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46億年的發展史中,最具影響的物種只有恐龍家族及人類。但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這兩個種物種都很不完美,也很不成熟。
先看看恐龍。恐龍統治地球將近1.5億年,并沒有給地球帶來建設性的成果,而是徹底地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最后遭到上帝的懲罰,全部滅絕。恐龍骨骼化石有8種,最小的恐龍只有12千克,最大的卻重達13噸。超級恐龍波塞東龍的體重甚至達幾十噸。當陸上和天上恐龍毀滅之后,海里的恐龍卻被上帝懲罰而淪為鱷魚。科學家對11種現代鱷魚進行了研究,計算得出的結論證明,體形與體溫關系曲線完全與恐龍相吻合??铸埮c鱷魚的體形與體溫密切相關,體溫越高,體形越大。它們的體溫都在20℃~48℃之間。
再看看我們人類,人類統治地球至今只有短短的500萬年,也沒有給地球創造出什么積極成果。就5000年的所謂文明史來看,人類社會充滿了戰爭、壓迫、掠奪、殺戮,實在沒有什么文明可言。僅存的一點可寶貴的、值得佛祖、上帝憐惜的只有科學精神??墒?,從古至今,卻沒有一位科學家是富有的,健康、快樂、長壽更談不上。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更慘不忍睹,比恐龍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生理上,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卻比不上狗的嗅覺,比不上鷹的眼睛,比不上蝙蝠的聽覺,比不上火蜥蜴的斷膚再植,比不上袋鼠的滯育能力(癌癥橫溢、折磨人類),比不上海豹的潛水能力。我們來自于海洋,卻無法在海洋里遨游;我們的靈與肉來自于外太空的引力光量子,卻無法飛翔星際。
重造地球人類,是上帝的意愿。當然,現在的更優秀種群的出現,不可能再靠《圣經》里的上帝,而只能靠人類自己,由人類自己救自己。
人類面臨著抉擇!讓我們把千百年形成的科學、奉獻精神付諸實施。推進人類向更加完美的境界演化
在古埃及遺址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找到一種被稱為斯芬克斯的古怪圖案。它們無一例外地均為人獸合體,盡管在表達方式上不盡相同,但是它們都是由人、獅、牛、鷹共同組成的。這個斯芬克斯圖案,正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后,哺乳動物共同統治地球的最偉大紀念。5000萬年前,自哺乳動物開始統治世界時起,到1500萬年前,人、猿、猩猩等靈長類共同主宰世界,為一階段,我把這一時期稱之為“斯芬克斯時期”。這種斯芬克斯現象或斯芬克斯文化,從遠古到近古,從內向外,在北美的落基山、在大和民族繁衍生息的日本島、在世界屋脊藏傳佛教的那些寺廟里,以及在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我們都能找到這種類似于人獸合體的東西。這一時期是十分重要的。斯芬克斯時期正是人類共有的經歷和記憶。人類和哺乳動物以及萬物,共同走出了恐龍滅絕后的恐怖陰影,經歷了整整3500萬年,才擁有靈長類統治世界的輝煌歷史。
1500萬年前,由于靈長類對世界的主宰,在歷史的旅途中脫穎而出,我把這個時期稱之為“獅身人面像與金字塔融合期”,這一時期一直繼續到500萬年前。獅身人面像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在獅身的部位沒有任何對石塊進行過加工的痕跡。獅身人面像是利用堅固的巖石堆砌起來的,相對于建造金字塔用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建造而成要簡單得多。金字塔的三條線,正是“人、猿、猩猩”共治地球的象征,獅身人面像則是對人獸共治時期——斯芬克斯時期的紀念。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序列有98%的DNA相同,蛋白質有99%相同,表情及行為也極為相似。
人類最后統治地球,發生在600萬年~500萬年前。人類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自我意識較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猿更佳,能用語言交流,感情更豐富,并且腦容量更大等優勢,終于取得對世界的統治地位。在600萬年~500萬年前這100萬年期間,處于人與猩猩中間的類人猿,逐步分化,種群越來越縮小,以至于最后到10萬年前完全消失。
人類向往未知的一切。隱藏在事物背面的陰影有時比頭頂的陽光更有吸引力
隨著文明的進步、國家的誕生、宗教的興起、政治的統治、征戰的延續,更多的人不得不思考拯救自己的方略,冷眼面對世事變幻、歲月滄桑。在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誕生了更多的對于未來的幻想,對于宇宙的思考,以及新的科幻宗教觀念。與此同時,無窮盡的宇宙空間也使得外星生命成為了電影這一時代“怪物”的永恒主題。各式各樣的謎團和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給了科幻更為廣闊的延展空間。
翻開人類的科學史我們可以看到,由宗教的地心論到科學的日心說花了三百多年,而探索飛碟之謎比證明日心說的難度無疑要大得多。但是可以肯定,飛碟之謎的揭曉絕不會像光年那么遙遠!令達爾文、開普勒甚至是牛頓深感失望的有關宇宙復雜性、可變性和無規則性的現象,現在正在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今天的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混沌。可以這樣認為,無論是拿破侖、麻雀、蜻蜓或一條狗,都存在于混沌之中。因此人類的完善和真正提升,取決于人類對自己所置身的宇宙以及自身歷史命運的深刻認識和理解。
超人的時代是會到來的。如果從哺乳動物的發展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險象環生的階段,猿、老虎、猩猩、人類等共榮共營,生存斗爭;第二階段是三足鼎立階段,由人、猿、猩猩共同主宰地球;第三階段,現代人統治地球的500萬年?,F在,應該開始重塑超人和開始進入超人統治地球的階段。
UFO研究人員認為,如周圍環境里所有聲音的消失,隔離感,發動機和電子儀器設備失靈,感覺時間在變慢或者拉長,所有的一切都失去意義等,這實際上是UFO創造的一個局部的時空狀態。而對于目擊者來說,他們的體驗就是時空發生了扭曲。如果這種分析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地球的物理學理論、量子論和弦論都算不上什么。我們的時空扭曲技術還差得很遠,UFO的主人較我們人類至少高了一個很大的層次。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有這樣的可能,飛行物周圍有一個人工布置的局部時空,相對于飛船外部,它以超光速的速度在飛行??瓷先ニ詷O快的速度前進著,改變著方向,甚至以極快的速度消失不見,但以它們自己的內部時間和速率來看,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如果有人或者物體進入UFO的局部時空內,那么這些人原來所處的正常時空,對于他們來說,似乎就都停止存在了。也就是說,這些目擊者被置于了一個人工安排的局部時空內,而且這個時空已經扭曲。
UFO現象還引發了一系列生物學問題。在光速和超光速的運動中,人體如何適應呢?在局部彎曲的時空中,人體如何適應呢?我們還不知道外星人的人體物質組成、器官和內部組織結構、它們的意識體等等究竟是如何?根據現有物理學理論和生物學理論,我們只能做出下面的推理和判斷:人類必須具備有量子電腦的大腦工作能力;經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腦系統必須統一成量子系統,由引力光量子作為統一介質;至于載體——DNA,必須具有干細胞功能,當速度改變之時、磁場改變之時、時空環境改變之時,能夠隨時“滯育”,能夠隨時“分化”。因此,要重造人類,就必須在靈魂(人性)、量子系統(能量)、人體(干細胞萬能系統)這三個方面深入進行探索和研究,同時借鑒外星人的經驗,實現人類的偉大重造工程。
簡單的定律可以支配個別原子,但是用來指導由引力光量子構建的混沌宇宙以及像飛碟或其他神秘現象的出現則是不可能的
在宇宙中,智慧生物、UFO與宇宙生物的關系并不是單純由物理因素所規定的;從UFO的直線飛行與螺旋飛行的綜合飛行形式而言,決定宇宙生物起源、發展、演化的因素,不但有物理過程,而且更重要的因素來源于生物學過程;要不,UFO怎么可能充分掌握了蒼蠅的飛行特點呢?自發產生的有序系統,不但來自物理過程(如小行星的碰撞和包括氣候在內的環境變異),而且來自于化學運動(地球生命湯效應),更重要的還來自于宇宙自身的智力活動(宇宙記憶的引力光量子化)。漫長的人類演化史業已證明,人類與猩猩、類人猿之間的界限本來就十分模糊;哺乳動物各種群之間的界限本來也并不清晰,在人和包括人造生命(克隆、轉基因、機器人等)在內的自然關系之間,人的本性表現為能動性和受動性之間的矛盾統一。他既不會聽天由命,也不能為所欲為;在人類沒有受到宇宙災變的徹底毀滅的前提下,人類科學技術和人類自身都存在著上升發展和下降衰退的不同時期,而不可能永遠保持直線發展的狀態。
人類要實現改造宇宙、探索UFO以及向宇宙進軍的過程中的更大成功,首先必須擯棄“達爾文物競天擇”的進化理論。理由很簡單:動物界中所有不同體形構造并屬于“門”一級的動物都是同時以爆炸性的姿態出現,完全沒有漸進的痕跡,并且從此之后,再也沒有新的“門”出現。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思想支柱呢?需要“UFO混沌隨機”的演化論。因為生命是一個重要的地球物理化學、生物現象。
生命的產生是有條件的。它是特定環境的產物。它不斷改變環境而反過來也使自己不斷適應環境
我們的太陽系并非是一個單調、平靜且可預見的系統,而是一個混沌的復雜系統。自從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473~1543)于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體運行論》指出太陽是一顆恒星,地球和其他行星繞日做圓周運動以來,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1630)和以后的一些天文學家就推測,銀河系中可居住的行星多達6.4億顆。因此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行星有高級生命,數量也多達6.4萬顆。NASA的科學家們則估計,宇宙中約有1023個恒星,而銀河系中約有2×1011個恒星系統。銀河系中的2000億顆恒星中大約有10%擁有巨大的、容易發現的行星。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物理因素、化學演化、生物演化”直至智慧生命的出現,這場戲劇在宇宙中到處都會上演。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計,發展出文明的地外星球在銀河系中平均也有數百個,而UFO文明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并且是超過地球現代文明的典型的一個。
從物質統一的角度來看,包括UFO在內的神秘宇宙與不可知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相對地球人類而言的未來,并不是宗教的來世和天國,更不是神秘的彼岸世界,而是現實的繼續和延展。我們在探索UFO的過程中發現,UFO并非科幻內容,UFO之所以能夠發光,并產生相對于自身位置而言的飛行運動,其中存在著信息的傳送和變換。其發光的強弱和運動形式的變化就是信息度量的一種表征現象。這類信息是真實的,并且存在著生物因素。從UFO運動的靈活性及程度來分析,控制UFO系統信息的技術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UFO的大量復雜系統以及特殊性,除了采用物理學、天文學、化學、數學和工程學的科學方法之外,還采用了哲學和社會學的方法,就在這些基礎領域,就足夠讓我們嘆為觀止。
從5000萬年~1500萬年前這段時期里,陸地上哺乳動物處在急劇演化的時期
與此同時,海洋上和外星球的動物也處于急劇演化的時期。拿鯨類來說,多年來人們都認為海豚是海洋中的聰明寶寶,而美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發現,體形龐大的座頭鯨同樣是高智商動物,因為它也具有一種與人類相同的神經細胞,這種細胞以前只在人類、類人猿以及海豚等聰明生物的大腦中發現過。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研究人員在2006年11月《解剖學紀錄》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一頭成年座頭鯨的大腦皮質中發現了一種紡錘體神經元,這種特殊神經元以及在大腦中所處的位置均與人類和類人猿類似。另外,座頭鯨大腦的皮質中還有一種類似島狀的神經元結構,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島狀結構的作用是促進腦部神經元之間快速、有效交流。座頭鯨的整個大腦皮質的復雜程度并不遜于海豚,鯨類動物的祖先與海豚祖先都可能早在3000萬年前就演化出了紡錘體神經元,只是后來在一些較小的物種身上消失了。然后在1500萬年前,它首次在人類和大猩猩、類人猿身上出現。
至于外星人,它們能夠充分運用“仿生學”的原理:像昆蟲一樣地操控方向,從而進行90°快速拐彎,像鯨魚一樣的巨大扇形尾跡發光物發出喇叭形的圓圓的一圈圈光譜,并且具有每秒55萬千米的超光速飛行和每秒55千米的低光速飛行的自由掌控能力。直線形和螺旋形的飛行尾跡交叉進行的不同飛行姿態、懸停和旋轉飛行的昆蟲飛行原理的登峰造極應用,都說明外星的科技發展程度都大大超過我們。
地球上的生命來自于廣闊的海洋,類似的情況完全有可能發生在數以千計的其他星球上。宇宙探索表明,銀河系周圍約1/3的類太陽系星系可能包含有類地行星,這些行星上布滿了由水構成的海洋,從而很可能已經成為生命的搖籃,或者早已孕育出較我們更為先進、充滿善心的高度發達的文明人類。
各種文明的相互融合,是地球文明500萬年或者說5000年來積淀下來的科學精神。各個星球的文明的相互融合,同樣也是星際文明應該追尋的科學精神。融合使網絡帶來了透明,星際文明就是一張互聯網。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相互交融,同樣是一張互聯網。這不是把碎片重新粘在一起,而是要徹底改變和重新洗牌,用科學精神將各種文明編織在一起。
克服“地球人類中心主義”的偏見,向動物學習,向UFO學習。推進人類向更高境界演化,是21世紀擺在人類面前的偉大歷史使命。