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視新聞時幾乎每一個人都要看每天的氣象新聞,有些人還會關心電視新聞所報道全世界各重要城市的氣象。兩個人從不同的地方來相會,首先問的問題就是所住的地方冬天是否很冷?為什么溫度對人如此重要呢?假使有一天你從南方到北方,或者由平地到了高山,正好寒流來襲,身上又沒有多穿衣服,這時你就會深深體會到為什么人那么關心氣溫,因為溫度的高低使人感覺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讓人丟掉生命。
不僅人對溫度很敏感,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對溫度都很敏感。生活在不同環境的生物對溫度有不同的適應機制。在接近北極的地方有一種類似向日葵的植物,花似碗狀,每一片花瓣似拋物線型,可以反射日光,將熱能集中在中央花蕊的位置,如果周圍環境的溫度大約15℃左右,其花蕊位置的溫度則大約可以達到25℃,這種植物的花類似向日葵,有追蹤日光的行為,就是隨著太陽位置而轉動。
在寒冷的天氣中,許多小昆蟲喜歡徜徉在溫暖舒適的花蕊中,當云彩遮日,稍有涼意時,這些小昆蟲又飛到另一株花朵上享受冬天太陽的溫暖,如此在不知不覺中就為花朵傳粉,昆蟲與植物之間相互幫忙彼此都得到好處,這是大自然中互利共生的很好例子。
在我國南方的山區有一種絨毛天蛾,可能是因為身體上多毛因此得名,成蟲都在寒冷的2月及3月間出現,2、3月間海拔約2000米的山區的確很寒冷,但是這種絨毛天蛾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中卻為什么不會被凍死?專門致力于昆蟲溫度調節研究的昆蟲學家發現,雄蜂及夜行性的蛾類,在氣溫0℃時,會因為不停振動翅膀,可以使胸部的溫度增加到30℃至37℃,有利于它們在寒冷的夜晚活動。他們利用天蛾做實驗的材料,結果發現天蛾可以對周圍環境的改變產生反應,促使代謝率改變,來調節體溫。并且發現胸部因振動翅膀產生較高的溫度可以經血液流向腹部,此時血液是充當制冷劑的功能。當你知道昆蟲如何適應溫度,你是否會贊嘆大自然的奇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