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缺血性中風中醫證型與血中性粒細胞表面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1)、血小板膜上P選擇素(CD62p)變化的關系,對缺血性中風進行客觀化研究,以揭示缺血性中風的病證本質。方法 將72例缺血性中風病人辨證分型分為3組:痰瘀阻絡型組、痰熱腑實型組、氣虛血瘀型組,每組24例。另設健康對照組(同期體檢健康人員24名)。用流式細胞術測定各組的血中性粒細胞表面(1CAM—1)、C1)621)的表達水平,并進行比較。結果 缺血性中風病人血ICAM—1、C1)62p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1):缺血性中風3證型組之間,痰瘀阻絡型組ICAM—1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氣虛血瘀型組和痰熱腑實型組(P<0.01);痰瘀阻絡型組和氣虛血瘀型組CD62p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痰熱腑實型組(P<0.01);3證型組中以痰瘀阻絡型組的ICAM—1、CD62p升高為最顯著。結論 缺血性中風不同評型的IC/Lb卜1、O)621)表達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ICAM—1反映了體內痰阻或痰瘀互結的病理狀態,而CD62p反映了體內血瘀狀態,提示痰瘀阻絡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病機關鍵。
關鍵詞:缺血性中風;病證本質;炎癥;痰瘀互結
中圖分類號:R743.3 R25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6)09—07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