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課堂開篇,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使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
1.游戲情境導入
英國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孩子開發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愛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將游戲有機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可以使他們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時,上課伊始,我故弄玄虛,對學生說:“現在老師和大家做個游戲,你報出任何一個數,老師都能很快判斷出這個數是否能被3整除。”學生好奇,躍躍欲試,爭相報數。有一名學生出了一個多位數想難住老師,我看后肯定地回答:“這個數能被3整除。”學生急不可待,“老師您是怎么知道的?”此時,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故事情境導入
課堂上,教師抓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點,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和飽滿的激情,描繪出一個生動、曲折的故事情境,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實踐證明:當學生的興趣濃厚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例如:在教學“比和比例”這部分知識時,教師繪聲繪色地說:“在一個深山密林里,幾位警察叔叔正在追捕一名逃犯。忽然,他們意外地發現罪犯逃跑時丟掉的一只鞋。這時,一位警察叔叔拿起鞋仔細觀察一會兒,略加思索,說‘罪犯的身高在1米70左右……’同學們,你想知道他根據的是什么嗎?”(因為人腳和身高的比大約是1∶7)當學生迷惑不解,急于知道結果時,老師便點出新課題。
3.表演情境導入
在課堂上讓學生上臺表演,為他們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也能將煩瑣、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如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上臺實際表演,或分小組表演,充分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兩地”、“相向”、“相對”、“相遇”、“同時”等詞語,可以起到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的作用。
(綏化市逸夫小學 田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