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鼎(1926~),山東濟南人,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后赴蘇聯莫斯科大學留學,獲數學科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后擔任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二研究院204所研究員,從事導彈研制的計算工作,在導彈研制中應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做了開創性的工作。
袁兆鼎出身于一個貧窮的小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讀中學時,因交不起學費,只得半工半讀,勉強完成中學學業,畢業后做小職員,因病早逝,母親是一位目不識丁的家庭婦女,袁兆鼎從小就很懂事,幫助母親操持家務,自小學五年級起,家中用水都由他到河邊去挑,開始用小桶,由母親從河里把水桶先拎起,然后袁兆鼎挑回家里;讀中學后,改為大桶,完全由袁兆鼎獨立完成,直至高中畢業。
自初中起,袁兆鼎對數學就產生興趣,同學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做作業,因為有不懂的地方,都能得到他及時而耐心的幫助.讀高中時,學校文理分科,他被分到理科班學習,對數學更感興趣,是班上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之一,有一次,有一道幾何題,他思索很久,花了很大勁才做出來,但思路仍欠清晰。其后有幾位同學先后向他求教此題的解法,他不厭其煩地一再講解,突然感到自己思路越來越清楚了,通過這件事,他體會到,教別的同學雖然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教學相長”,教別人時自己也進一步提高了。
高中畢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學習,當時北京與濟南的交通一度中斷,而且家里在經濟上也實在無力支援他,整個大學四年,他完全靠公費生活,另外課余從事一點家教,以少量收入貼補自己必要的零用,
大學讀書期間,袁兆鼎本來抱著只管讀書、不問政治的宗旨,不參加政治活動,后來嚴峻的事實教育了他,使他有了明顯的改變,1948年4月9日,師大發生“四九血案”,國民黨特務在凌晨抓走學生,當天同學們集體到國民黨北平行轅請愿,10日學校召開控訴會,11日特務組織游行,并對北京大學教師宿舍進行打砸,此時,師大同學堅守在丁字樓宿舍內,袁兆鼎參與守護樓門的工作,一時形勢緊張,如臨大敵.他心想:特務若來進攻,我就和他們拼了,經過這一事件,加上后來反動政府又封閉學校,指名抓捕學生,他受到深刻的教育,認識到:你不問政治,政治會來找你;國民黨腐敗,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北京解放后,他和同學們上街游行,歡慶解放,還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3年,袁兆鼎被組織選派留學蘇聯,到莫斯科大學力學數學系做研究生,開始,他的興趣在數學分析,該校雖有數學分析教研室,但只負責教基礎課,不培養研究生,后來,先期來蘇留學的黃敦同學建議他學計算數學,因為這是一門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科學、工程計算的專業,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迫切需要這方面人才,袁兆鼎回想自己大學四年一直享受公費,現在又能出國留學,這完全是國家培養和人民哺育的結果,如今選擇專業,應該急國家之所急,學成之后方可回報祖國與人民,便毅然決定學習計算數學專業,成為我國派出的留學生中第一個學計算數學的研究生。
袁兆鼎論文答辯后,便立即回國,被分配到國防部航天總公司第二研究院擔任助理研究員,當時國內工作條件很差,只有機械臺式計算機,每次只能完成一個算術運算,遇到三角函數,還要去查三角函數表.他常常接受地空導彈不同參數的彈道計算任務,每次要算幾十條彈道,要算上好多天才能完成,他堅守崗位,埋頭計算,實在疲勞了,就在辦公室里睡一會,醒來再繼續算,每當此時,他常想到在北師大讀書時,系主任傅種孫對他的教誨,傅先生做學問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這對他形成工作中嚴肅、嚴格、嚴密的“三嚴”作風影響極深,一次,上面交給他一項計算任務,他立即組織計算,緊張忙碌了幾天,送出數據后一周左右,就見到報紙上登出我軍擊落U-2間諜飛機的消息,他異常興奮,因為他參與計算的數據發揮了作用,
袁兆鼎于1961年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還被批準參軍,他曾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他的研究成果曾多次獲得國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獎,
參考資料:
中國現代數學家傳(第五卷),袁兆鼎自傳,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責任編輯/王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