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4歲半的印度男孩辛格·布什亞,本來像千千萬萬印度小孩子一樣,過著貧窮的生活,但在5月初的馬拉松大賽中,辛格爆發出驚人耐力,連跑6小時30分鐘,一下子成了世界名人。
辛格的故事,使人聯想起電影《阿甘正傳》里不停跑步的阿甘。賽事早已結束了,他的故事傳遍世界,對于小辛格來說,直接影響就是擺脫窮困,三餐得以溫飽。不過,有許多人看不過眼,開始出面干涉,政府甚至給他發出“禁跑令”……
跑,還是不跑,印度社會的爭論仍未平息,“小阿甘”無法自主!
出生不久被賣掉
辛格出生在印度奧里薩邦一個貧窮的家庭,出生后不久便喪父。母親無力撫養,以800盧比的低價把他賣給一個街邊小販。
現在充當辛格跑步教練的戴斯,本來是教柔道的。有一天,他在武館門外發現辛格頑皮,欺負其他小朋友,一怒之下罰辛格跑步,不得停下來。5小時后,戴斯從外面回來,愕然發現辛格仍然在跑,而且面不改色,不禁嚇了一跳。
靈光一閃,戴斯知道辛格是一個可造之才,毅然付了800盧比給那個街邊小販,把辛格轉買過來。之后,戴斯由一名柔道教練搖身一變,成為馬拉松長跑教練,每天要辛格練跑48公里。
5月2日的馬拉松大賽,路線是由印度布里市到布巴內斯瓦爾市,全程70公里。辛格在6個半小時內跑了65公里,終于支持不住。雖然未能完成整項賽事,但他已經締造了一項新紀錄,成為全球年紀最輕的馬拉松跑手,名字記入印度《LIMCA紀錄大全》。
政府下達“禁跑令”
名字響了,麻煩也接踵而來。首先,有醫生猛烈抨擊戴斯,指任何10歲以下還未開始發育的小孩子,都不適宜接受長跑訓練;體育界人士也加入圍攻,指戴斯由柔道教練變成長跑教練,簡直荒謬,完全是為了一己私利,以不人道和殘忍的方法訓練和強逼辛格跑步,漠視他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危害他的生命;同樣靠跑步功成名就、揚威國際的印度“短跑皇后”烏莎,也覺得大有問題。她說,以辛格這個年紀,要他跑一公里也難,何況是六、七十公里?
最后,政府在一片爭議聲中,對小辛格下了“禁跑令”。
小辛格能跑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他的名字愈來愈響,生活水平也不斷獲得提高。現在,他不但不用再挨餓,還可以天天享用豐富美食,生活無憂。面對一大幫“大人物”的議論,單純的辛格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他天真地告訴記者:“我喜歡跑步,沒人逼我!
戴斯對此滿肚子委屈,他說:“辛格現在成了名,政府官員便諸多聲氣。以前他們一家挨餓時,這批官員又在哪里?母親走投無路,要把兒子賣給別人時,這批官員又做過什么?”
愿望就像肥皂泡
辛格的生母知道政府有意禁止辛格跑步后,初時感到錯愕,繼而大發雷霆,力數政府的不是:“什么禁令?政府內有誰可以決定辛格的前途?”
母親已經記不起辛格是在何年何月何日出生了,只依稀記得他來到世上那一天,剛好有一股旋風吹襲奧里薩邦。辛格就在烏云蓋天,狂風暴雨之下,在他們一家居住的貧民區呱呱落地。辛格的母親是一名洗碗碟工人,與丈夫生了4個孩子。丈夫是酒鬼,經常喝得爛醉如泥,不事生產,兩年前死去了。
母親每月只賺取微薄的收入,根本無能力養活一家,于是狠心把家中最小的孩子辛格賣掉。對三餐不繼、飽經風霜的窮人來說,能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已經是十分了不起的事。當母親知道辛格有過人的長跑本領時,很為他感到自豪。
她的愿望其實很簡單,只希望兒子發揮天賦的才能,跑出個未來,為自己,為家人,擺脫窮困。現在政府要做出干預,強行禁止辛格繼續跑,母親的愿望就好像一個肥皂泡,瞬間幻滅了。
他的MTV收視率最高
雖然“印度小阿甘”辛格的故事引起議論紛紛,社會人士反應不一,有人嘖嘖稱奇,有人破口大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辛格現時已經成為印度大紅人。當地一家電視臺為他寫了一首歌,還為他拍攝音樂錄像帶,成為近來收視率最高的MTV。
那首歌名叫《BudhiareBudhiare(布什亞!布什亞!)》。MTV的畫面,全是辛格在教練指導下練習柔道和跑步時的剪輯片段。只見小辛格一邊跑步,小腦袋一邊左搖右擺,毫不氣喘,十分精靈。在其中一個鏡頭中,還可以見到辛格在翠綠的鄉郊地區,拿著火炬不停地跑。
歌詞的大意是:辛格年紀小小,腿腳細細,但他從來不會感到疲倦,一定可以愿望成真。奧里薩邦為辛格感到驕傲,祝愿他將來取得更大成就,奪取更多獎牌,為國爭光。
(官元靜薦自《海外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