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跤是老年人時有發生的事,輕則疼痛幾天,重則引起骨折,因跌跤而導致死亡者亦時有所聞。在美國,外傷是年過65歲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原因,而這些外傷又多與跌跤有關。故慎防老年人跌跤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據統計,室外跌跤在老年人中占多數,絕大多數都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當然,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點也不容忽視。
外因:環境因素是“元兇”
天氣情況在眾多環境因素中,天氣情況首當其沖。下雨、下霧、刮風會影響能見度,而雪天、冰凍又充當了道路的“催滑劑”,驕陽似火的烈日也會讓人頭暈眼花。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出門,年輕人也要小心翼翼,更別說老年人了。因而,對老年人而言,在此時足不出戶是上策,一定要外出,也需家人陪同。
道路情況各種不良的道路情況是導致老年人室外跌跤的第二原因,如人行道高低不平,隨意丟棄的果皮、瓜子殼、包裝塑料袋、舊繩子,損壞了的臺階等。因此,經常維修凹凸不平的道路、樓梯,及時清掃地上的垃圾、果皮、雜物,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等,對保障老年人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車輛情況據調查,老年人被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撞倒的也為數不少。要防止這一點,應教育年輕人尊老、讓老、護老,以保護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此外,擁擠的場合或上下公共汽車、渡船,也是造成老年人跌跤的因素。因此,老年人外出最好避開高峰時間,在公共汽車上提倡給老年人讓座也是十分必要的。
內因:老年病“推波助瀾”
如果說環境因素是導致老年人室外跌跤的外因,那么,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點則是跌跤的內因。上了年紀以后,身體各部分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以致步態不穩、手腳不靈活、應變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視力下降等。此外,對老年人而言,幾乎任何一種嚴重疾病都能引起跌跤,如腦動脈硬化、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高血壓、心臟病、體位性低血壓、重度貧血、消化道出血、前庭功能障礙等,因而,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老年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跌跤。
預防:齊頭并進奏響“平安曲”
由于老年人容易跌跤,而跌跤的后果更為嚴重,因而,預防老年人跌跤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預防應從自身的健康狀況做起。如上所述,幾乎任何一種嚴重疾病都能引起跌跤,因此,老年人進行定期的體檢是必要的,以求對上述疾病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二、不少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癥等,他們長期服用擴血管藥物、降血壓藥,這些藥物往往有頭暈、頭痛、體位性低血壓等副作用;還有一些老年人睡眠欠佳,常用鎮靜、安眠藥物,這亦可引起頭暈、精神不振、反應遲鈍等副作用。因此必須遵醫囑,服藥期間外出要特別小心。
三、小心謹慎,出入平安。除以上諸多注意事項外,老年人出門不宜穿高跟鞋或很滑的塑料底鞋,鞋的尺碼不合、褲腳太長也應避免,晚間盡量不出門。
四、積極鍛煉,增強體質。俗話說:人老先從腿開始。所以,老年人可選擇有規律的且可耐受的負重行走、慢跑或快步走、健身操、跳舞等鍛煉方式,以保持肌肉及四肢關節的良好功能。這不僅能使腰和腿的肌肉變得堅實有力,而且對改善心肺功能亦大有裨益,從而可減少跌跤的可能性,即便跌跤,也可盡可能地將危害降至最低。當然,對老年人而言,鍛煉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切勿進行競技性的或比較劇烈的運動。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所夢寐以求的,為此,提醒各位老年朋友,為了您的健康,出門腳下千萬留神,祝您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