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俄羅斯利弊在哪里?俄羅斯留學的現狀如何?留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采訪了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裴玉芳女士。
俄羅斯留學為什么會持續升溫?
記者:繼歐美、澳洲留學潮之后,留俄也于近年持續升溫。據說,最近十年,中國留俄學生增長了近十倍。在俄羅斯社會依然處于轉型的情況下,保持這么快的增長速度,不得不令人感到驚訝。請您給我們講一講,就教育處掌握的資料,現在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總共有多少?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裴參贊:中俄(蘇)的教育交流,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當時中俄(蘇)間聯系密切,留學生主要以百里挑一的公派生為主,他們具有極強的使命感,學習相當刻苦。后來由于政治原因,曾經有一個時期彼此的教育交流出現了斷檔。
蘇聯解體后,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高校開始招收自費留學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俄的中國各類學生大約一萬三四千人,其中90%是自費生,他們選擇俄羅斯大多是父母或者朋友介紹的,以高中畢業生為主。
留俄人數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內教育市場供給不足,學生自然會往有教育資源的國家和地區流動;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教育有其優勢。雖然蘇聯的解體給俄羅斯社會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但是教育作為一個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震蕩相對較小,我指的是,一些經過上百年積淀下來的優秀傳統并沒有丟失,俄羅斯的學位質量控制制度,特別是副博士和博士的學位控制是很嚴格的,學術氣氛也十分自由。雖然這里有些地方條件不好,設備陳舊,但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俄羅斯的科研人員仍能做出優秀的科研成果,說明這里的師資力量、智力潛力和科研水平是有優勢的。另外,目前俄羅斯在航空、軍工、基礎理論和藝術方面的研究和教育仍居于世界前列。
記者:剛才您提到公費生占留學生比例的1/9,那么公費生的具體構成是怎樣的呢?
裴參贊:公費項目主要分為國家資助和校際交流兩部分,公費生主要是大學講師以上,許多人都是學科帶頭人,或者本專業的技術骨干,也有一些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大學生或者是學校重點培養的對象。
記者:很多留學生經常會在這里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辦事難,有的俄羅斯人有排外情緒,您認為這些困難是否具有普遍性?
裴參贊:留學生在這里遇到的許多困難具有普遍性,比方說俄一些機構辦事效率低下,有個公費老師到學校一個星期了,每天為辦入學手續排隊,有時排了幾個小時,人家下班了,卻什么手續都辦不成。蘇聯時期俄羅斯人把留學生當兄弟朋友?,F在盡管普京總統、政府比較重視外國留學生的情況,但是到具體辦事單位、某些辦事人員就沒那么令人振奮了。同時,在社會變革時期,涌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一些俄羅斯人不能理性對待具體問題,確有盲目排外現象發生。但大部分俄羅斯人還是能夠友好對待外國留學生的。
記者:我曾經聽到有人抱怨說,俄羅斯的生活、學習環境比較不盡人意,有相當一部份同學對在這里留學的前景不十分樂觀。您認為在俄羅斯留學有哪些主要困難?
裴參贊:語言是首要的問題。俄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大部分學生留俄之前,對俄語一點都不了解,雖然這里預科的老師比較有經驗,但是在俄羅斯從零開始學語言,很有可能事倍功半。而且由于中國人比較多,不少學生一直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里,語言的小環境很差。有的同學在這里幾年了,連一個俄羅斯朋友都沒有。有時候上課好像聽天書,有上進心的同學還會想辦法借筆記,看中文相關資料,沒上進心的同學就只有在這里虛度光陰了。其實,要是真正融入了俄羅斯社會,抱怨的聲音就會少很多。
此外,還要面對因為中俄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而造成的困難,這也是一種文化差異,當遇到這些障礙時要抱一種寬容的態度。比如在學習方面,俄羅斯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國內都有區別,學生到俄羅斯讀書,肯定要有一個適應階段。另外俄羅斯和中國的文化氛圍不同,俄羅斯的新納粹的排外傾向,也決定了外國人在俄羅斯要面臨一個安全問題。其實在遇到困難時,換一個角度思考,這種全新的生活體驗,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
記者:國內有些人認為俄羅斯畢業證含金量不高,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裴參贊:我認為持這種看法的人有些以偏概全,在此我想給俄羅斯畢業證書含金量正正名。俄羅斯的一些學校抓教學質量時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有個別學?;蛘吣承W校的個別院系為了經濟效益放寬畢業標準,三年拿到四年的文憑等等。針對諸如此類的情況,我使館教育處堅決把關,和學校進行交涉。
現在形勢有了不小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校對畢業證的發放還是很嚴格的,我們這里很多學生學習非常勤奮刻苦?,F實地講,在其他國家留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我相信只要同學自己努力、學校嚴抓教學質量,俄羅斯的畢業證書一定能得到應有的客觀評價。
使館教育處是留學生的家
記者:在海外留學生逐漸增多的今天,在很多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都遇到權益被侵害的情形,您覺得留學生保護自己權益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裴參贊:首先留學生要加強自我管理、增強法制意識,因為留學生在這里付出的是時間和金錢,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獲,那么留學的意義就會喪失;留學生應該清楚了解學習合同所列舉的合法權益,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時要當仁不讓、據理力爭。
記者:公費留學生在保護權益方面似乎比自費生更有優勢,因為人數少,另外在使館都有登記,遇到問題公費留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由使館出面解決。然而自費留學生所占留學生比例大,遇到的問題相應的就會比較多,您認為自費留學生遇到困難應該如何應對?
裴參贊:對使館教育處而言,無論是公費生還是自費生都是中國留學生,我們都一視同仁。的確,每個公費生在教育處都有詳細資料、都注冊登記,而自費生很多都是由中介公司辦理來俄的,使館教育處無法掌握完整的自費生名單,而且人數眾多,有時確實存在無法兼顧的困難。但是每個中國公民包括自費留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設法和使館取得聯系,以獲得必要的幫助。有很多自費留學生忽視使館在處理一些困難時的作用,經常以自己的方式處理,但效果并不好。比方說遇到個別警察勒索時,很多學生因語言不過關花錢“消災”,這往往助長了一些違法警察的氣焰。
無論自費還是公費留學生都應該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努力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比如說前面的那個例子,被非法拘禁的留學生應該把執法警察的警號記下來,提供給使館,在與俄羅斯警方進行交涉時就會有理有據、有的放矢。
另外,留學生遇到具體困難應該知道怎樣向使館求助,通過網頁及時了解教育處的最新消息,教育處的網址http://www.moscity.com/。教育處的電話號碼:007-495-1437230。使館24小時值班電話9382006,遇到困難的同學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這個電話聯系到我們。
記者:很多來俄羅斯的中國人對這里的社會環境很不滿,光頭黨打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在與執法人員如警察、海關官員打交道時也有被勒索的情況發生。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想安下心來讀書是有一定難度的,您能否給在俄留學生一些建議?
裴參贊:俄羅斯社會治安,目前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在國外留學很艱難,遇到困難,留學生首先應該相信祖國的使館是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使館是家。俄羅斯極少數人盲目排外情緒確實給中國留學生的安全形成了較大的威脅,但是我們應該相信俄羅斯還是有法律的。
去年某校一個宿舍區附近經常發生流氓毆打學生的事件,使館教育處接報后出面與校方交涉,學校十分重視,由一位副校長親自出面與警察局聯絡,警方派人在這個宿舍區巡邏,目前這個宿舍周圍的治安狀況已經得到了改善;其次留學生在這里要依法行事,要了解俄羅斯法律法規,以及學校校規,自己行事首先要合法,如果留學生因為違法而利益受損,是沒有人能夠提供保護的。
在國外留學,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要保持身心健康,第三要學有所成。如果沒有前兩條,那么第三條就很難實現。留學生必須知道來俄留學的目的,否則對自己是不負責任的:一來虛度光陰,二來影響中國人在國外的形象,從而損害學習刻苦的同學的利益。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老一輩留學生在俄羅斯的口碑很好,勤奮好學,我們當代的留學生應該以他們為榜樣。
留學俄羅斯的前景
記者:正如您所說的,公費留學生中很多人都是各個專業的骨干,但是也存在一些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自費留學生,他們的學習需要得到肯定,請問:國家對自費留學生是否有相應的激勵機制?
裴參贊: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為了鼓勵優秀自費留學生,設立了“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對攻讀副博士以上的優秀學生,予以5000美元的獎勵,這個項目2003年開始實施,在五個國家試行。2004年首次分配俄羅斯10個推薦名額。候選人必須在40歲以下,專業不限。2004年有6位同學獲得了獎學金,2005年兩位。目前獲得獎學金的優秀學生名單已經在網上公示。
記者:目前自費留學生最關心的是他們畢業后前景如何,您能否具體談談留俄學生畢業后的走向問題?
裴參贊:隨著中俄經濟貿易往來的頻繁,現在國內對留俄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2002年之前很少有人到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聯系人才招聘事宜,而2003年以來就有好幾家單位過來主動要求使館聯系留俄人才。其中有河北省、廣東省、山東省科技園、無錫市,還有在俄中資企業華為公司等單位?,F在國內人才招聘已經趨向理性,找真正的人才,在這方面使館教育處正在籌建人才庫,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調出登記注冊的留學生資料,努力向國內推薦優秀人才。
記者:您對目前的留俄中介機構怎么看?
裴參贊:目前我們還沒有收到對中介公司的投訴。但是建議在來俄羅斯之前,學生和學生家長一定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里的情況,對自己的前途有個認真的規劃,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留學資源。在遇到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時候應該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