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三部門聯合通報解決“執行難”
6月21日,中紀委、最高人民法院和監察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人民法院在辦理黨員和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非法干預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案件中溝通情況、建立典型案例通報制度,切實解決人民法院“執行難”問題。
中紀委督辦沈陽涉黑涉毒案
日前,由中紀委和公安部直接負責,抽調遼寧省公安廳、省內各公安機構200余人成立專案組,調查因毒販宋鵬飛在廣州落網牽出的沈陽公安高層涉黑涉毒案件。沈陽市現禁毒支隊支隊長陳鑫、沈河分局原局長曲月福、現局長張保華(發案時)等一百多名警官被抓。
廢除腐敗官員死刑引發激烈爭辯
《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重大對策研究》課題組組長王明高在《南方周末》上提出的關于“廢除腐敗官員死刑的倡議”,一經發表即在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公眾普遍認為,廢除貪官死刑有違社會倫理且有舍本逐末之嫌。
廣東清理資產保廉潔
為杜絕私設“小金庫”和濫發錢物行為,廣東省政府集中收回了41家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閑置)辦公用房、閑置土地、招待所(培訓中心)以及其他資產,面積達32萬余平方米。近日,廣東省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移交儀式在廣州市舉行,這標志著廣東省對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管理改革進入了新階段。
新疆一法院涉嫌單位受賄受審
烏魯木齊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因涉嫌非法索取、收受賄賂款451萬余元,涉嫌單位受賄罪。法院原院長楊志明、執行局局長蔡紅軍、原辦公室財務會計王青梅涉嫌單位受賄罪、受賄罪、貪污罪出庭受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在當地法律界引發了爭議,司法機關能否作為刑事被告受審成為爭議的焦點。專家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法院涉嫌單位受賄罪成為被告的案例,這個案件成為世界司法史上的奇聞。
廉政賬戶“重出江湖”醫藥衛生領域引爭議
從7月份開始,全國衛生系統針對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項是,針對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接受生產流通企業的回扣、提成行為,各地結合不同的實際情況建立回扣賬戶,醫務人員若主動上繳回扣到廉政賬戶里,就可以減輕或不再追究相關責任。專家認為,用行政規定最后期限的方式“不再追究相關責任”,不僅引起法律和行政關系的混亂,也會讓人們對“違法必究”的原則感到深深懷疑。
科技部向學術腐敗開刀
針對科技評價和計劃管理制度不健全、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以及科技界學風浮躁、學術腐敗等現象,“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將在七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制度建設和落實的力度,根治學術腐敗,肅清不良風氣,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
國際
澳大利亞承諾愿協助中國遣返外逃貪官
7月1日至7日,澳大利亞司法部長菲利普·拉多克率領由資深律師組成的法律服務代表團對北京和上海進行訪問。此行啟動了一些兩國之間司法協作領域的談判。菲利普·拉多克表示,“澳大利亞愿協助中國遣返外逃貪官”。
我國開展《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學術研討
6月23日至27日,由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與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主動主辦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中國刑事法治的協調完善”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召開,近百名國際刑法的專家、學者與實務界人士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世界首家反腐敗學院籌建
7月4日,國際刑事警察組織(簡稱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羅納德·諾布爾與奧地利內政部長莉澤·普羅科普在維也納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在維也納周邊地區建立一所集培訓與研究為一體的反腐敗學院。該學院計劃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全世界唯一一所從社會學、國民經濟學、心理學等多角度研究腐敗現象以及傳授反腐敗知識的學術機構。
高官腐敗成社會毒瘤印度政府管高官賬戶
印度是世界上腐敗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頻頻出現的高官腐敗丑聞讓印度政府決心嚴管。《印度時報》等媒體15日報道,印度聯邦儲備銀行日前對所有在當地的外國銀行下達了強制令:必須隨時監控并匯報印度“政治公眾人物”在銀行的開戶及資金往來情況。
國際足聯官員腐敗遭解職
6月17日,國際足聯執行委員會一名來自博茨瓦納的官員伊斯梅爾·哈姆吉因高價倒賣世界杯門票而被解職。國際足聯當天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將這名官員解職并勒令其立即離開德國。
意大利前王儲涉嫌經營跨國賣淫集團入獄
6月16日,意大利末代國王之子、69歲的前王儲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因卷入一樁涉及賣淫、洗錢、腐敗和偽證的丑聞,被意大利警方逮捕。這樁丑聞已經挖出多名涉案的大人物,甚至包括保加利亞前國王、前總理西美昂二世。已經被捕或是被軟禁的嫌疑人已有13名,其中包括意大利前外長詹弗蘭科·菲尼的發言人。
越總理辭職新主席以反腐聞名
越南反腐斗爭已進入了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6月16日,越南總理潘文凱在國會發表講話,正式請求國會接受他的辭職要求,并在講話中為越南出現的貪污腐敗問題道歉。6月27日,越南第11屆國會選出了以反腐敗聞名的新國家主席——阮明哲,和曾經留學中國的新總理——阮晉勇。新任領導人誓建法治國家,與腐敗勢力斗爭到底。
聲音
無論從立案數、破案數還是打擊處理人員數量都是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這個統計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近年來我國商業賄賂犯罪的客觀狀況,在一些行業和領域,商業賄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潛規則”,已是不爭的事實。應當說,犯罪形勢十分嚴峻。
——公安部負責人
貧富分化背后的因素,一是腐敗二是壟斷,懲治腐敗以實現機會平等是跟效率提高正相關的,壟斷部門收入非常高也不是因為人的能力問題造成不平等。要縮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就是把腐敗治住、使壟斷行業實現市場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
當前土地違規嚴重的一個原因是各地政府處于換屆時期,新領導希望出成績。1998年至1999年‘圈地熱’就是與換屆有關,2003年至2004年土地調控處理的其實就是當年圈地的后果。”
——全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黃小虎
治理商業賄賂,要借鑒扁鵲三兄弟治病的辦法,既要防又要治。只有抓好違紀違法案件和違紀違法人員的查處,才能遏制商業賄賂現象的蔓延,有效預防此類現象的發生。對于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參與或干預企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謀取非法利益、索賄受賄的行為,要排除干擾,一查到底,決不手軟。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啟智
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腐敗問題出現了新的特點和情況,即從公路建設領域向水路建設領域滲透,從工程建設領域向經營管理方面蔓延,從拉攏腐蝕領導干部向拉攏腐蝕評標專家變化等。
——中紀委駐交通部紀檢組組長金道銘
今后福建省凡公立醫療機構發生嚴重亂收費行為,對院長要一律先免職,然后再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依紀作出相應處理。
——福建省衛生廳廳長楊平
數字
600萬
日前,中國醫院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護理學會聯合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國600萬名醫務人員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行動起來,做好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
346件
從今年2月下旬起,陜西省物價局對該省的涉農價格和收費進行了專項檢查,目前已查出價格違法案件346件、違法所得金額875.47萬元。
90%
2004年至2006年一季度,四川省成都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商業賄賂案件162件181人,占同期辦理賄賂案件總數的90%,占同期查辦職務犯罪總數的25%,高發多發態勢明顯。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