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藍的辦公室以紅與黑為主色調。熱烈的紅與冷靜的黑,顯得既簡潔又時尚,如同張藍的性格,于冷靜熱烈之間張揚著快樂,雖說“俏江南”的室內設計邀請了許多國際大師,但卻有看濃重的中國民族特色,其間運用了諸如京劇臉譜、茶壺等中國傳統元素。而每一次設計,張藍都會親自參與其中,與設計師不斷溝通中國的傳統文化,直到在國際化設計與中國文化之間找到一個最好的結合點。
樂觀令人快樂
在張藍的字典里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只有快樂。她遠不是常人眼中認為的幸運兒,甚至有人會認為她是一個倒霉蛋兒。但她自己卻很樂觀,她說自己無比感激她所經歷的一切,“我覺得我是一個上帝的寵兒。”
張藍的父母是清華大學的教授,1954年被打成右派。張藍出生不久,父母就不在身邊,所以從小就塑造了張藍非常獨立、堅強的個性。后來到了國外,她慢慢開始思考:是在國外過著看似很奢華卻寄人籬下的生活,還是回國來從頭做起,白手起家?她選擇了后者。在國外的時候,為了將來創業做原始積累,短短兩年她打了幾份工,經歷了無數挫折,無論是人,還是事,很多是她自認為都無法承受的東西。“回過頭來想,今天所做的一切如果沒有這些經歷的話,我根本承受不了,根本不可能有所謂的戰略眼光,不可能有這么多員工的愛戴,不可能有這么多顧客欣賞你的菜品,所以我無比感激。”
執著令人快樂
1991年放棄了移民機會回到國內的張藍,選擇了餐飲行業,腳踏實地地積累經驗和資金。到了1999年,無論是她的經驗還是資金,以及她的管理能力都逐漸成熟,“我想我不能糊里糊涂地還要為了賺錢而賺錢,我骨子里要做一件成功的事。我冷靜下來想我要做一個中國的餐飲品牌。”
“中國人講究命運,企業的‘命’就是企業的整體實力,‘運’就是市場的定位,“俏江南”恰恰是把握了一個市場定位,找對了一個快速切入國際市場的切入點”。果斷、獨立、樂觀的性格,讓張藍可以憑著敏感、直覺而做事。
“我是一個相當快樂的人,會讓快樂感染我身邊的所有人。”張藍同時也把快樂的理念融入到她的經營中。在管理上,“俏江南”的一個字就是“愛”。“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但確實是靠一個魅力,整個團隊的一個魅力。”張藍愛她的企業,愛她的員工,自然而然地員工也會愛上“俏江南”,而且會用這份發自內心的愛去感染顧客。
企業每天都在變化,每大都在創新,方方面面者腰打破傳統的思維,變就是永遠的不變。“我希望我們的員工、菜品、服務理念都是體現—個‘俏’字很快樂、很俏麗、很時尚。”
知足令人快樂
在張藍看來:工作也是一種生活;工作也是一種relax,她并沒有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以前在工作之余,張藍會去爬山,現在會偶爾約三五個知己去聊天、喝茶、曬太陽。她從來不跟朋友說煩心的事情,她希望帶給朋友的都是快樂。張藍稱保持快樂心態的秘訣在于:只要出了辦公室就把工作上的困難和煩惱立刻都忘光。在她看來也許煩惱已不是煩惱,只不過是每天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事情,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爽朗、樂觀的張藍永遠保持著好心情。
生活中的張藍也會把快樂帶給家人。她覺得不論是對待丈夫,還是兒子,沒有所謂的“應該”,而要給家人空間去做想做的事情。她覺得把兒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讓他快樂,讓他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對于孩子的教育,身教遠遠重于言傳,家長的行為、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遠遠勝于口頭上的指責和干預。比如一些parff、頒獎儀式,她從不讓兒子參加,但是她會帶兒子去參加慈善晚會,鼓勵兒子去做一些慈善的行動,讓兒子樹立自信,也根據企業的實力給失學兒童一些關愛。
“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我保持魅力的方法,看問題一定要學會轉換角度,當別人覺得特別難,過不去的時候,你就想這又是一次上帝對你的寵愛啊。”
樂觀、執著、知足、感染力強……快樂的張藍就像她的企業經營一樣“俏麗”,充滿活力。而她的快樂和俏麗也感染了她的朋友和她的企業,在生活和經營中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