諄教導于他的方法詳細推敲手中的線索,他想,紅衣主教斯巴達為了不讓別人看到他的行動,曾到過這條小溪,把他的小帆船藏在里面,然后從山峽中循著留記號的這條小徑走,在小徑盡頭的大石處埋下了他的寶藏。這樣一想,鄧蒂斯又回到那塊圓形大石那兒。只有一件事與愛德蒙的理論不合,使他很迷惑。這塊大石重達數噸,假如沒有許多人幫助,他怎么能把它扛到這個地方呢?突然間一個想法閃過他的腦子。“不是扛上來的,”他想道,“是把它推下來的。”他連蹦帶跳地離開巖石,想偵察出它以前所在的位置。他很快就看出一道斜坡,巖石是順著這道斜坡滑下來,一直滾到它現在所在的位置的。圓形的大巖石旁邊,另有一塊大石,這塊大石一定是以前用來頂住大圓石的滾勢的,巖石四周塞了許多石片和鵝蛋石來掩飾洞口,周圍又蓋以泥土,野草從泥土里生長了起來,苔蘚布滿了石面,金娘花也在那兒生了根,于是那塊大石就像是根深蒂固地長在地面上的一樣了。
鄧蒂斯小心地扒開泥土,來偵察——或者他自以為在偵察——紅衣主教的巧計。他用他的鶴嘴鋤進攻這道被時間的手所封閉了的墻。在十分鐘的勞動以后,這道墻屈服了,露出一個可以伸進一條手臂的洞。鄧蒂斯砍斷了一棵他所能找到的最結實的橄欖樹,削去丫枝,插入洞里,把它當作杠桿用。但那塊巖石實在太重了,而且頂得非常結實,假如只有一個人的力量來搬動,就是大力士赫拉克里斯也是不行的。鄧蒂斯知道他必須先進攻那塊作為楔子的大石。但怎么進攻呢?他四面搜索,看到了他的朋友賈可布給他留下的那滿滿的一山羊角火藥。他微笑了一下。這一魔鬼所發明的東西可以幫助他達到這個目的。鄧蒂斯拿起鶴嘴鋤,在大圓石和那塊頂住它的大石之間挖了一個工兵開路時想節省人力的坑洞,把火藥填滿在坑洞里,然后用他的手帕卷了一點硝石做導線,燃著導線,趕快退開。爆炸聲立刻隨之而起……
——選自第24章《秘密窟》
【賞析】
《基度山伯爵》的最大特點是以豐富的想象編織出曲折離奇、趣味盎然的故事情節來吸引讀者。這節文字寫鄧蒂斯為了得到巨大財富,根據法利亞長老教給他的方法,在荒島上尋找寶藏的故事,在情節安排上,可謂獨具匠心。詳細推敲、細心觀察、巧妙推理、小心偵察、進攻外墻、杠撬巨石、挖洞填藥、引爆成功……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在寫作風格上,作者以細膩見長,善于運用多種心理描寫手法,在直接描寫人物心理的同時,還注意選擇有代表性的小細節,結合人物的表情、動作的具體變化,曲折地再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綜合評價
《基度山伯爵》突出之處在于它的情節非常曲折離奇。作者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獨具匠心,把基度山伯爵的整個復仇過程寫得波瀾起伏、高潮迭現。主要情節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就結構來說,小說開卷就引出幾個主要人物,前面四分之一寫主人公被陷害的經過,后面四分之三寫主人公如何復仇,脈絡清楚,復仇的三條線索交叉而不凌亂,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之后才匯合在一起。總之,整部小說充滿了浪漫的傳奇色彩,精巧周密的構思、富有個性的對話語言、奇異豐富的想象和生動曲折的情節,使得它擁有廣大的讀者,也為作者贏得了更高的聲譽,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廣為流傳的名著。因此,《基度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范。100多年以來,這本書擁有了難以計數的讀者。
作者小傳
亞歷山大·大仲馬(1802—1870),19世紀法國積極浪漫主義作家。他出生在巴黎附近的縣城維萊科特雷的一個將軍家庭,父母早喪,生活貧困。青年時代,他做過公證人事務所的見習,當過奧爾良公爵的抄寫員,參加過1830年的七月革命,當過炮兵連的副連長。1848年革命時期,大仲馬曾帶兵進入巴黎。拿破侖發動第三次政變后,他被迫流亡國外。
大仲馬只在10歲前上過幾年小學,他的學識和文學才能主要靠自學而來。大仲馬的文學生涯始于戲劇創作。1829年,他的浪漫主義歷史劇《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在巴黎上演,一舉成功;不久他的歷史劇《克里斯蒂娜》和《安東尼》又先后上演,也都獲得了成功。從19世紀40年代起,他仿效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特,寫了100多部長篇歷史小說,著名的有《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瑪爾戈皇后》等,多以情節離奇、場面驚險取勝。大仲馬是法國最受民眾喜愛的通俗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