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凌晨,沙坪壩區曾家鎮虎峰山,熊熊山火映紅了半個天空。
此時,一場森林大火,借著風勢,已經在虎峰山頭肆虐了整整10個小時!
曾家鎮派出所10名熟悉當地山勢的民警,成了前往火場的向導,29歲的何偉,就是這10人向導組的一員。到11日深夜,何偉帶著救火人員,已往返虎峰山火場十多個來回。
12日凌晨零點左右,200多名增援的消防官兵來到虎峰山下。何偉和村民曹愉,再一次帶著救援官兵在黑暗中上山。
凌晨1時左右,增援隊伍摸上了虎峰山火場。
風向突然倒轉!
火魔掉頭向增援隊伍飛撲而來!一條火龍迅速抄到了人群的后面,一片竹林頓時化為一片火海!
腹背受敵,進退兩難!
“不好!趕快撤退,我們不能再接近火場了!”何偉大喊一聲,手指著一條近乎垂直的陡坡路。
現場指揮部同時下達撤退指令。
“你們先撤,我來殿后!”擔心有人掉隊,何偉果斷地要求跟在隊伍的最后。
200多人退出了火場。
“何偉呢?”隊伍下行200米后,離何偉最近的曹愉回頭一看,不見何偉的蹤影。
曹愉等人立即四處尋找。在下山小道旁6米多深的一處山崖下,他們在一片亂石和樹樁中找到了滿頭是血、不省人事的何偉。
一個多小時后,救護車一路狂奔,載著何偉駛向西南醫院。醫生很快確診為特重型顱腦外傷!
何偉的傷情,牽動著市領導的心。
市委書記汪洋迅速趕赴西南醫院,要求醫院用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物、最好的辦法,盡一切努力進行搶救。在病床前,汪洋滿懷感情地稱贊何偉是重慶的驕傲,號召全市公安民警和全社會學習何偉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的精神。
何偉是江津人,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2001年,他通過報考公務員,成為一名警察,在沙坪壩區公安分局巡警支隊工作,2003年,被分到曾家派出所,擔任戶籍民警。今年7月中旬,他開始從事案偵工作,任派出所案偵小組組長。
“兒子太敬業了。”何偉60歲的父親何明富說,由于兒子工作繁忙,他們都是在電話里相互問候。11日中午,他打電話叫兒子回家聚聚。在得知兒子正忙著救火時,還特別叫他注意安全。沒想到,他當天就血灑火場……
8月19日0?押05分,何偉因搶救無效,獻出了年僅29歲的寶貴生命。
獲悉噩耗,汪洋向救火英雄何偉致以沉重的哀悼。市長王鴻舉趕赴西南醫院,向何偉的家屬表示慰問。一進門,王鴻舉就緊緊握住何偉父親何明富和母親周世文的手說:“我代表汪洋同志和市委、市政府向你們表示敬意,感謝你們養育了一個好兒子!”
“何偉同志,你累了,好好休息吧!何偉兄弟一路走好!”8月21日上午10點,何偉烈士追悼會在重慶殯儀館舉行,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長朱明國在會場致悼詞時,失聲痛哭。
“何戶籍,我們想念你!”、“何兄弟,一路走好!”……群眾舉著自制的紙牌,飽含熱淚,與何偉告別——英雄犧牲后,上萬名群眾自發前往吊唁。
“小何愛笑,每次入戶都幫我干點活,從不冒火。”年近七旬的劉大義老人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到曾家鎮,再坐車趕到殯儀館,當大家勸她坐下休息一會兒時,她抹著眼淚說:“我不累,一想起小何,走再遠的路我都不覺得累。”
“何戶籍走好啊!兒子已經說了,出來要重新做人。”在追悼會上,一位白發蒼蒼的婆婆,在人群中不停重復著這句話。
她叫黎楊碧,曾家鎮虎峰村人。
今年7月,根據線索,何偉和其他民警一道,在黎楊碧家里逮住了她的大兒子、在逃犯代三海。黎楊碧哭著說沒人給自己養老,不讓何偉帶兒子走。正當眾人不知所措時,何偉突然給黎婆婆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說:“您的兒子我們必須帶走,因為他犯了法。抓了您兒子,我給您養老。”何偉的一番話感動了黎婆婆,抓捕工作順利完成。
黎婆婆收養了一個小男孩,名叫代吉,今年10歲了,一直上不了戶口。何偉得知情況后,三天兩頭往黎婆婆家跑,幫忙辦戶口。
“曉得何戶籍受傷后,我們去了醫院兩次,但都沒讓見。”黎婆婆說,“真沒想到何偉就這么去了,好人啊!”
何偉走了,永遠地走了。撤退時,何偉手中的手電筒之光,照亮了戰友們的人生之路。而今,烈士雖然走了,但他的生命之光和挺身而出的獻身精神,卻永不熄滅。生前,何偉先后三次受到嘉獎,犧牲后,榮獲“救火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記個人一等功、“革命烈士”等榮譽。8月26日,市政府決定追授何偉“重慶市人民衛士”的光榮稱號。9月6日,市委常委會決定追授何偉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