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難題。這是小學生的同感,也是教學重點。我想作文的難易與否,就在于教師是否以學懂、學通、學活以學字、詞、句為基礎,巧妙而有效地去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身邊的小事而學寫作文。
我們都讀過李白的《靜夜思》、冰心的《小桔燈》、魯迅的《一件小事》等,這些從古至今膾炙人口的名著不都是來源于平凡的身邊小事嗎?
在生活中有人對身邊的小事熟視無睹,有的人卻反想頗深,關鍵在于是否有心思。只有精思多感,才能觀察入微,才有文章主題,才能得到新的啟發。所以,無論是上下課,還是校內外活動,我都有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學生思考的都是一些司空見慣的身邊小事,“老師為什么讓我們組織班會?為什么讓我們出板報?為什么不讓我們騎自行車上學?課間為什么和我們一起打雪仗等”。這些“為什么”又推動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班級里有的學生朗讀有聲有色,有的寫字有板有眼,有的手工作品活靈活現……從這些學生耳濡目染的小事中學寫作文,既能言之有物,又能以物運用比喻、聯想、夸張等修辭方法,在選材、構思、遣詞造句上給學生以清楚明了的點化。就以做手工為例,老師問: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一件什么樣的手工?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用了什么材料,怎樣一步一步地做?哪一步難做?當時的想法、動作、神態怎樣?成功后的心情怎樣?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對成品的姿態、作用加以想象,這就是文章的結尾。如此引導下去久而久之學生漸漸地對作文有了興趣,并積極動腦去注意觀察身邊的諸多小事,并把這些現象生動地列入習作中去。
我班有一個身材瘦小的男孩,他很聰明,只要他把注意力放在聽覺上,稍一用腦,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他會對答如流;假如他把注意力放在視覺上,緊盯著老師的目光,稍一錯開,就立即投入與課堂無關的花樣上來,擺弄各種玩具,拼湊各種模型,吃起大家還沒來得及認識的小食品等。他的成績忽高忽低,尤其是作文,不是讓姐姐代寫就是抄襲。如此狀況,就從他自身小事中選一個上課吃小食品的一件小事,順其自然地啟發他。下課了,我把他從同學堆里叫過來,問他:“你吃早飯了嗎?”沒想到這一問,機靈的他如同觸電一般,手足無措、面頰通紅,結結巴巴地說:“沒、沒有。”“為什么?”我又問,“小食品比早飯好吃多了,味道棒極了!”“你有錢買嗎?”他立刻興奮地說:“我家族中,我這一代就我一個男孩,我一要錢,爸爸、媽媽就給,爺爺、奶奶甭提多疼我了,不要也給,我從不斷錢,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他們對我可好了!”“你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買的?”他說:“早晨上學時在超市,那個超市又上了四種新產品,我每樣都買了,到校就上課了。”于是我說:“你剛才對老師講的這話就是吃小食品的起因,你能把它再復述一遍嗎?”他瞪大眼睛看著我,有些疑惑。“今天這事可以是你下篇寫事作文的主題,而這一段就是事情的起因,你比他們可要捷足先登了。”我話音剛落,他非常高興,說:“我常常不吃早飯用小食品代替,因為小食品……”他說到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時的得意神情,我提示他說,這一點你想到比同學們優越了,對吧?能加上你的心里想法嗎?你說:“我常常挺著胸脯,拍著肚子傲慢地說:這里是小食品超市,你們行嗎?”當他復述之后我接著問:“為什么上課吃呢?”“小食品太誘人了,香味直往鼻子里鉆,我忍不到下課就上課吃了。”“不怕老師發現嗎?”他不好意思地回答:“怕!所以為了尋找機會吃,我全部精力都用在緊跟老師的眼線跑,只要一離開或一轉身板書,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早早準備好的小食品塞進嘴里,還沒等咀嚼,老師就轉過身來讓我們回答問題,我飛速地低下頭,忐忑不安一動不動地盯著書,心里默默地祈禱,老師別叫我,千萬別叫我!沒靈,還是被老師叫了起來,別說是回答問題,就連老師提的問題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況且嘴里還塞著東西呢。我只好低下頭,緊閉雙唇等待著老師的發落和同學們的嘲笑,因為有時候我給同學們制造點兒惡作劇什么的,本來他們對我就不滿,后悔不該上課吃小食品。小軍,啊!老師又叫別的同學了,又躲過一劫,我如釋重負,太幸運了!上帝還是開恩的,沒被老師發現,太好了!好極了!”因為有了上一段的復述,這一段他說得就在意了許多,措辭也非常得當。整理完這一段后我又接著問:“錢多好嗎?”他不假思索地說:“不好!”“為什么?”他說:“不是買玩的,就是買吃的,太影響學習了,再說沒有規律地吃東西胃也吃壞了。”“那當然,小食品是油炸的,又含防腐劑,對身體必然有害,也許還會影響智力發育。通過這件事,你有什么感想?”“以后不要向家人要錢了,給錢可以買些幫助學習進步的書看,多長些知識或把錢存起來自已交學費,家人會更愛我的,我還要天天和家人一起吃早飯,體貼家人的辛苦,做一名身體好、學習好的好學生,把妨礙學習玩的、吃的通通拋棄。”如此啟發作文久而久之,不僅他的作文內容廣泛、情感并發,而且其他同學也不例外,有的文章還登在了《小學生作文報》上。
其實,作文的過程就是教孩子們發現、思維的過程,也是學生抓住身邊小事特點,由表及里感受事物的本質,即寫好作文的過程。正如有人說的那樣“燈光月影尋常事,開掘聯想出奇文”。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新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