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看來,今天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因為今天的中國,在世界上承擔著非常重大的責任。首先,中國代表著經濟的增長和迅速的發展;另外,中國也是有助于實現世界平衡的一支和平力量;此外,中國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法中之間的共同信念
今天的世界面臨著很多的危險。我認為必須要加強法國和中國之間的幾個共同信念,以便能夠共同為世界的平衡與和平作出貢獻。
第一個共同信念是多邊主義。如果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等級制的世界,這不符合世界多樣化的要求。為了實現我們共同追求的多極世界,在亞洲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國存在,需要有一個尊重他國的中國的存在,而且也希望有一個對世界未來充滿信心的中國的存在。
第二個共同信念是,實現多極世界必須有一個法律規則,這些規則的主要來源是聯合國。法國和中國多次表示,國際范圍內采取的任何行動都應當尊重這些規則。我想這就是中國的努力方向和中國所努力遵循的原則。比如,在朝鮮核問題上中國所作的努力。比如,伊朗核問題與伊拉克問題。
第三個共同信念是我們都希望能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是非常需要文化多樣性的。我認為,如果要實現世界和平,我們就要尊重不同的伙伴所展現出的不同的多樣性。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實現和平,而尊重他人就意味著尊重他人的文化。要拒絕想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強加給他人的想法。
世界應幫助中國和平崛起
我認為,世界應當共同努力,保證中國能夠成功地融入國際社會,幫助中國實現和平崛起。
關于中國的發展,存在著一些標志性事件,比如,中國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以及2008年北京將要舉辦奧運會,2010年上海要舉辦世博會。我想,通過這些事件,中國將會成功地融入到國際社會當中,而世界各國人民也會來到中國。
現在,中國正在認真地籌備這些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但是在我看來,中國的朋友們也應當好好面對這些即將在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因為我認為,世界投向中國的目光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充滿好奇心,并且非常尊重的目光。他們不應該透過西方的“有色眼鏡”來看中國。作為中國的朋友,我們都需要為此作出努力。
在歐洲國家,也要向公眾輿論作出解釋。因為公眾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感到非常不安,他們擔心世界上的變化會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我認為,現在中國政府需要做這種解釋工作。在法國,我們同樣需要做這種解釋工作,那就是我們應該告訴大眾,國家要實現發展,就需要和世界一起發展。我們不僅需要歐洲國家,而且還需要同其他的國家建立關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國家的發展。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
要很好發展伙伴關系,就要知道雙方都存在什么問題。比如,我們知道,中國存在環境保護問題,而法國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在科研發展、社會和諧上,所以法國在這方面表現出了堅定的決心,要很好地解決面臨的困難。
在巴黎郊區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郊區所發生的騷亂,進一步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很好地向普通大眾解釋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而且應當告訴他們,如何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關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創造財富,但是要更重視如何才能更公平地分配財富。中國的“十一五”規劃就提出了這一點,而這也是法國所追求的目標。
現在我要說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在中國遇到困難的時候,法國總是第一個愿意表達友誼的國家?我想戴高樂將軍告訴法國甚至全世界一句重要的話,就是“我們決不能夠害怕”。一旦法國信任某一方的話,它從來不會感到害怕。三年前,我們看到中國朋友面臨著從未遇到過的“非典”,我們堅信中國朋友一定能夠找到辦法來克服困難。現在在禽流感的問題上,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同樣表現出巨大的勇氣來面對困難,動員民眾起來抗擊。法國方面完全有信心,相信中國人有能力解決一切危機。
21世紀的主流思想是和諧
如果說中國在世界經濟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那么,對21世紀世界思想的發展,中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為20世紀思想的主流是對抗的思想,認為只有對抗才能產生真正的活力,而21世紀的思想完全不同,我認為應該是一種和諧的思想。現在法國的很多學者都主張一種復雜性思維,他們認為在政治思想方面應當能夠把反面的、對立的、沖突的東西都能夠容納進來。這種思維歸結起來,其實就是超越的思維,和諧的思維。而我認為,中國的古老文明為世界上和諧思想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因此,可以看出,法國對中國的信任并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而更多的是文化和政治層面的,而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對中國的信任才是一種可持續的信任。我們也非常希望和中國的經濟合作,但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超越這種簡單的經濟思維,因為我們對中國的信任是在文化層面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有無數的理由告訴自己:你必須要成為中國的朋友。而且最后我想說,今天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樂觀的人。
(摘自《參考消息》劉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