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不同術式下頜角截骨術后山羊咬肌再附著過程,并與正常咬肌附著進行比較,探討下頜角截骨術后咬肌一下頜骨再愈合過程對口腔咀嚼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以16只成年山羊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入A、B、C、D四組,每組4只。A組:隨機取一側行下頜角弧形截骨術;B組:隨機取一側行下頜角弧形截骨術+咬肌部分切除術;C組:隨機取一側行下頜骨外板取出術;D組:隨機取一側行下頜骨嚼肌剝離術。分別于術后1月、2月、3月、6月于各組咬肌再附著區行組織學觀察及骨膜厚度測量。結果:術后3個月前,各實驗組界面愈合有一定差別,恢復程度依次為咬肌剝離組,去下頜骨外板組,去下頜角組,去下頜角及咬肌組,術后3個月后各實驗組肌骨界面恢復情況無明顯差別,術后6月各組肌一骨界面結構類似于正常咬肌附著。骨膜厚度測量結果,咬肌剝離組在術后2月時基本恢復正常厚度,其余實驗組在術后6月時恢復正常厚度。結論:下頜角截骨術后2個月,咬肌一下頜骨附著初步重建,術后3個月,建立較牢固的肌骨附著,術后6個月,肌骨附著基本恢復正常。間接說明下頜角截骨術后3月,患者可逐漸恢復正常的咀嚼活動。
[關鍵詞]下頜角;咬肌;再附著;界面;組織學
[中圖分類號]R7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6)11-12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